合唱之心(12)

臺北世紀合唱團二零一零年德國音樂之旅
曾建元(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臺北世紀合唱團團員)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八月十六日,貝希特斯加登

岩鹽礦場

上午在歐羅巴旅店前與郭英調和陳竹漪夫婦小別,他們要去奧伯阿梅爾高(Oberammergau),我們則向東往德國與奧地利邊境走,到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的岩鹽礦場(Salzbergwerk)。二零零零年七月,我曾隨世紀遊覽過薩爾茲堡州的哈萊因(Hallein)岩鹽礦場,譚瑾瑜和郭明淑也都在,哈萊因岩鹽礦場把運礦臺車改為客運用途,讓遊客可以乘坐臺車體驗採礦現場和學習相關知識,最後以滑道讓遊客高速溜出礦場,兼有驚險的遊戲娛樂效果,十分好玩。我記得當時曾經跟團員呂冠瑩說,她可以把哈萊因岩鹽礦場的經營經驗回去轉達給她父親臺北縣議員呂進福,以向臺北縣政府提出作為瑞芳鎮金瓜石廢棄採金礦場再生開發利用的參考,畢竟採金總比採鹽更添增人們的興趣。而後臺北縣立黃金博物館果然在金瓜石成立,也開闢了本山五坑讓遊客體驗採金現場,不過和哈萊因不同的是,金瓜石並沒有運用臺車載客進坑,也不追求遊樂的效果。當然,哪一種經營方式比較好,見仁見智。

貝希特斯加登岩鹽礦場的經營方式類似於哈萊因,遊客要穿上礦工服乘坐臺車和溜滑道參觀和體驗,剛到貝希特斯加登岩鹽礦場,我才剛醒,沒搞清楚狀況,問譚瑾瑜和郭明淑我們是不是又重遊奧地利的哈萊因了,妙的是,她們也覺得來過了。

這裡的鹽礦和薩爾茲堡都系出同源,遠古時代這裡是大海,阿爾卑斯造山運動地面上升而把海水封存到地底,海水滲透到岩層,水份蒸發後留下鹽份,便形成了岩鹽,而採鹽的方式,就是用水溶解岩石中的鹽份,再將鹹水煮乾留下鹽。歐洲內陸地區的食鹽,都依賴阿爾卑斯山區岩鹽的供應,薩爾茲堡意為鹽城,即為奧地利和德國的重要岩鹽生產中心,而前已言之,慕尼黑即因作為岩鹽中轉地而發達起來。鹽是人的生活必需品,沒鹽人會死,在缺鹽的地方,其價值比黃金還高,所以鹽又有白金之稱。貝希特斯加登在一五一七年開始進行商業開採,一八一七年巴伐利亞工程師喬治‧弗里德里希‧馮‧萊興巴哈(Georg Friedrich von Reichenbach)研發出大型機具由地面垂直鑽孔與抽取鹹水,擴大了工作能量。阿爾卑斯山區無限的鹽藏,至今仍在挖掘生產當中。

進入貝希特斯加登岩鹽礦場,也要穿上礦工服,乘坐臺車進入坑道後,亦有滑道和步道接連不同的展場,讓我們認識到當地的岩鹽文化與歷史、德國的科技,以及鹽的各種用途與產品,臺車和滑道都有自動攝影,在出口處可任由遊客自由選購。礦場中有一汪地下湖名曰鏡湖(Speläotherapie),其實是岩洞注水而成,由於坑中無風,水波不興,湖面如鏡。礦場在鏡湖四週岩壁上設計了多媒體,不同的圖形和光彩配合電子音樂在湖面與岩壁起間起舞,遊客則乘電動船橫渡其間,好像進入了奇幻的世界。我想到十年前在哈萊因,那裡有一條岩洞河,我們則是由高明仁領唱汪云才與郭頌詞胡小石曲瞿希賢編曲的〈烏蘇里船歌〉,一路擺渡過去。我們仍乘臺車出坑,每個人都獲贈一小瓶岩鹽作為紀念。

而在離去往貝希特斯加登國家公園國王湖(Konigssee)的路上,我接到《數位網路報》記者陳漢墀的來電,告知我昨日凌晨於蓋爾恩豪森發出的新聞稿已經在今天為該報採用刊出。

國王湖

國王湖是是遠古時代冰河侵蝕岩峰所形成的山間湖泊,主要由地下溪流匯合而成,湖長八公里,被德國第二高峰瓦茲曼山脈(Watzmann)連綿不斷的懸崖峭壁簇擁著。當地流傳著一個故事,說古代貝希特斯加登當地有一位暴君叫瓦茲曼,用鐵鍊強迫人民犁田,而不准使用耕牛,如有人體力衰弱跌倒,他就放獵犬咬人,人民為此不堪其苦。有一位叫哈伊(Hois)的農人餓了三天,就在差點把石頭當麵包吃進肚子之際,一個姆指小人叫海因策(Heinzel)鑽進他的口袋隨他回家,表達幫助這些可憐百姓的意思。海因策告訴哈伊,告訴他所有的朋友,在口袋中裝滿石子,第二天一早俟機行事。這些農民們半信半疑,第二天還是依指示準備好了石子,幾個小時過去,一個農人不慎跌倒,瓦茲曼的獵犬將直撲上來,這個農人情急之下,拿起石子反擊獵犬自衛,沒想到獵犬不堪一擊,當場被打死。其餘的農民深受鼓舞,於是全部揭竿而起,拿起石頭擲向瓦茲曼夫婦和他們七個小孩,石頭最後堆疊成瓦茲曼山脈。

德國人努力保存這個被認為是德國最乾淨和最美麗的國王湖,一九零九年,巴伐利亞國王奧托一世(Otto I)之攝政王路易特波爾德(Luitpold)下令只有電動船、手划船和腳踏船才被允許在湖中航行,而又因國王湖源頭未做開發,湖邊居民生活用水皆接管處理,所以湖水清澈,而到達飲用水的標準。這讓我想起我們的日月潭,是不是也可以繼受國王湖一百年前的環境法令來從事管理呢?碼頭兩側還保留著古代的船塢,沒有臺灣常見俗不可耐的現代水泥樓房。我們搭坐薩爾茲堡號電動船遊湖,進入峽谷,到回音牆(Echowand)時,船夫拿出次中音小號走到船中間,打開艙門對著山壁吹奏,回音此起彼落,清晰嘹亮。不久,船即抵達希爾紹半島(Hirschau),從遠處便可望見紅色穹頂與白牆的聖巴多羅買(St. Bartholoma)教堂,此時天上開始飄雨,我們一出碼頭下到湖岸,一群野鴨紛紛靠攏過來乞食。等到我們走到聖巴多羅買教堂的時候,雨勢已大如傾盆。

這座教堂就位於瓦茲曼巨岩下方,初建於十二世紀,十七世紀末改建成現狀,主保的聖巴多羅買是阿爾卑斯山農民和擠奶女工的守護神。位於教堂右前方有巴伐利亞王室的狩獵行宮,原是聖巴多羅買教堂所屬奧古斯丁修道院(Augustiner Chorherrenstift)修士們的避暑居停,現在則是皇家啤酒屋經營的餐館。
由於雨勢實在太大,我和吳俊昌一起撐著傘躲到碼頭旅客休息室去,約莫半個小時,雨小了一點,往上游國王湖遊船終點沙勒特(Salet)的船來了,上了船,在右舷看見遠山的施萊因巴赫瀑布(Schrainbachwasserfall)沒隔多久,就到了沙勒特,湖岸的山坡地有一大片牧場,牛鈴聲此起彼落,牛隻點點散落在大地。循著步行小徑穿過森林與小溪,中途在一條溪邊和郭明淑努力地回憶陳雲山寫的〈聽泉〉,終於來到湖底的上湖(Obersee)。上湖原是國王湖的一部份,在八世紀的一次雪崩把它們給分開了。上湖的背後,是哈根山脈(Hagengebirge)。就在這靜謐的山水、雲雨交界處,我們情不自禁地由鍾月桂領唱起〈鬼湖之戀〉來了。

亞當啤酒屋

循原路回程後,全團在貝希特斯加登的格倫伯格旅店(Hotel Grünberger)下榻。我和康基祐、吳怡安同住的三樓客房有一個陽臺,阿赫河(Ache)就從腳下潺潺流過。放好了行李,我們上車來到貝希特斯加登的鎮上。這裡相當熱鬧繁華,我們從貝希特斯加登廣場向裡走,馬可廣場(Marktplatz)上有一家樓面是濕壁畫的巴伐利亞風味餐廳亞當啤酒屋(Gasthof Bier Adam),是我們預定晚餐之處,入夜後,餐廳室外有傳統德國手風琴、豎琴和低音喇吧的三重奏,更遠處則是搖滾樂。這家餐廳備有中文菜單,我點了農家盛宴外加一杯白啤酒,農家盛宴裡頭有烤香腸、肉丸、醃肉和酸菜,大概巴伐利亞美食的菁華已盡在其中了。
我告訴指揮陳麗芬和總幹事陳雅慧以及大家,臺北《自由時報》的記者陳思嫻傳來簡訊,將會刊登我們得獎的新聞。今天感到比較疲倦,我吃飽坐在亞當啤酒屋裡竟然一度睡著了。撐著到外頭聽音樂,等大家用完餐,才一起沿著火車站大街(Bahnhofstrasse)蜿蜒的山路步行下山,跨過阿赫河上的人行木橋,回到格倫伯格旅店。我一進客房,來不及寬衣解帶,沾床就睡。半夜醒來,要去洗澡,才發現浴室裡沒有蓮蓬頭或水瓢,只有蹲在水龍頭前,雙手捧著水往身上潑,搞了整夜才感覺洗好。當然,折騰了一夜,我又累得倒頭大睡。今天是臺灣的七夕,我事後才發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在台大待了九年。從博士班的新鮮人待到被人稱為資深學生。
  • 我想主要就制度面來評論台灣智庫這次《臨時會修憲與特調會民調》
    所反映出來的意義。我也是逐題來做評論。
  • 接下來要提到的,也是很有趣的問題,就是說,我們這份調查的第9
    題:「您覺得目前國會亂象主要是制度問題、政治人物道德問題、還
    是選民投票選擇錯誤所造成?」,呈現出來有高達6成的民眾,認為
    國會亂象是政治人物造成的,而只有1成的人認為是制度問題。
  • 立法院臨時會所通過的《三一九槍擊事件真相調查特別委員會條例》
    (以下簡稱《真調會條例》),最令人詬病的有由政黨比例代表組成
    真調會、真調會本身制度設計的缺陷,與排除《刑事訴訟法》人權保
    障之適用諸多缺失。
  • 因為報告的時間太短,導致李燕美組長論文中許多精彩部分未能在口頭呈現,很可惜。就論文本身來講,這是一份針對中國文化大學同濟社就台北市華興中學實施課業輔導的個案進行深入訪談的質化研究。我覺得這是一篇相當成功的個案研究,理論鋪陳與事實現象的陳述與分析部分都非常詳實。
  • 關心國是、參與公共事務,本來就是我們國家知識青年的優良傳統。
    現在的中、老年人LKK,過去也曾經是年輕人,只是現在常常忘
    掉。我們要感謝新一代的青年,提供給我們國家生生不息的活力。
  • 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早。我接下來想就憲政制度的部分解讀台灣智庫
    《憲政改革民意調查》這份民調,來推判民眾有關憲政制度的偏好以
    及未來我們憲政制度的走向。
  • 青少年的公民養成,應從公民權的積極落實著手。事實上,若無法從經驗傳授及實際參與出發,是無法喚起青少年公民意識的自覺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