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紀(450)

下集-第五章: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

笫七節:專汽大業的破滅(2)

1995年4月重慶市政府對他個人進行了特別的獎勵,他的名字載入了當時山城創業的企業家——山城之星的光榮榜。並且一次性的向他發給了十萬元的獎金。頒獎時,他表示為表彰和鼓勵為專汽廠的科技進步作出貢獻的人們,他決定將這筆獎金捐獻出來,成立北泉汽車集團的科技發明獎勵基金。

當時黨委書記王惠、工會主席向雲曾代表黨政工領導集團在病榻前發表了「極其動人」的講話,王惠稱李倫為專汽事業之父。錄像的鏡頭攝下了她流淚激動的片斷,當場決定由黨政治處攝制,取名為「逆流奮進」的長篇記實紀錄片,記載專汽廠在他的領導下如何克服困難,扭虧為盈的七年歷程。

這部紀錄片的開場便是李倫在任職時臨危受命的錄音講話,以及他親自參與編寫的專汽廠歌。當我看到王出現在鏡頭,注意到她幾次摘下眼鏡擦去流在眼角的眼淚時,我雖有一種不適的嘔心,但還是半信半疑了她。

幾乎沒有人能理解他所做的一切。然而,正當人們議論他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侯。忽然有一天他從病榻上醒來,感到自己其實是幹了一件自命轟轟烈烈的蠢事,他突然感到生命已不能支持他繼續完成他的宿願。

然而,就像一曲美妙的樂曲突然弦斷了一樣,李倫在專汽廠開闢的事業,就此中斷了。

1996年五月一日前一天的晚上,黨政工召開了全廠的職工大會,決定成立北泉汽車集團公司,並同時成立集團公司的董事會。這一夜,李倫帶著初癒的病體到廠主持了最後一次「交權」大會,在作了長篇的工作講話後,便宣佈了他的工作交待,接任他擔任廠長的是原汽車公司的一名生產處處長王窪。

會議一直開到了晚上十一點鐘。還沒有完全康復的李倫不知是因為身體原因,還是心理上的障礙,坐在主席台上,燈光映著他蒼白的臉。

散會後,他不像往常一樣被一大群人簇擁,而是獨自一人走出辦公大樓,坐上在那裡等候他的車匆匆離去。我當時只聽說「升任」北泉集團公司總裁的李倫,在專汽廠某個辦公室裡繼續在策劃他的集團公司大計。

換班就這麼戲劇性的完成了,李倫再也沒有回到專汽廠來。所謂北泉集團公司,也從來沒有掛牌,專用汽車廠一段「輝煌」的創業,隨著他的離去而結束了。沒有後繼者繼承他事業,專汽廠像一個斷層出現在他任職七年後的一瞬。誰也不會像他那樣拚命,換取這個廠從未出現過的輝煌。

令李倫沒想到的,兩個月後他的兒子李嘉,因套購北泉汽車組裝進口汽車的合格證,被檢察院刑事拘留。那個被一度貶為外經辦主任的陳增,重新由王窪聘為常務副廠長,紀錄片「逆風奮進」停拍,這一切厄運好像早就等著這時到來。

李倫高估了自已的能力,他根本沒認清,在中共統治下,任何有才能的人沒有掌權者作後台是休想幹成任何事的!!專汽大業的成功,只說明中共一部份人的主張,沒有認識這點,怎不到頭一事無成?

一個以王惠為主任,劉貴為組長的審計組宣佈成立,那審計組的辦公室就設在辦公大樓五樓黨委辦公室對面,開始了對李倫在職期間的財務大審計,審計組放出風聲,說李倫在離任時至少捲走了數百萬公款。她舉著一把檢舉信,聲稱審計室將拿出一個令全廠職工都滿意的結論報告大家。

這種說法,挺合乎中共改革時期企業法人的一般邏輯,所以頗能盅惑人心。現實過程應當這樣:一個在任職期間一無能力的人,把一個企業搞得一榻糊塗後,也要撈足自己的腰包。

有權就撈,過期作廢,是鄧小平中共管理下國營工廠的通行法則,有人把這時期的工廠管理者比喻成一群蝗蟲,蝗蟲飛來飛去,吃完地裡莊稼,留得荒涼一片。李倫既把廠搞富了,也有條件撈了,收穫一把也是應該的,要不然,他的兒子也趁他離任機會,連走私車合格證也要撈幾十張?

但是專汽廠的一部份職工們卻替李倫打抱不平了,黃師傅說:「貪財的人不可能把這個廠從死地裡救活。再說,李倫就是拿了一筆錢走,他也應該,一份貢獻一份回報。這些年來他把我們這個廠救活過來,工廠贏了那麼多,他得一點也是天經地義的,反正總比吃光了莊稼再飛到他處的蝗蟲好多了」。

而另一部分人,像陳增以及曾在李倫從嚴治廠的刀口挨了宰的人們,別有用心的鼓動職工聯名寫信上告機械局,要求徹底清查李倫任職期間的所有賬目。

李倫被一群小人當成落井下石的罪人。

中共這種令人寒心的官場格鬥,那王惠令人作嘔的變臉,就會想到今天人心不蠱。中共統治令人感到道德處在敗壞的末日!中共的黨員有幾個不是當面是人,背地是鬼的呀!君不見那毛澤東是怎樣對付劉少奇們就明白了。先師楷模沿襲至今,成了中共的黨風!

靠走私進入大陸的小轎車經過倒賣,每車可以賺到二十萬人民幣。官僚集團為了控制這種轎車的分配,嚴格卡住這些走私黑貨的合格證,掌權者利用發放合格證也能躋進中共「中產階層」!。

為支持李倫日野生產線所需資金投入,肖秧曾給李倫特批了走私車經營權,以政府名義給每台組裝進口的小車,以每台二十萬,向專汽廠輸入了「資本」。這比之由市政府調撥三個億,簡單又快捷。三個億相當於1500台進口車的組裝權,每一台組裝車充其量只消兩個人裝兩天就成功了。

李倫退休後,正是進口車組裝進入高潮。重慶市大小官倒們像一群蒼蠅,盯著這轉眼就可賺二十萬暴利機會展開了爭奪。他退休以後,進口車的發放權力落到了王窪的手裡,正兒八經的做起倒賣合格證生意來了。這比六年前殷大公子在工廠門口倒買農用車卷,大進了一步。(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因為人們還沒有理解,怎談得上接受?連接受都不存在,繼承和發揚就只是寫在紙上的東西,對日常老百姓的掙錢吃飯,這種普通行為硬套上某某文化就簡直是多此一舉。
  • 一張報紙一杯白開水渡日這種現象,使他試圖用一次一次「崗位培訓」,「待崗」來精減那些人浮於事的辦公室和車間。結果又傷到了工廠裡層層交錯的關係網,而招致了「黨」「工」兩大巨頭的反時,於是三駕馬駕轅的工廠中樞中。
  • 黑色的雨滴打進我迷濛的夢中,打在我的臉頰上很是難受,彷彿秋雨也要藉著黑夜給我奚落,如像一個高踞在豪華大廈中的權貴,向我的臉上吐著唾沫,心中一陣噁心。
  • 當我穿過通往總裝車間的過道,向總裝車間的大門走去時,我突然奇怪的看到,大股流水正從那十米寬的車間鐵門門檻上向外翻湧,並且順著那天橋過道的兩側,像瀑布似的直瀉而下
  • 他們在這個缺「天牌」壓陣的事故責任交待會上,無一不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樣子。如此看來,對李倫的事業只能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了,因為這是國有企業!大家遲早要散伙的。
  • 從他那驚愕的眼神裡證明,對此事他一直被蒙在鼓裡,邊聽邊站起身來,臉上泛起了紅暈。我知道,此刻他有些激怒了。按常規,發生這樣的事情李倫剛去美國當天陳增就應該通知他,可是事情竟然過去了整整五個月,竟沒有一個人向他匯報。
  • 整人不因別人錯不錯,凡是看不順眼的,整倒別人以為快意。整倒了別人還要踏上一腳,這本是中共頭子毛澤東的座右銘,也是共產黨人的最高原則,「與人鬥爭其樂無窮!」
  • 我怒斥這個一向盛氣凌人的工會頭,使他像一隻失了神的木雞!呆呆地坐在那裡,也許他的腦子裡正盤算著進一步收拾我的陰謀,但我卻並不怕;幾十年我同這些鬼蜮鬥,不但練出了膽,還練出了智。
  • 死不認錯,整人後不准別人申冤,這又是中共的傳統作風。作為執政黨的中共,若不是被打倒過的鄧小平,胡躍幫替毛澤東製造的冤案收場,誰會為被打倒的地、富、反、壞、右平反?
  • 他們沒有體會到大資本家李嘉誠、霍英東們當時是怎麼創業的?而老是站在中共這個相互猜疑的,帶著嫉妒心和這個政黨根深蒂固的缺乏人性的立場上,來看待創造事業的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