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字 化鳥飛仙

史清
font print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

王次仲是古時的神仙。那時正是周朝末年戰國時代,各國正相互征伐,策士們到處遊說「合縱連橫」策略的時候,王次仲正住在大夏山小夏山中。他認為當時通行的篆體字,寫起來很費事而用處不廣,而且人們很難在短時期內學會使用篆字。現在天下這麼紛亂,事情繁雜,文字的普及是很重要的。王次仲就把篆體、籀體字變化成隸書。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認為王次仲改革文字為統一大業立下了功勳,就請他到秦國來作官,但王次仲拒絕了。秦始皇很生氣,又派了使者去傳詔讓王次仲入秦,並對使者說:「我征服了各諸侯國,統一了天下,誰敢不臣服我!王次仲不過是一個書生,竟敢違抗天子的聖命,何等狂妄。這次你去召他,他如果再不來,就殺掉他,提他的頭來見我,以正法紀,讓他這種人再不敢傲慢抗上!」

使者到了山裡見到王次仲,宣示了秦始皇的詔命,王次仲立刻變成一隻大鳥振翅飛去。使者又驚又怕跪在地上不住的磕頭哀求說,「您這樣作,叫我怎麼回去向皇上交差啊,皇上非殺了我不可。請大仙可憐可憐我吧!」那大鳥在空中盤旋了半天,故意落下三根翎毛,使者只好拿著這三支羽毛回去向秦始皇覆命。秦始皇向來愛好修道求仙的事,聽使者說王次仲已經變成了神仙,挺悔恨的。王次仲變大鳥的地方叫「落翮山」,在現在的河北(古幽州),老百姓一直在祭祀他。

這段歷史再次說明中國古代的文字、文化是神直接傳給人的。中國古代是半人半神的社會,而這一切都是歷史的安排。

附原文:

王次仲者,古之神仙也。當週末戰國之時,合縱連衡之際,居大夏小夏山。以為世之篆文,功多而用寡,難以速就。四海多事,筆扎所先。乃變篆籀之體為隸書。始皇既定天下,以其功利於人,征之入秦,不至。覆命使召之,敕使者曰:「吾削平六合,一統天下,孰敢不賓者!次仲一書生而逆天子之命,若不起,當殺之,持其首來,以正風俗,無肆其悍慢也。」詔使至山致命,次仲化為大鳥,振翼而飛。使者驚拜曰:「無以覆命,亦恐見殺,惟神人憫之。」鳥徘徊空中,故墮三翮,使者得之以進。始皇素好神仙之道,聞其變化,頗有悔恨。今謂之落翮山,在幽州界,鄉里祠之不絕。

(資料來源: 《仙傳拾遺》)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漢字文化由字成詞,由詞成句,有著無窮的生命力,其特殊的形象性,多義性,簡練性與音樂性形成了我們優美的古典文學、詩詞歌賦,正統漢字的內涵所反應的是古人敬天敬神的理念和對傳統倫理道德的遵守。
  • 德,被古人視為區分人和禽獸的標準,只有符合人應有的道德標準,才能稱之為人。
  • 在我們數千年璀璨的神傳文化中,先賢聖人們不厭其煩的教人要忍讓寬恕、要忍辱負重,形成了豐富寶貴的「忍文化」...............
  • 數古漢字,見證的是一段古老漫長的文明,它以其浩瀚廣博書寫著華夏歷史,以其獨有的魅力影響著世界。
  • 對父母的「孝」,是孝在小處的體現,孝是一個更廣義的人的品德。
  • 「孝」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之一,是儒家提倡,推崇備至,教化民眾,治理國家,安定社會的重要法寶。
  • 「孝」必須是符合善的,或者說應當是符合義的,義前面還有仁,再前面還有德,更前面還有道..................
  • 古人拆字是一門很高超的學問,甚至比周易算卦還準確有趣。因為中國漢字是神傳文化,每個字都蘊涵著神賦予它的特定含義,每個字都是一個生命,它的筆畫都不能隨便改動的,一改動它的意義就變了。
  • 從道字的結構、形象、義理中,我們感受到了倉頡造字的神奇。知書達理的聰明人,能從神奇的中國文字中領會其深刻的內涵,觀天文、識地理,找到自己人生的回歸之路。
  • 大篆在我們當今社會中,已經不再是一種實用的字體,但是它的藝術價值和存在意義依然經久不衰,它的精神內涵、神性特點和傳統藝術價值,通過許多歸屬大篆的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等留傳下來的古人佳作,發揮其影響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