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洗滌

——科學家發現清潔身體與淨化道德的關係
周正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9月13日訊】(一)據《科學美國人》網站2006年9月7日報導,長時間以來,在宗教界、或者是人們說起話來經常將淨化身體與洗滌心靈聯繫起來。最近科學家們對此也進行了研究。

發表在9月8日《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是由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的。 研究中做了幾組試驗來探索淨化身體與洗滌心靈的關係。

在第一組試驗中,60名學生被單獨詢問描述一件自己過去所做的一件道德的事情、或一件不道德的事情。在隨後的拼字測試(W_H)中,被要求描述不道德事情的學生明顯的傾向於「冼滌」一詞(WASH),而不是一個與此無關的詞如「願望」(WISH)。在另外一項試驗中,被測試對像要從幾樣物品(比如清潔用品或鉛筆)中選擇一種,曾經回憶不道德經歷的學生明顯傾向於選擇清潔用品,而對照組的學生在兩樣物品的選擇上沒有甚麼傾向性。

在另外一組試驗中,27名測試對像被要求抄寫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可能是一個道德的(比如一位律師幫助他的同事),也可能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比如一位律師中傷他的同事)。然後,這些測試對像要對一系列物品打分。結果發現,抄寫不道德故事的測試對像明顯對這一系列物品中的清潔用品評分要高。

儘管社會風氣下滑、人心不古,透過表面的塵垢,在心靈深處,人們還是願意選擇善良與純潔的。

(二)能夠潔身自好卻也不易。

史載,魯國有一位書生,他一向自己獨居,嚴格自持,尤其對女色絕不貪戀。有一次他在屋裡讀書,半夜忽然狂風大雨,鄰家婦人有事前來敲門,敲了好久,書生無論如何就是不開門。婦人說:「你如果怕別人誤會,何不學學柳下惠呢?」柳下惠,乃魯國人,他曾因天寒而讓一前來投宿的女子坐在其懷裡,整夜抱著她,卻沒有做出不規矩之事。

這鄰婦故意以柳下惠的故事誘惑書生。但書生卻回答說:「柳下惠可以這麼做,但在我卻不能這麼做。我目前不能做到,怎可以去學柳下惠呢?」

孔子聽到這件事,稱讚書生說:「他才是真正的學到柳下惠的精神了呢。」

(三)屈原曾說,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能夠在濁世中、在滾滾紅塵中不受沾染者有幾人?古人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追名逐利,我們是否也曾傷害過他人?

物品的骯髒,可以清冼,重返潔淨;心靈的污濁,能否洗滌,返本歸真?

聽人說,那就是修行,也叫修煉。@

——轉載自《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個國家的人民,如果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只想到自己的權益受損,只想到替自己伸張正義,就一定不會在心靈中有慈悲的情懷,這種缺乏慈悲心腸的靈魂,可以被稱為已經硬化了的靈魂,也是一種病態的靈魂。
  • 我仍有一個夢想,在我的夢想裡,這個社會裡充滿了好人,爸爸一定是個好爸爸,媽媽一定是個好媽媽,官員是個好官員,民意代表是個好民意代表,誰也不會用造謠方法獲利,更不會作出兇殘的事。更重要的是,這個社會裡的媒體工作者,都不會做出使人犯罪的媒體。
  • 【大紀元9月8日訊】新加坡在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與南韓、臺灣、香港一道,被譽為經濟發展奇跡的「亞洲四小龍」,當時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說:「如果倫理和道德價值的水準低落,新加坡就會日益走下坡。因此我們是否能維持穩定和保持優勢,關鍵不在經濟發展方面,而是在於社會的道德結構。」
  • 【大紀元9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辛菲綜合報導)「9·10教師節」近幾日成為中國各大論壇的焦點話題。在對教師們的一片口誅筆伐之聲中,有不少教師訴委屈,表達對生活現狀的不滿,更有諸多網民追根溯源,揭示其背後的社會道德和制度問題。
  •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欄目熱線直播節目,我是主持人安娜。現今的中國貪污腐敗遍及各個角落,社會的矛盾已經尖銳到無法調合的地步,全民道德的下滑已經把中國人置於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
  • 911是分水嶺,它將正直善良和邪惡歹毒分隔在光明和黑暗的兩重世界;911也是照妖鏡,在它冰冷酷寒的森森白光之前,一些平時道貌岸然、形似公允的傢伙終於顯露出鬼魅原形;911更是響徹全球的驚世警鐘,它告誡善良的人們:恐怖主義是自由民主的死敵。道德感化和溫情撫慰都不可能令其改變邪惡本質。唯有以牙還牙以血還血地予以堅決打擊,才能最大限度地縮小恐怖主義的生存空間,直至最後在人類社會徹底消滅恐怖主義。
  • 在日本,看慣了櫻花的浪漫與淒美,您是否開始懷念中國那雄偉壯觀的仙山峽谷,青藏高原因其宗教文化顯得神秘莫測,加上地勢的險峻,山嶽的雄偉,冰川雪山的聖潔、崇高、壯麗和那無以言表的淨化人心靈魂魄的大自然獨有的威嚴,彷彿是神仙的處所,是聖女的化身,是人類心靈的歸宿。
  • 一場「雲、水、光、影」的油畫展,由目前在雲林縣擔任教職的專業女畫家廖慈倫舉辦。自五年前雙親紛紛過世的打擊下,在失去人生重心的歷程中,在書店裡她看到了《轉法輪》一書,因而走向修煉的道路。而她的畫作也在一次次心靈昇華中更加的純淨。
  • 現代化之下,人們相信一切都不可改變也不必改變,由於有太多可玩、太多迎接不暇的現實供給和身體消費,所有人間情事都可以通過交易贖買、現成收購,都可以依賴於各種介質複製傳輸,因此人們只管接受,只管按照技術化仲介流水線批量提供的角度予取予舍即可完成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和反應,其前提是效率優先、數量至上,既不必有靈魂的顫粟,也無需原理性、邏輯性的深思即可作出符合口味的全息判斷。所以說現代人由於沈湎於資訊焦慮,迷信於市場全能,因而在感官“幸福”指數一路飈升,眼界無度拓展的同時心靈已失去重力,失去了疼痛感,既缺少獨立自在的內心表達,也不必有深邃的課題辯爭和求證,文學、哲學、精神分析學等,一切關乎人類處境焦慮與衝突的經典表述都將隨著樂感化“時代主題”的侵蝕而應付闕如。這時候悲劇已經淡出,審美已經疲倦,即使是暴力屠戮這種血腥性、破壞性的社會罪孽,也常常因了技術化的篩選置換而更多地顯示出遊戲性的元素,其結果是讓人們因此見慣不怪從而無動於衷,進而將一切殘酷的生存爭訟都當作誇張的劇情予以寬恕和認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