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命運低頭的阿鳳姐

涵梅
【字號】    
   標籤: tags:

在住家附近的一所國小,每天都有一群熱心的義工媽媽,在上學日子,分擔值週老師責任,協助小朋友過馬路,呵護小朋友上下學交通安全,在這小團裡有一位祖母級的阿鳳姐,因為外孫就在這所國小就讀,常到學校走動,也加入義工媽媽行列,阿鳳姐外表福態,個性開朗,很得人緣,殊不知她背後卻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辛酸史。

阿鳳姐已年近六十,育有三女一子,目前都已成家,老公英挺體健,年輕時是學校教官,退休七八年了。就在約十年前,二女兒在一場車禍中不幸喪生,留下才出生兩個月的小男嬰,女婿肩負家庭重擔,需外出工作,無法兼顧孩子,正在兩難,阿鳳姐強忍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哀痛,先辭掉收入不錯的保險公司幹部工作,二話不說把外孫接過來撫養,含辛茹苦,一晃外孫已十歲了。

造化真捉弄人,就在阿鳳姐孫兒不需太費心力時,不幸之事卻接連降臨,首先是老公退休後,沒有好好規畫退休生活,在損友影響下常涉足花月場所,整日花天酒地,最後索性金屋藏嬌。偶回到家中稍有不順遂時,即對阿鳳姐暴力相向,不到三年老公退休金花光不說,還辦了二十多張銀行信用卡揮霍,幾年下來卡債高築,無力償還,只好拍賣棲身的房子,弄得年老了還得四處租房子住。老公在花天酒地中折損健康,後來中風,阿鳳姐照顧不了身材魁梧的老公,只好將他送進安養中心。

命運之神還沒放過阿鳳姐,兩年前例行體檢,發現罹患癌症,在兒媳協助下北上開刀化療,皇天不負善心人,現已逐漸康復中,人生中唯一慶幸的是獨生子是醫生,事阿鳳姐至孝,在此般艱困中,能夠分擔家中的經濟,否則日子真不知道要如何過下去。聽著阿鳳姐侃侃而談生命歷程中的橫逆波折,臉上未露絲毫恨意,彷彿只是在述說別人的遭遇故事。經歷喪女之痛、老公背叛及病魔摧殘,有幾人能挺得住,阿鳳姐不向命運低頭,堅強的走過來了,她真是一位堅強樂觀的女勇士。@*(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為了子女「赴湯蹈火」在所不惜,所以當小女讀小一時,我就加入了義工媽媽的行列,準備為了女兒隨時到學校做牛做馬。
  • 〔自由時報記者黃博郎/台南報導〕「我媽媽昏倒了,吳媽媽妳快來救她!」義工媽媽吳劉素琴關心中輟少女小如,博得她的信任,日前小如家中陷入危機,向吳媽媽求救,展開一段學校、社會善心人士和慈善團體共同援助小如一家人的感人故事。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鳳飛飛的歌聲無疑是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她演唱的台灣歌謠作品,為數雖然不多,寥寥數十首,創作年代卻從晚清到近代,風格迥異多元;更重要的是,身為台灣的女兒,面對每一首作品,無論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繹,都展現出歌者對傳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與信念。
  • 我要寫篇短文紀念我剛過世的朋友,林建興。林大哥生前寫道:「人一走,茶就涼,屬自然規律;人還在,茶就涼,為世態炎涼。」我喜歡喝茶,雖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涼了,餘韻裊裊,還是會讓人回味無窮。
  • 什麼是四聯體格式(tetractys)呢?「四聯體格式」是現代英國詩人雷‧斯特賓(Ray Stebbing)發明的一種詩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個音節組成。
  • 這是我父親日記裡的文字 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來的散文詩 多年以後 我看著淚流不止 我的父親已經老得 像一個影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