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仙傳說》之王喜外傳(五)

作者:岳小兵

橫掛的雲朵緩緩移動,彷彿一幅真實的山水動畫,美麗壯闊。(攝影:宋碧龍/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695
【字號】    
   標籤: tags: , ,

第五章 韓信點兵王喜入列 開漢朝四百年基業

王喜自那日在鬧市見到韓信受辱之後,就一直想著祖師爺所說等待「韓主出世」的那番教誨,心想師父定是有意讓自己襄助此人的。三年之後,秦始皇駕崩,天下紛亂,隔年陳勝、吳廣揭竿起義,隨後進入了為期四年的楚漢相爭,然後由劉邦一統天下,開啟了漢朝四百二十六年歷史的嶄新一頁。

在楚漢相爭初期,各方英雄先是看好項羽的,沒想到劉邦後來居上,反而成了天下的共主,而其中左右兩軍局勢的關鍵人物卻是韓信。誰能得到韓信,誰就是未來的君王;誰若失去韓信,誰就注定必敗的命運。

嫻熟兵法的韓信六度神奇用兵,讓處於劣勢的漢軍反敗為勝,最後在垓下之役徹底擊潰楚軍,導致一代霸王項羽負氣在烏江自刎。韓信用兵之神,可稱得上中國有名的兵聖或兵仙,祖師爺所說的韓主就是韓信,他在定中看到了這位軍事天才在多次戰役中以少勝多、轉敗為勝,心中頻頻讚歎,也知道天意如此,因而命王喜襄助此人。

話說韓信是天縱英才,不像張良在年少之時曾遇高人指點,獲得了《太公兵法》。出身布衣的韓信幾乎在無師自通的狀態下,悟出了兵法之外許多內蘊深厚的道理。韓信自小就習讀兵書,他日夜閱讀、手不釋卷,而這兵法中有諸多言外之意,卻是有緣者才可通曉,也是韓信先天根基深厚,不知不覺間,自身的體會和見解慢慢超越了兵法的範疇,將天時、地利、人和各種因素反覆推敲,練就了旁人無法理解、用兵如神的境界。可惜,韓信不像孫武留下《孫子兵法》 ,後世只能從他輝煌的戰績中揣摩一二。

其實,這個韓信也是知曉天命的,他在楚漢的爭鬥中看到了自己的命運,知道自己的天命是來輔佐帝王成就霸業,而不是要取而代之的,所以最後就算功高受戮,他也是甘之如飴的,這是後話。

韓信初期也像其他各路英雄一樣,看好項家的後勢,因此投身楚營,但卻發現這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高傲固執,沒有慧眼看透自己的資質,只讓他做持戟郎中,且韓信多次建言不被採納,心中已清楚意識到跟隨項羽無法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也就離他而去,轉投漢營了。

劉邦初期也未看出韓信的潛能,但他能從諫如流,聽從了蕭何的建議,將原本認為自己又懷才不遇、準備離開漢營的韓信給追了回來。其實,真正識得韓信奇才的是蕭何,劉邦並沒有這個眼光,但他信任蕭何,對蕭何言聽計從,只得讓韓信拜為大將,統領漢軍。對劉邦而言,當時讓韓信拜將是生平的一招險棋,殊不知這招險棋卻助他成就了畢生的帝王之夢,並打下了漢家天下四百餘年的堅實基業。

所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王喜也聽得了這韓信拜將的傳聞,心中更篤定終是等到了祖師爺要他找的「韓主出世」,於是快馬前往漢營、毛遂自薦。當時漢營大張旗鼓,正招募各方好漢,特別是那些江湖上成名之人,而這王喜本就是江湖上人稱的「鐵鏢快俠」,報上名號之後也就立刻被招募的主官奉為上賓。

王喜自入了漢營,就被編排入前鋒營的探子班,這探子班是要隻身冒險闖入敵營內部或周遭探測敵情的,王喜輕功了得,這時便派上了用場。韓信雖說用兵如神,但如果敵情掌握錯誤或時效有差,那用兵的奇效便大打折扣,探子班在漢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

韓信拜將之後的第一役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個巧妙欺敵的戰略讓漢軍成功占領三秦,為劉邦爭天下奠定了基礎。

韓信成功的第二役是京索之戰,在劉邦彭城潰敗之後,漢營聲勢急轉直下,韓信立刻趕赴滎陽,利用其地形優勢,阻絕和殲滅了楚軍前鋒的攻勢,扭轉了漢軍的頹勢。在這一役之中,王喜所在的探子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他們超前打探到了楚軍的動向、先發制人,贏得了無數次戰鬥的勝利。

探子班每次進入敵境,都是冒著生命危險的,王喜雖然輕功了得,但卻不是刀槍不入,一旦敵軍發現有密探,那驟如雨下的飛箭都是不長眼睛的,稍一不慎就命喪當場。王喜身上的十幾道箭傷,就是那個時候陸續來的,所幸那箭頭無毒,只受了皮肉之苦,回營之後立即包紮處置,幾天之後又可行動自如。

其後,韓信又打了安邑之戰,出奇不意地生擒了魏王豹,解決了楚漢對峙的心腹之患,同時獲得了大量的兵源。王喜在這一役中,也是隨著漢軍衝鋒陷陣,許多魏王的親兵都是被他石鏢擊中而無法反擊的,對於生擒魏王豹也是有功的。

真正展現韓信帶兵奇才的可說是井陘之戰,當時韓信領兵六萬,趙軍二十萬。韓信一方面背水而戰,同時又命令前鋒營到敵後偷偷將趙旗換成漢旗,導致趙營軍心大亂。這一役中,當然王喜也是參與的,他施展輕功、深入敵後,同時發出連環鏢、撂倒護衛,配合漢軍內應更換旗幟,最後導致趙軍兵敗如山倒。

井陘之戰之後還有濰水會戰,韓信命人製作了上萬個黃沙皮囊截住上流,然後渡河襲擊楚齊聯軍,而當聯軍要渡河反攻時,他又命人刺破皮囊、水淹敵軍。

最後決勝的一役是垓下之圍,當時楚漢軍力已成懸殊,漢軍七、八十萬,楚軍僅剩十萬,韓信用心理戰,讓那四面的漢軍都唱著楚地的歌曲,瞬間瓦解楚軍的戰鬥意志,導致楚軍全面潰敗,最後項羽負氣在烏江自刎,一代霸王從此殞落,漢朝四百餘年的輝煌歷史自此展開。

楚漢之爭,是韓信定了乾坤,漢家天下可說是韓信打下的,這一段歷史的註解已無庸置疑,但所謂功高震主,幫劉邦成功打天下的這位首號功臣,也注定了功成身殞的歷史宿命。

多少讀史的人都在猜想:如果韓信當時背叛劉邦、自立為帝,中國歷史可能改寫,歷史上四百年的大漢王朝可能不復存在。然而,這些猜想都是不懂韓信的心,也低估了這位用兵如神的一代兵聖。其實,韓信也是知道歷史的必然和自己的宿命,他也只能順天意而行、不能逆天意而為。令人不勝唏噓。@*

點閱【地仙傳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上回說到了黃山山神指引盧生入山修道,而這山神卻不是山裡唯一的神仙,還有許多修道之人隱居洞中,那也是另一番境界。
  • 話說這個杜孫自從夢得寶劍,學會揮劍斬妄念之後,道行已是不可同日而語。那老道也頻頻在夢中說話,教他如何穿牆過壁、凌空飛行、瞬間移行等術類的手法,杜孫越來越得心應手。
  • 這裡只說說一名不見經傳的岳家軍小人物。這名小兵名喚王喜,是北宋真宗朝宰相王旦的後人,因是庶出、家道衰落,到王父這一代已是一般平民百姓了。
  • 話說這武夷山雖沒有泰山的高聳挺拔,也沒有黃山的變化奧妙,卻是丹山碧水、奇峰異洞,自古就是仙氣瀰漫的絕妙勝地。這個王喜一入武夷,就被這股裊裊仙氣吸引著…
  • 話說這個《地仙傳說》中提到的武夷山修道之人王喜,他也是有來歷的。這個來歷就要回溯到亙古以前的記憶了。原來王喜曾是天界中的一名世家子,原是不死之身,只因天性好道
  • 時光荏苒,也不知過了多少光陰,而天上一日,也不知人間過了多少年。王喜總算開始要兌現他對聖主的誓言,即將走下凡塵了。
  • 話說這王喜的師兄荊軻功敗身殞,消息傳來燕國,舉國譁然,人人自危,都想滅國之災在即。隔年,秦軍果然攻破薊都(今北京),燕王為解秦王之怒,斬下太子丹,將首級獻給秦軍。
  • 要知道,天下武學包羅萬象,自古也是博大精深的,但為何傳到今日,多數的武學只淪為皮毛的外功?那傳說中的許多武林絕學為何失傳?總歸來說竟是人心不古、世道日下。
  • 長安,十三朝古都,勝跡星羅棋布,繁華似錦,人傑地靈。中唐大才子白居易有《登觀音臺望城》詩為證:百千家似圍棊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遙認微微入朝火,一條星宿五門西。時值宋仁宗慶曆年間,位於長安的一個里坊,生出一件轟動一時的神仙眷侶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