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身不由己的不自由

文/楊蓓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一般而言在親密關係裡,女性很容易扮演討好的角色,整個的生存價值,並不是由自己來建構的,而是建築在別人的認知上。當她討好成功時,別人覺得她裝可愛裝得還不錯,於是喜愛她。

習以為常要裝可愛

對女性來說,「長期」的「習以為常」要裝可愛,導致她內在的價值感不夠,不太有真正建構自己的機會。演變成今天你裝可愛裝得好,別人就會喜愛你;如果裝可愛裝得不夠好,可能得到的喜愛就變得比較少。

甚至,有些女性在裝可愛的過程當中,她裝得再好,永遠也不會變成家裡的第一名。為什麼?因為兒子永遠是第一名。在父母的心目中,兒子再怎麼糟糕都是第一名;相反地,女兒再怎麼好都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二名。在「永遠是第二名」的情況下,她的內心充滿挫折感,因為裝可愛裝了半天,縱使別人也說:「耶!妳很好啊!妳很棒!」可是她明白自己終究不是第一名。正因為「永遠是第二名」的情結,讓她拚命想要去得到「第一名」,但是在追求的過程當中充滿挫折,再怎麼努力還是沒辦法變成第一名。

女性的「第一名」情節

在「不可能得到第一名」的情形下,挫折一直累積,累積久了以後,當她和別人要建立親密關係時,競爭的對象就從兄弟轉換成先生。當她嫁人以後,心裡想:「我嫁出去以後,總可以變成第一名吧!」她認為在原生家庭裡,自己永遠沒辦法得到第一名,所以在嫁為人婦後,希望在與丈夫組成的新家庭中,自己可以變成第一名。

然而出嫁後,女性變成第一名的機率,其實也不大。因為女性面臨的並不是個人第一名或第二名的問題,而是面臨到整個文化跟社會結構的問題,這是無法靠個人力量扭轉的情勢,除非是套句佛教說的「福報」好,遇到甘願做第二名的先生。然而,往往就算有些先生甘願做第二名,太太也永遠覺得她還是第二名,為什麼呢?因為她已經習慣了,習慣把自己放在第二名的位置,雖然口頭上會抱怨,實際上卻還是習慣做第二名。

因此,從女性的角度來說,與先生之間的關係也是挫折的,她依然無法變成第一名。當女性好不容易生了一個兒子,在她生養兒子的過程中,她又希望變成第一名,當兒子還沒有娶妻以前,母親是可以維持第一名的。因此,很多婦女會把「婆婆」這個角色抓得這麼緊,原因就出於此,因為那是她穩居第一名的位置。可是,當母親把這個第一名的位置抓得穩穩的時候,居然又出現另一個女性,讓她又退居為第二名,此時她的心裡其實很不是滋味。

一輩子的束縛與框框

從這整個歷程來看,因為身為婆婆的女性會覺得第一名的位置,是她從出生以後汲汲營營裝可愛的結果,到了老年來,好不容易得到的第一名,現在卻又要被另一個女人拿走,於是產生了婆媳問題,這問題也一直存在我們的文化裡。

值得一提的是,做媳婦的人也不自由,為什麼?因為她也是陷在第一名和第二名的糾纏裡。所以常常有一些女性朋友會跟我說:「哎喲!我哪一天不要管我先生,也不要管小孩,我什麼都不要管,到廟裡去住幾天就好了!」她以為到了寺院中,她就是第一名了,可是並沒有!她可能又會陷入另一種糾結中,產生另一種第一名的情結。

拿「女性」這個角色做例子,是希望能明瞭女性一生所追求的,表面上看起來是親密關係,可是骨子裡追求的還是那個「第一名」。因為當她認為擁有親密感,她心裡才會有滿足感,當她覺得被愛的時候,她應該是第一名的。這個部分對很多女性來講,其實是一輩子的束縛,一輩子的框框,然後就在這個框框裡面出不來,所以怎麼可能自由呢?

摘自《親密、孤獨與自由》法鼓文化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那晚,夜很深了,突然接到好朋友的電話,說:「有一家知名出版社對我們當年的『醫生朋友』系列很感興趣。想問一問,在我們的出版合約期滿後,能不能轉由他們繼續印行呢?」
  • 楊蓓還在輔仁大學唸書時,我們就經常討論人生與人生的挑戰。她是非常用功又很能自省的學生,我看得出來當時她已下定決心要研究並解開人生的奧秘。
  • 「逃避與執著」這個問題經常在我們的生活裡出現,因為人往往看不見自己在逃避什麼,也弄不清楚自己為何執著,這樣的心怎能自由呢?又哪來的勇氣改變?我們的心若希望獲得自由,就要正視逃避與執著,生命才會有所改變。
  • 看著維莉的故事,又把我拉回當初我參加無國界醫生組織的那一刻:因為一個事件或一個畫面,讓我們埋在內心深處的憐憫被觸動。大部分的人在當下會感同身受,也許會難過、也許會捐一點錢,希望別人能因我們心中的痛有所救贖。但是願意成為那一個救贖的人是需要勇氣的,因為,要向前跨一步說:「我要到前線去服務。」這前面有著千百個理由可以讓我們逃開,大概只有傻子願意這麼做。
  • 人因為有需要,而變得貧窮。從出生開始,我們必須吃,必須喝水,需要別人給我們關懷,給我們愛。人本心理學之父馬斯洛(Abraham.H.Maslow)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一生,隨著成長會產生不同的需求,包括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隸屬的需求,到自尊、自我實現及最高層次的靈性需求共六個層面,都需要被滿足。
  • 中國古代第一奇書《推背圖》,有值得玩味的謎語,也有精采的繪圖搭配及卦意解讀推演。它預言了唐朝至今、直至未來攸關朝代興衰的大事,奇準無比。一千多年來,《推背圖》以絕妙的預言和精深的文筆吸引無數讀者,歷久不衰,可說是人類智慧的巔峰之作。
  • 我和洪蘭教授一樣,是不買股票的人。如果我逛書店時,看到此書的書名《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肯定不會引起我的興趣。結果,我讀了它,完全是因為我相信洪教授會翻譯這本書一定有她的道理。果然,我發現這12封信中所透露的智慧,對所有年輕人都將很有助益。
  • 你當然需要了解周遭的情況,具備對世界的認識,知曉歷史,但是更重要的,你需要了解做為一個個體,你是誰。在鏡子裡好好的端詳自己,問自己是什麼驅動著你?假如你能了解它,在危機到來時就不會滅頂。請同時觀察你對錯誤的反應,下次你可以反應得更有建設性一些。
  • 唸書以後,偶有挫折感覺落寞,頂多5分鐘,外向個性使然,心念立即就被其他的新鮮事所占據。回想中,即便是一些空檔,腦子裡的疑問和自我對話,也從未暫歇,與自己相處和與人相處一般自然,常常覺得天底下有做不完的事,怎麼會有「孤單」、「寂寞」、「無聊」這些字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