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之窗: 尾聲

顧玉喬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1日訊】隔壁班級的老師有急事要去處理,托我幫他照看一課。

  整幢教學樓的書聲不絕于耳,單是為了維持紀律,傻愣愣地看著一群有頭腦有思想的孩子,我覺得很不對勁,我想起了一位朋友講過的一個故事,一直想為這個故事寫些什么,今天講出來就算是打一次草稿吧。

  于是,娓娓敘來。內容是這樣的,一個天生耳聾而又家境貧寒的小姑娘想學彈鋼琴,這個理想對她來說几乎沒有實現的可能,其間的波折可想而知,所有的學生都被我的故事吸引了。當我說到這個小女孩終于擁有了一架鋼琴時,打住了下面的情節,我把故事的尾聲留給學生去想象。

  他們的積極超乎我的意料,一個個爭著要來安排故事的結局。我一個個地滿足了他們的要求,盡管每人設計的路徑不一樣,但他們都把小姑娘送到同一個目的地———這群男孩女孩用善良的希望成全了小姑娘的美夢,讓她成為一名蜚聲全球的女鋼琴家。

  其實故事的真正結局是這個小姑娘突然患了一种不治之症,彌留之際她請求父母幫她把鋼琴捐給一所聾啞學校,不管那些孩子需不需要。學生們急切地請求我給出“標准答案”。

  就在我調整好了表情,准備將几十顆心靈引向悲壯的情境時,忽然發現前排靠牆的一名小男生還固執地舉著手,我示意他可以站起來,他低著頭站了起來,但我還是看得出他的臉微紅了。突然,他像鼓足勇气似地抬起頭,同時清了清喉嚨說:“我覺得最后這個小女孩听見聲音了。”

  下面有了一些輕微的動靜,后排甚至還傳來一兩聲竊笑,我們都听得出這個結局太出乎意料了,而且似乎有點走題。

  “不是……”我無意中瞅見了剛才那名小男生的桌角靠著一副拐杖,咽下去了“這樣的”几個字。這才想起怪不得他剛才站得那么費力,原來這是一名腿有殘疾的小男孩。剎那間我真不知如何收場,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了,是要告訴這群涉世未深的孩子歲月無情、人生莫測嗎?還是要用一個沉重的結局去震撼這些純洁的心靈?在那名男孩期待的目光中我啟動了雙唇:

  “不是沒有奇跡可能發生,”還好,一名語文老師的机智終于派上用場,沒有人覺察這瞬間的微妙。

  我的語調不再深沉、壓抑,我用一种近乎理直气壯的語气告訴孩子們,在一個陽光明媚、花香鳥語的早晨,那名小姑娘听見了春天的聲音。甚至慷慨地宣布,至于她以后有沒有成為鋼琴家,每個同學都可以保留先前的答案。

  一片惊嘆之后,教室恢复了平靜,我為這節課書寫尾聲:希望你們記住,每件事情的結局都是可以改寫的。

  大概沒有什么比保護了一顆心靈對美好的向往更讓一位老師引以為豪了,我相信。(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嫉妒是一种使人沮喪的情感,天然有著貶低人類尊嚴的居心和能量。嫉妒雖然不致于被視為某項罪行而遭繩之以法,充滿忌憚的人類仍把它看得比尋常罪行更可惡、更不可赦。一個人也許會坦然承認自己的殺人罪,但對自身的嫉妒心卻常效金人緘口,至死不語。作為一項高懸的人格禁令,嫉妒對人性的羈絆、約束和震懾是如此厲害,以至人們習慣于將它視作地獄的情感,即便它從來只在人間蔓延。此外,不管人們如何地標榜高尚,推崇仁恕,張揚瀟洒,嫉妒總像討厭的痔瘡一樣,有著普遍性。我們固然可以借助道德上的修煉對嫉妒加以抑制、引導或升華,但說到杜絕,則和大荒山無稽崖一般渺茫。在試制過原子彈的荒島上依舊有生生不息的鼠輩出沒,同樣,在一顆公認高尚的心靈里,依然有頑劣的嫉妒心,如小荷微露,薪盡火傳。
  • 遼宁省阜新市一名叫小浩(化名)的7歲男孩,慘遭繼父虐待多年,幼小的身軀与心靈上都留下了沉重的創傷。日前,小浩繼父被司法部門依法批捕。但小浩還沒有完全從繼父虐待的陰影中掙脫出來。
  • 傳說著名高僧一燈大師藏有一盞“人生之燈”,燈心鑲有一顆歷時500年之久的碩大夜明珠。此珠晶瑩剔透,光彩照人。得此燈者,經珠光普照,便可超凡脫俗、超越自我、品性高洁,得世人尊重。有三弟子跪拜求教怎樣才能得此稀世珍寶。一燈大師听后哈哈大笑,他對三個弟子講:世人無數,可分三品:時常損人利已者,心靈落滿灰塵,眼中多有丑惡,此乃人中下品;偶爾損人利已者,心靈稍有微塵,恰似白璧微瑕,不掩其輝,此乃人中中品;終生不損人利已者,心如明鏡,純淨洁白,為世人所敬,此乃人中上品。人心本是水晶之體,容不得半點塵埃。所謂“人生之燈”,就是一顆干淨的心靈。
  • 那個老人是從后門上來的,如果猜身份,他可能是個盲流或者乞丐,渾身臟兮兮的。他說到下一站,下一站就是西單。老人背著一個沉重的編織袋,又黑又舊。售票員和司机知道可能又碰到一個蹭車的了,所以,兩人就特凶地沖那老人喊:下去下去———尤其那個女售票員更是一副不能讓別人占國家一分錢便宜的樣子,她一邊說下去快下去,一邊用腳踢那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子。老人臉色倒是出奇的平靜,好像正在攆的不是他。只不過,他把那個沾有鞋印的蛇皮袋子摟得更緊了。
  • 那一年沒有痛苦,甚至沒有感覺到辛苦,快樂漫過記憶里的每一天。
  • 五年前,我在小城的師范求學。學校對面是座百年古剎,四月剛過便有農婦在學校附近叫賣草莓。常在宿舍大門前叫賣的是一位濃眉大眼的女人,約莫40歲左右,穿一件洗得有些泛白的黑色布衣,腳上是雙咧開嘴的布鞋。女人的草莓很新鮮,水靈靈、鮮紅欲滴,女人的草莓价錢也便宜,買的人自然就多。
  • 小溪是陝北一位寫散文的朋友的名字。
  • 我到街中心的郵政所取款的那天,正是個中午。偌大的營業廳里空空的,沒有几個人。
  • 一個大男孩,任性,愛發脾气。
  • 四歲的眼睛能看見什么?小狗、小貓?糖果、餅乾?圣誕老人?還是童話里的小精靈?當幼稚園的老師把一碗小魚稀飯遞給四歲的小慈,她突然吃不下去,她看見所有的小魚張著大眼瞪著她。「這些baby小魚應該跟爸爸、媽媽在海里玩耍,為什么統統跑到我的碗里?」小魚哀傷的眼睛,深深地触動了她幼小的心靈。她沒有掉淚,只是輕輕地把飯碗推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