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的明月

銀波千頃照神州(上)

作者︰靜遠
font print 人氣: 40
【字號】    
   標籤: tags:

「銀波千頃照神州,此夕人間別是秋」,皎皎明月,亙古不變地高懸於天際,清輝灑向人間,缺而後圓,圓而後缺,周而復始,瀟灑來去於廣袤的天宇,給人以無限遐思。

中秋詩是明月的詩,人們把思念、祝福寄託於明月,詩中所蘊涵的意境反映出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信仰。

明月在古詩詞中,有許多雅號與別稱。如喻為素娥,「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宋.周邦彥);喻為玉兔,「著意登樓瞻玉兔,何人張幕遮銀闕」(宋.辛棄疾);喻為桂樹,「長河上桂月,澄彩照高樓」(南北朝.張正見);喻為冰輪,「只從昨夜十分滿,漸覺冰輪出海遲」(宋.蘇軾);喻為金波,「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宋.辛棄疾)。

月亮明淨澄澈,最能與詩人高潔的品性產生共鳴。古代詠月詩詞蔚為大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月光下的優美、闊大之境

士人靜坐獨賞清輝明月。清.冷枚〈賞月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南朝謝莊在〈月賦〉中寫道:「白露暖空,素月統天……升清質之悠悠,降澄輝之靄靄」,明月皎潔、高雅、靜謐,使山川生色,令河海增輝,賦予山水景物以獨特的 神韻,構成更加清美的景致。

早在《詩經》中就有「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的詩句,表現出詩人對月亮的關注和讚美。

唐代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寫道:「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描繪出渾然只有皎潔的月光存在,貫穿上下,觸處生神。在月光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 空、原野、花林、飛霜、白雲、扁舟、高樓、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一切都在如詩如幻的意境之中。

詩人筆下的月,千姿百態,變化莫測,一首首月光吟宛如一幅幅優美的風景畫。 「山月」常常是高山上之月,顯得高遠、清爽,如唐代李白寫的「策馬望山月,途窮造階墀」、「秋山綠蘿中,今夕為誰明」;「江月」是江上或江中之月,月色和水色交融,顯得光潔、柔和,如劉禹錫寫的「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熔金」。

白居易寫的「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宛如一幅清麗無塵的畫卷;辛棄疾寫的「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描寫出月光下鳥兒嬉戲、追逐打鬧,生動活潑,美景不勝言,這些用「明月」意象寫就的詩詞佳句,讀來真是滿口餘香、膾炙人口。

古人借月狀景,抒寫遼闊。如李白寫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氣象萬千,何等壯觀!他寫的「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體現出其對高潔理想的追求和豪邁的胸襟。

杜甫寫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描繪出原野遼闊,滿天繁星仿佛都低垂到地平線上;大江滾滾東流,滿江月光隨波洶湧。詩人俯仰天地,以恢宏的筆墨為人們呈現了一個無限闊大、動靜相融的境界。

宋代黃庭堅寫的「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描寫出天之遠大,月之分明,氣象闊遠。

唐代的邊塞詩也是氣勢磅礡,如王昌齡在〈出塞〉中寫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詩的意境雄渾深遠,「秦時」的明月,秦月漢關,使這幅月臨關塞圖,變成了時間中的圖畫,給萬里邊關賦予了悠久的歷史感,表達出了戍邊將士鞏固邊防、「不教胡馬度陰山」的壯志。

二、澄澈、光明的境界

月亮在「寂寂人定初」的夜晚升起,在茫茫的黑夜中為人帶來光明和希望,掃蕩一切黑暗汙濁,普照大地,正如《詩經》中所說「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詩人稱讚月的品格,公正無私地照遍天涯海角,不漏一處,但它卻不曾私照一戶人家,「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

古代詠月詩詞體現出詩人們追求清瑩透明之境及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識」,詩詞字字珠璣,他們本身其人也如皎皎明月,纖塵不染而香遠益清。

如晉代陶淵明在〈擬古〉中寫的「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描繪出雲間之月的皎潔明亮,綠葉叢中繁花似錦,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李白寫的「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風」、「手舞石上月,膝橫花間琴」,通過「沙上月」和「石上月」等這些物像印襯出月之皓皎,與詩人寧靜淡遠的心境相契合,產生了一種毫無纖塵的新意境,又如他寫的「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贈漢陽輔錄事二首〉)。

王維在〈竹裏館〉中寫道:「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淨,詩人修真養性,獨坐竹林,琴音悠揚,明月來相照在詩中與「人不知」有對照之妙,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又宛如一曲美妙動聽的音樂,人與天地自然萬物融為一體。

整首詩的意境之優美,讓人有「餘音繞樑」之感,表達出一種「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意境。

張若虛的「江天一色無纖塵」、孟浩然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也體現了詩人超然出塵的灑脫氣質。宋代丘宗在〈鷓鴣天〉中寫的「陸海蓬壺自有山,光風霽月未應慳」,形容雨或雪過後天晴時的明淨景象,以光風霽月比喻人心地光明、胸襟開闊。

黃庭堅在〈贈別李次翁〉中寫的「德人天遊,秋月寒江」,把明亮皎潔的秋月比附為君子之德,形容有德之士的內心,就像是秋月映照下的江水一樣清澈明淨,正是水清、月清、人亦清,用一句話概括正是「表裏俱澄澈」!

蘇軾在〈次韻江晦叔二首〉中寫道:「浮雲世事改,孤月此心明」,詩人敢於直諫,觸怒權貴,雖屢遭貶謫,但自問光明磊落,問心無愧,心與江共清,與月共明,不管個人處境如何,始終堅持正道,心念毫不動搖,以坦蕩之胸襟面對浮雲世事,便有了「八年看我走三州,月自當空水自流」的平靜及「莫教門掩夜,坐待月流天」的曠逸。

范仲淹在〈明月謠〉中寫道:「月有萬古光,人有萬古心,此心良可歌,憑月為知音。」他希望人們都能生活在像堯舜一樣的盛世,「奏以堯舜音,明月或可聞」,把明月當成知音向其傾訴自己的心聲。

岳飛寫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滿江紅〉)及「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池州翠微亭〉),道不盡的是詩人渴望收復失地、「還我河山」的報國壯志。@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星期四是感恩節,這個節日有點象中國的中秋節,是美國曆史最悠久,而且最具有美國傳統色彩的節日。 四百多年前,一批新移民從英國來到新大陸。嚴寒的冬季給新移民構成極大的挑戰。1620年到達麻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附近的新移民中,有一半以上在飢寒交迫中喪生。當地印第安人熱情地提供向他們提供幫助,告訴了他們很多在嚴酷自然條件下生存的訣竅。
  • 大紀元華府日報記者李文報道/五月為美國亞太節,2003年美國首府華盛頓龍舟賽于5月24/25日開鑼了,來自全美國的48個團隊參加比賽。本次比賽分為兩種賽程: 250米、500米。參加的有男子隊、女子隊、男女混合隊和青少年隊等。華盛頓特區市長代表Gregary McCathy親自到場觀看表演,這是美國華府地區最具特色的中國傳統民俗活動。吸引很多美國人和當地華人參觀。
  •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干薩仁」,即白色的月。夏季水草豐茂、牛羊肥壯的時節,草原要舉行那達幕大會,具體時間自定,這種節日性活動,規模可大可小,甚至一個家庭就可以舉辦。屆時方圓幾十里、上百里內的牧民都會舉家騎馬趕車前去參加。其他節日還有由生產活動、宗教祭祀儀式演變成的祭敖包、馬奶節、剪羊毛節等。
  • 【大紀元5月7日訊】隨著改革開放,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越來越熱衷於過洋節,而中國傳統節日卻受到冷落,近日據東北一位大學教授給中國文化部副部長發來一份急件稱,亞洲某國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本國的文化遺產,目前已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很快將向聯合國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 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即將到來,有一則報導卻讓國人傻眼了:該報道稱亞洲某國目前已將「端午節」列入國家遺產名錄,並將向聯合國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
  • 你知道哪一個國家的小朋友節日最多、最有趣嗎?答案就是日本啦!一年有三個專為小朋友而設的節日。
  • 【大紀元5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一峰特拉維夫特稿)看一個國家如何過節,就可以知道他是屬於什麼樣的國家,從古至今猶太民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