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雍正(系列之十七)

从容吹熄灯火 天子涅槃
小童子
font print 人气: 3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5日讯】雍正帝从容的死亡,直到最后一天还能清醒的办公,朱批公文一字不苟。如此清醒从容脱离肉身的状态,其实 非常像佛教所指的“涅槃”。


素惠绘图

雍正帝以未满一甲子之年突然辞世,死因成为清宫头条大悬案。有人举出圆明园进了多少铅、铁、铜,以及煤炭、木炭等等,说雍正帝在圆明园里炼丹,死于丹药中毒。这种说法实在太离奇,也完全忽视了雍正帝的修为。

珐琅釉料与铜器

可是那些送入圆明园里的铅、铜、铁矿与煤炭、木炭是做什么用的?很简单,一个是做青铜与红铜器,一个是炼珐琅釉料,烧制瓷器用的。

因为雍正帝一年之中有半年的时间待在圆明园,因此圆明园不只是个园邸,里面设有如紫禁城一样的中央官员办公处所,包括职司绘画与工艺设计的“如意馆”以及瓷器造办处。甚至连紧邻在圆明园旁的怡亲王府赐邸(即后来的绮春园),也设有瓷器造办处。当雍正帝在驻锡圆明园时,官员也都移到圆明园办公,而郎世宁等这些画家也一起来到圆明园里的如意馆。

现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极受瞩目的圆明园“大水法”十二生肖牛头、猴头等铜像,就是原本学建筑的传教士郎世宁为乾隆帝设计的喷水池(引香山的水,在不同的时辰从不同的生肖口中喷出水来,听说喷泉的声音大到近身听不到对话,名为“大水法”)。而早在雍正帝时,因为珐琅瓷的制作,每年进口的釉料不敷使用,因此就命这些负责瓷器造办的人员,自行研制珐琅釉料。

青铜器为铜、锡、铅的合金,以铜为主,色发青,故名。因其熔点较纯铜低而易熔融,硬度又较纯铜高二倍以上。这在圆明园里有很多地方用到。铅还能制作玻璃,又是珐琅釉药必要成分,还可与油类相和成为“红丹”,涂于铁器可防锈。

做这些工艺品,熔炼金属要大火,烧制瓷器更要上千度的温度,这都要大量的煤与炭。这就是送入圆明园里的铅、铜、铁矿与煤炭、木炭的用途。如果真要制药,用这种有毒的重金属来炼丹,其实只要几公克就可以炼上一大把,同时足以毒死人,又何必把几百斤几百斤的铅、铜、铁,往圆明园里送呢?

吹熄灯火

既然铅中毒是不可能的,那么还有什么可能的原因?想一想,雍正帝从容的死亡,直到最后一天还能清醒的办公,朱批公文一字不苟。如此清醒从容脱离肉身的状态,其实非常像佛教所指的“涅槃”。

何谓涅槃?涅槃在梵语的原意是吹灭灯火的意思。那是一种寂灭,也可说是死亡。但这里的死亡不是指人的肉体死亡,而是指缠缚身心的烦恼灭除了。所以一般凡夫的死亡,不能与涅槃相提并论;也不能因为都是停止呼吸心跳,而断定涅槃者不过是凡夫之死。

雍正帝《御选语录》里收纳了僧肇的《肇论》,其中有一篇《涅槃无名论》认为只有圣人智者才能懂得涅槃,才能够做到吹灭一切烦恼缠缚之火。那凡夫却想等眼见为凭才肯实心修行,永远无法理解什么是涅槃。(僧肇,西元三八四~四一四,根据梁慧皎高僧传的记载推测,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卒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年三十一。初醉心于老庄玄学,后投身于佛学之中。)

僧肇以其对佛法的理解认为,涅槃可分为“有余涅槃”及“无余涅槃”。前者还会再得人身,后者则证入罗汉、辟支佛、菩萨与如来佛等“三乘”不同的境界。但这里指的层次不能理解成只有三种,因为各层空间的神佛如恒河沙不可胜数,所以是上亿层上兆层都不止。

但是涅槃原非一般肉眼所能看见,亦非凡人的常识所能想像。人死了就死了,凡人如何能够区分哪一个是“涅槃”,哪一个只是一般的死亡?凡人只能用可以看到的名相,例如舍利子、白日飞升、全身舍利,或者活佛印证的转世灵童等,来窥见涅槃的存在。

但是对一般人来说,由烦恼缠缚的凡夫想要修成究竟涅槃的佛、菩萨,必须舍尽名利人情。若无法让他明白看见涅槃的状态,以及各层不同的修行果位,如何使他愿意放弃争名夺利,而走入修行的道路?正所谓夏虫不可以语冰,一只活过夏天就得死去的虫子,无论如何也无法了解冬天冰天雪地的状态;又如瞎子摸象,不论佛陀如何广传教化,毕竟佛法智慧远超于人的智慧,有人这么领悟,有人那么领悟,但永远难得全貌。

开悟的天子

从史料里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一个活在佛法里的雍正帝。佛法与他的一言一行无法割裂,他的种种决策也与此有必然的关系。如果强将佛法精髓拿开,只剩下跳跃的、不连贯的单一事件,那么原本单纯的答案,就会变成一桩“清宫悬案”。历朝历代涅槃的高僧非常多,近代也有虚云和尚。他们在肉身死亡前都维持着清楚的神识,而且能够妥善的交待身后事,极有尊严的辞世。

难道皇帝没有资格达成涅槃吗?当然不是。皇帝天子也是平等众生的一员,那释迦牟尼佛俗世身是个王子,悉达多太子若不修炼,不也是个人王吗?可是他修炼了,而且示现涅槃这条成佛的道路予众生。

我们虽然无法断言雍正帝究竟是不是涅槃,但从各种史料与事实来看,却绝对不能排除这项可能。

雍正帝的修行成果究竟如何?从康熙四十一年雍正帝初遇独超方禅师开始,到康熙五十一年到柏林寺得遇迦陵音共有十年时间,雍正佛学参禅不辍。从《御选语录》的内容来看,雍正帝对于修行的次第似真有体验,并非卖弄文字,或者只是纸上谈兵。

后来他在柏林寺随喜打坐两日,共五支香的时间即洞达本来(回想起他生命的最初源头,也就是所谓的“开悟”)。雍正帝在亲王时期即已开悟的这件事,在康熙五十二年曾经由清朝国师──章嘉活佛印证(印可他已“得大自在矣”)。但雍正帝就像所有的修行人一样,并未将开悟视为值得卖弄之事向外宣扬。

雍正帝后来在公开场合或自己与佛法相关的著作里也甚少提及此事,一直到他在位的最后一年──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三月的一道谕旨上,才再提及开悟的次第(踏破三关)提醒受谕旨者努力精进。五个月后,他就将这个天下交给乾隆帝,吹熄了他这一生的灯火。(待续)◇

本文转载自《新纪元周刊》第64期【历史新观】栏目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现实生活里,探究神秘不仅是心理保健的目标,也是心灵之旅的目的地。——爱因斯坦
  •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为偿多劫愿,浩荡赴前程。这首诗呈现了一个殊胜浩瀚的场面──佛菩萨乘愿而来,为了度人而甘冒大险、承担大业,进入六道中轮回……从清凉月、毕竟空的境界,进到这浊世之中……浩荡的慈悲与勇气,无以名之!
  • 有一真人出雍州,鹡鸰原上使人愁。须知深刻非常法,白虎嗟逢一岁周。——唐朝高僧黄檗
  • 谁道空门最上乘,谩言白日可飞升;垂裳宇内一闲客,不衲人间个野僧。——雍正
  • 雍正帝为何以天子之位不惜与僧侣辩论佛法真谛?他真该当“好干佛道”的批评吗?一如世界各国介入现实与专制抗争的优秀主教不得不提出道德呼吁,雍正大帝同样勇敢走上修行人的护法路。
  • “果能实修实证、利己利人,则千百年后,帝王犹为之表彰,是亦劝励之道。”《御选语录》
  • 看着毁戒破律的魔子魔孙大面积开山立派,雍正帝护教心切,刊印《拣魔辨异录》破除邪说;
    中国既有儒道释正法开传,雍正禁止西洋教士传教,其实是极有深意的。
  • 宗教派别越多,人们却越不信神、越远离佛。二百八十多年前雍正帝就看清楚这个问题,还曾力阻这个下滑的趋势。这岂是常人办得到的?
  • 贱民世袭数百年,最后在奉行佛法的雍正手中终结。他以一道旨令为数万贱民开创一条新的人生道路。这么做,得罪的都是士族官家,吃力不讨好,雍正帝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 清初西南边陲的土司对土民任意生杀,雍正帝改土归流,削弱世袭土司的地位与特权;康熙年间贫农多添丁就得多缴税,雍正帝摊丁入亩,废除不公平的人头税。这一切,都是为了实践他对众生平等的认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