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風:鳥巢帽子、鳥巢、零八導火索

華風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2日訊】北京某藝術展亮出一種鳥巢帽子,暗金屬色,網絲般的向上盤起,造型頗新奇,戴在頭上像築了一個立體的鳥窩,由於設計奇特,得到不少參觀者的青睞。「鳥巢帽子」的創意來自北京奧運會體育館「鳥巢」,在眼下迎合奧運的各種新潮及宣傳理念中,有人猜測說,到了明年奧運會開幕時,這種鳥巢帽子說不準會成為時尚。

北京奧運主體育館鳥巢,由一系列輻射式鋼架支撐,像一個巨大的樹枝編織的鳥窩。鳥巢設計方案造價需幾十億,不少人曾質疑這個洋鳥巢的安全與浪費問題,但媒體說,那是一個孕育生命的「巢」,就像一個搖籃,寄託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如果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們把這個「希望」落實到帽子上,天天頂在頭上就是合情合理的了。

然而,真實情況恰與鳥巢的象徵意義相反。在中國,正有無數不同政見者及人權人士受到中共扼殺,未來失去了希望。針對國際人權譴責,中共在爭取奧運會主辦權時曾提出一個口號:「給中國一個機會,還世界一個驚喜」,但現在看到的是,中共將奧運會作為政治工具,一方面借此撈取政治資本,一方面更使人權狀況惡化,就在最近,維權人士胡佳被以「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罪」逮捕。

奧林匹克運動會本是和平、人性、人權精神的象徵,屠殺人民和體現人類尊嚴的奧運盛會同時存在是恥辱。被媒體稱為歷史性建築的鳥巢體育館,在世人眼裡大為失色,顯然,這不是一個能夠寄託人們希望的巢。北京奧運也絕不會促進中國民主化或帶來任何發展機遇,相反,因打壓和背信棄義引起的衝突及抵制將日益激化,人權聖火接力活動已經點燃了歐澳十幾個國家,更令中共難堪是,國內農民也開始簽名呼籲「不要奧運要人權」。

中共與奧運精神背道而馳,卻企圖利用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和愛國心,以奧運作為法寶拢聚民心、搜刮民膏,以期挽救殘局敗相。然而,多行不義必自斃,鳥巢亦隨之命運多舛,最近又被發現一個問題,白天因陽光的照射,其放射狀的鋼架陰影,全部投射到運動場中央,使運動場地蒙上塊塊陰影,對電視直播造成很大困擾。

本來,「鳥巢」的構想確與中國文化有關,我國古代即有「構木為巢」的傳說,「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中國唐代也有一個喜歡鳥巢的道林禪師,因不喜歡住在寺院中,在樹上跟鳥一樣做了個窩居住,稱為「鳥巢禪師」。由「巢居」到「鳥巢」似也有跡可循,但亂世紅朝,惡貫滿盈的邪黨,天要其亡。

人間事謂物極必反,沸極必泄,二零零八北京奧運或許就是大變的導火索。「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百姓應離這個巢越遠越好。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新中國破曉而出,中國人會有真正的國旗,和平壯麗的神州大地,將旗揚霄漢,鶴舞九天。
  • 二十五歲的卡卡,已是風靡世界的足球巨星,無論是效力巴西國家隊還是AC米蘭隊,他的叱吒英姿和超凡球藝,征服了無數球迷。這位被「米蘭體育報」稱為「神奇卡卡」的巴西人,今年一舉獲得了世界職業球員聯盟年度最佳、歐洲金球獎、歐洲足球先生及世界足球先生的大滿貫。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鳳飛飛的歌聲無疑是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她演唱的台灣歌謠作品,為數雖然不多,寥寥數十首,創作年代卻從晚清到近代,風格迥異多元;更重要的是,身為台灣的女兒,面對每一首作品,無論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繹,都展現出歌者對傳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與信念。
  • 我要寫篇短文紀念我剛過世的朋友,林建興。林大哥生前寫道:「人一走,茶就涼,屬自然規律;人還在,茶就涼,為世態炎涼。」我喜歡喝茶,雖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涼了,餘韻裊裊,還是會讓人回味無窮。
  • 什麼是四聯體格式(tetractys)呢?「四聯體格式」是現代英國詩人雷‧斯特賓(Ray Stebbing)發明的一種詩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個音節組成。
  • 這是我父親日記裡的文字 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來的散文詩 多年以後 我看著淚流不止 我的父親已經老得 像一個影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