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與金婆羅──基督禪及其詩的證悟

文.圖片提供/傅正明
font print 人氣: 84
【字號】    
   標籤: tags:

耶穌為人類殉難的十字架,是人生苦難的最著名的象徵之一,同時是人類的願景,或人類最終獲得拯救的希望所在。相傳佛祖拈花示眾,手持的花朵是大梵天王率眾敬獻的金婆羅花,唯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從佛祖以心傳心的法教中,我們也可以想到人生的苦諦,看到佛祖對待人生苦難的哲學心態和樂觀精神。因此,十字架與金婆羅,可以作為所謂「基督禪」的象徵的雙璧。
[[4]]

佛陀拈花。(圖片提供/傅正明)

沙漠教父與禪師之異同

沙漠教父:在圓柱上苦修三十七年的聖西蒙。(圖片提供/傅正明)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天主教牧師威廉.喬史頓(William Johnston)出版了《基督禪:一種靜修方式》(Christian Zen: A Way of Meditation)。一方面,作者以基督教神祕主義的眼光來解讀禪宗,另一方面,他把《新約》視為類似禪宗公案的精神證悟之道。作者認為:「保羅說,『沒有猶太人和希臘人、奴隸和自由人,男性和女性之類的分別,因為你們都是基督中的一個。』這就是基督禪未來的發展。」該書引用的西班牙通靈者十字若望(John of the Cross)的兩行詩,可以說是喬史頓心目中典型的基督禪詩:

寂靜的音樂,獨自鳴響的聖歌,
每天重開的點燃愛之蠟燭的晚餐。

此處「寂靜的音樂」是上帝的音樂。美國作家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在小說《皮耶,或曖昧迷離》(Pierre; or, The Ambiguities)中說過:「寂靜是上帝唯一的聲音。」類似是話,在西方文學中不難發現。諸如此類的充滿悖論的比較宗教的相互詮釋和詩歌證悟,為讀者展現了一道基督教揉合東方禪修的精神景觀,啟悟人們尋求真理,陶冶愛心。

另一個例子,也可以視為基督禪的典型詩作。戴邁樂(Anthony de Mello)是印度籍的耶穌會士和靈修大師,其靈修觀融合基督信仰與東方生命哲學。在他的《鳥之歌》(The Song of the Bird,1984)中,作者把佛陀拈花微笑的故事生發成一首散文詩〈製造商標的人〉。他說:佛陀曾指著一朵花要他的弟子說些什麼,一個發表了一篇演說,另一個寫了一首詩,第三個打了一個比方。就淵博而言,一個勝過一個。唯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一言不發。戴邁樂把佛陀的三個弟子視為「製造商標的人」。我們大家都有這樣的通病:「人生如酒。/每個人讀到酒瓶上的商標,/卻少有人品嚐美酒」。與此類似的中國成語故事是「買櫝還珠」,許多學基督教和佛教的人,都沒有得到其教義之「珠」,即十字若望等虔誠信徒領略宣講的大愛。

作為一種靜修之道

由此可見,基督禪作為一種靜修之道,與上帝的寂靜和佛陀在某種情境中的無言密切相關。但是,基督禪詩歌卻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悖論:既不立文字,又不離文字,其文字必須以少勝多,以一總萬。

在喬史頓和戴邁樂之前,美國詩人、天主教修道士托馬斯.默頓(Thomas Merton)已經就基督教神祕主義、靜修和禪的關係作過梳理。喬史頓引用了默頓逝世之前不久寫給他的一封信,並且表示他們達成的共識是:禪宗和基督教都可以超越一切範疇和二元對立的觀念。默頓在譯著《沙漠的智慧》(The Wisdom of the Desert)中同樣引用了保羅的教誨。《腓立比書》(2:5-7)的保羅告誡人們說:「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經文所謂「虛己」,意為「倒空自我」。默頓認為,修行此道的早期沙漠教父,即早期基督教徒中從鬧市退隱沙漠的苦修隱士,與古代印度的瑜伽行者、中國和日本的禪師類似,他們看重的是空性證悟和破除我執。

像陀螺繞著渴念旋轉

中國古代有悠久的隱士傳統,卻不乏以隱求顯或謀求仕途的偽隱士。沙漠教父雖然也有沽名釣譽者,但大多是真隱士。他們往往捐贈自己的財物,救窮濟世,然後遠離錢財、權力和美女的誘惑,退隱獨處,甘於寂寞淡泊,以隱證空,以隱求靈。更可貴的是,他們中的有些人,例如聖安東尼(St. Anthony),強調他們遵循基督教教義,退隱是為了更深入地與社會黑暗勢力和自身的心理暗角爭戰,從而更親近上帝。據Athanasius的《安東尼傳》,聖安東尼說:「我們有可怕的狡猾的敵人──邪靈──我們與他們摔跤,如使徒所言,『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以弗所書》(6:12)』」由此可見,這樣的基督精神,與人間佛教弘揚的佛陀精神十分接近。

關於沙漠教父的修行,正如著名詩人W.H.奧登在〈冒險家〉一詩中描寫的那樣,「像陀螺繞著渴念旋轉,/他們經由迂回之路走向乾渴絕地;/在空無藍天下的空無洞穴裡/他們倒空自己像髒水一樣的記憶。」

對於苦行的渴念

悖論的是,他們的渴念,並非佛家所否定的對聲色之樂的渴念,而是對苦行的渴念。這種渴念,也可以借用默頓的〈讚美詩〉中的兩行詩來詮釋:「我陶醉於創世紀第六天的/浩瀚的曠野。」如我們所知,耶穌曾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可見曠野在耶穌生平中占有重要地位。默頓的詩,可以視為詩人對耶穌和沙漠教父的致敬、理解和仿效。

類似的是,莊子好比一棵獨立荒野的大樹。禪宗傳入中國之後,往往莊禪合流並稱。默頓在《莊子之道》中有一首描寫莊子的詩,題為〈空舟〉,同樣可以視為基督禪的典型之作,詩人寫道:

誰能擺脫成就/擺脫榮名,屈身混跡於/大眾之間?/……他抵達空無,沒有名望,/因為他不審判一個人/也沒人能審判他。/這是一個完人:/空是他的行舟。

「虛己」或「倒空自己」

由此可見,莊禪與沙漠教父的一大共同之處,是「虛己」或「倒空自己」,即佛家所說的證空。沙漠教父的苦修、禁慾,是仿效耶穌受難的輕度受難。較為重度的受難,是他們中的某些隱士,輕肉體,重靈魂,甚至自殘。例如,為了保持警醒,有些隱士端坐於旗杆或圓柱之上,聖西蒙(St. Simeon)在一個圓柱上的彈丸之地坐了三十七年。教父奧力振(Origen)以字面意義解釋經文而自我閹割,以實踐「為天國的緣故自閹」(《馬太福音》19:12)的要求。中國古代文人也有頭懸梁、錐刺股的苦學傳統,但目的不同,大多為的是以苦求榮的「學而優則仕」。對於這種極端的折磨肉體的苦修苦學,今天當然不宜仿效,默頓也是持否定態度的。在《獨處思緒》(Thoughts in Solitude)中,默頓說:「假如一個人要活著,他的肉體、靈魂、大腦、心智、精神必須全部活著。」

與瑜伽行者和禪師相比,沙漠教父也許更像瑜伽行者中的苦修僧,或藏傳佛教中的密宗修持者,例如密勒日巴那樣長期在山洞中苦修的密宗上師。密勒日巴的證道歌無論與基督教詩歌還是禪詩,都有很大的可比性。

值得記取的是,《中阿含經》提出遠離欲樂與苦行兩個極端,作為修行的中道。換言之,靈與肉,不宜強行分開作為仇寇,而應當靈肉一體修持精進。@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傳奇劇《暴風雨》,有莎士比亞的「詩的遺囑」之譽。這一遺囑在倫敦奧運會上再次被執行,刷新了它的現代意義。
  • 如何有節制地展示暴力,一直是作家和批評家關注的一個問題。在《文身刑》中,卡夫卡始終沒有讓行刑在一個犯人的受刑過程中直接展示出來,而是由執刑官斷斷續續講述的。
  • 包爾斯〈希臘奴隸〉雕像的默照禪,勃朗寧夫人名詩的話頭禪,發出了人間佛教的最強音……
  • 故鄉是一個人的誕生地,是嬰幼的搖籃,是哺育童年和青春幻想的一方熱土,是一個人今後無論走到哪裡都難以忘懷的心理地圖的中心。
  • 這部小說可以說是一個政治寓言。大寓言中套著許多小寓言,從中可以見出中國農民的苦難、堅韌和迫不得已的反抗。依照莫言2009年八月二十七日接受法國《新觀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 )記者採訪時的說法,「主人公西門鬧的轉世輪迴遭遇是一九四九年以來中國農民遭遇的寫照。中國農民在四九年之後,完全被當作牛羊一樣地對待:他們的處境在隨後便每況愈下。」
  • 詩人以辛辣的諷刺筆法告訴我們:「遍身羅綺者」,實際上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難免出醜弄怪,滑稽可笑。
  • 每年諾獎公佈前,我都要重溫幾位熱門入選人的作品,以便在頒獎之後寫出中肯的評論。我每年重讀特朗斯特羅默的重要詩歌時,往往隨手重譯、新譯或寫下讀書筆記。但我從未發表譯作和評論。
  • 在波斯大詩人奧瑪•珈音的《魯拜集》(即四行詩集)中,有一個著名的比喻:每個人像一頂帳篷一樣,肉體是帳篷的支架和帆布,靈魂是帳篷裏的人,靈肉一體的人是上帝造的,這個帳篷何時搭,何時拆,取決於上帝或天命,這就是人類的定命。
  •  賞月會她圓缺意, 聽琴啟我推敲詩。 嬋娟老病應消恨, 來日新芽吐桂枝。
  • 二十世紀阿根廷著名作家和詩人博爾赫斯(JorgesLuisBorges),是一位只寫小故事的大作家,以構思巧妙哲理深刻見長,被譽為「作家中的作家」。他的故事往往像迷宮一樣令人尋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