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唐寅的山水畫(上)

《溪山漁隱圖》光潔潤澤的山岩

作者:鄭行之
font print 人氣: 155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唐寅(1470~1523),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明朝吳縣(今蘇州)人。人稱畫壇奇才,在當時的詩文界名聲十分響亮。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合稱為「吳門四才子」。在畫壇上又與沈周、文徵明和仇英齊名,世稱「明四家」。

在山水畫這個領域中,唐寅可說是一個集大成者,既沿襲南宋院畫的風格,也融入元朝文人畫的特色,畫風獨特多變。

他的山水畫主要是師法周臣,而從周臣這兒可以遠溯到南宋的李唐和劉松年和以之為代表的院體畫。從宋人那邊他學到了嚴謹的筆法,雄渾的氣勢、風格。同時他又借用馬遠、夏圭的半角構圖和筆墨技巧,並進一步吸取北宋李成、范寬、郭熙和元代的黃公望、王蒙等幾位大家的特點,再加上畫家本人的天賦,去蕪存菁並且融會貫通,久而久之,逐漸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

明 唐寅《溪山漁隱圖》局部。(公有領域)
明 唐寅《溪山漁隱圖》局部。(公有領域)

集眾家之所長的畫風

論者以為,唐寅這種「採眾家之所長」的方式,對中國畫壇是有莫大貢獻的,他在不知不覺中,揉合了南北二宗(註1),給從唐代就開始劃分的院體畫和水墨畫探尋了一個新方向。這點對當代畫壇來說,很有貢獻,對後世也有一定的影響。

他還將詩書畫作有機結合,也就是將書法的筆法運用於繪畫,使書法與畫作的風格統一起來,這也是一個創新。

明 唐寅 行書 局部。(公有領域)
明 唐寅 行書 局部。(公有領域)

唐寅的山水畫還有一個特別之處,使用的皴法不多,但卻能營造出豐富的質感。他平時慣用的皴法大概是大小斧劈皴、長短披麻皴兩種,短斫長皴、順拉逆掃,方筆、圓筆(註2)交互運用。隨著岩塊的屬性與岩石本身的結構做靈活變化。在不斷地臨摹、試驗中,創造出一種金剛石般質地的山岩。

明 唐寅《溪山漁隱圖》局部,岩塊上畫的比較像小斧劈皴。(公有領域)
明 唐寅《溪山漁隱圖》局部,岩塊上畫的比較像小斧劈皴。(公有領域)

在他的作品《溪山漁隱圖》中,很明顯的,處處都看得到這種優質的山岩。那這種質地是怎麼來的呢?除了他功力深厚,傳移摹寫工夫了得,能夠「心想畫成」外,在實地作畫時,比較可能的是,在他下筆前,刻意讓毛筆吸取比較多的水墨,過程中,水墨將盡未盡時,就及時補充,如此一來,同一區塊的岩石上的皴都含有比較多的水分。等乾了之後,在絹布上,水分揮發了,濃厚的潤澤感卻仍存在深深淺淺的筆墨中,結果就產生一種被洗淨後的光潤感。

畫山水畫把山岩畫得十分堅實的畫家很多,比較突出的有五代的荆浩、關仝、巨然,宋代有范寬、李成等等北方山水畫派畫家。北山大都氣勢宏偉,石質堅硬,山體雄厚。地處江南的唐寅雖然沒有這樣的環境和背景,但他喜遊名山大川,胸中自有千山萬壑,所以有人說他的山水畫具有江南地區的畫家所沒有的雄渾之氣。

明 唐寅《溪山漁隱圖》局部,用小披麻所皴畫的岩石。(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公有領域)
明 唐寅《溪山漁隱圖》局部,用類似小斧劈皴所畫的岩石。(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公有領域)

唐寅畫的山石大都層次分明,我們看到他以長短披麻皴去填畫山石表面時,線條隨興地作密集式舖陳,填得密密實實的,但每碰到劃分層次的輪廓線時,就讓出一點,留空白,不畫滿,最後就形成一道道細致但不工整的白邊。這些白邊不但使岩塊的結構分明,還能「物以類聚」,和皴與皴之間留下的空白互相呼應,在岩石群中產生了一些響動的作用,畫作中的山和石彷彿有了生命似的,整個生動起來。

明 唐寅《溪山漁隱圖》局部,左邊岩塊比較像小斧劈皴,右岩塊則屬披麻皴,留下的白邊使岩塊產生一種鮮活的感覺。(公有領域)
明 唐寅《溪山漁隱圖》局部,左邊岩塊比較像小斧劈皴,右岩塊則像披麻皴,留下的白邊和白線使岩塊產生一種鮮活的感覺。(公有領域)

唐寅的傳世作品中,有許多畫作都存在一種秀潤空靈的美,比如《溪山漁隱圖》,幽靜有如世外桃源。在這個長卷中,唐寅將不同情景做巧妙的連接與安排,並且以類似院體畫的手法去畫。在這種嚴謹的心態之下,細密地、一筆不茍地描繪,使得畫中的人物、景物都栩栩如生,彷彿都被賦予了生命般躍然紙上。

註1

南北宗,是中國書畫史上的一種理論學說。明代畫家董其昌所創。他把唐朝李思訓和王維的作品分別界定為「青綠山水」和「水墨山水」兩種,其中李思訓是北宗的始祖,而王維則是南宗始祖。中國山水畫的「南北宗」之說就此成立。

註2:
方筆:指用偏(側)鋒書寫或畫畫,筆管可依需要作適當的傾斜,畫出的線條偏向扁平。
圓筆:指用中鋒書寫或畫畫,筆身呈垂直狀態,畫出的線條彷彿有渾圓感,有立體感。

(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99年‘7.20’之后,我去悉尼中國總領事館前請愿,當時有些大法學員甚至大法學會的成員都表示反對。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經過一個碼頭走向一艘巨大的輪船,輪船上有一個很大的會場。師父(——章翠英是法輪功學員,她所說的師父就是指李洪志先生,下同)坐在主席台上,桌子上放著一本金光閃閃的《轉法輪》,比我們的書大一倍。(——即普通雜志那么大)會場很空,最邊上坐著一些老太太。師父微笑著對我說:‘坐前面,坐中間。’我對師父說:‘我去找人,把位置坐滿,好听師父講。’”
  • 沈周,字啟南,號白石翁,長洲人(今江蘇吳縣),在明代畫壇上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同稱「明四家」。
  • 明代時期,江南風光秀麗,人才倍出,文徵明就是其中著名的畫家,與沉周、唐寅、仇英同稱「明四家」,同時他也工詩文,與唐寅,祝允明、徐禎卿三人號稱「吳中四才子」。文徵明起初名璧,號衡山,江蘇長洲(今蘇州)人,與沉周是同鄉。文徵明出生官宦家庭,父親名林,任溫州知府﹔叔父名森,任右僉都御史。
  • 【大紀元11月7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明代仇英的「赤壁圖」今天在北京拍賣,賣得七千九百五十二萬人民幣,大約三億四千五百萬台幣。赤壁圖也是第一幅賣價超過千萬美元的中國畫。以往的最高價是徐悲鴻的油畫「放下你的鞭子」,售價是八百一十九萬美金。
  • 文人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當中一個特殊的類別。此一分類並不是根據繪畫的內容,而是以畫家的身分而定名,畫家的身分多具有深厚文化修養的文人士大夫,另還有較特別的──禪僧。 中國文人畫始自唐朝的自然派詩人畫家王維。其多才多藝,既能書擅畫,又妙解音律,以畫的造詣而論,創造了水墨山水畫派,被稱為「南宗畫之祖」,文人畫的開宗人物,受禪宗影響很大。詩作擅以描寫山野田園自然風景,如身入詩中景色,他的畫更具有這種氣質。這種文字與繪畫的結合始自王維,所以董其昌稱王維的畫為「文人畫」。自此之後,中國的繪畫與詩、詞、書法等結了不解之緣,至於在一幅畫上落款、題詩、題跋甚至於加蓋圖章,以及畫家以書法筆意作畫等的演變,似乎都可說是因「文人畫」而產生。
  • 中國畫重意境,是詩歌一樣浪漫的視覺形象。古代中國畫的大家很多都是修煉人,用繪畫語言述說心事。線條是中國畫的主要造型手段,是中國人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這種凝練的線條是有生命的,是中國畫家的專利。
  • 江南是魚米之鄉,因為農耕的需要,牛隻處處可見,特別是水牛。當地的畫家若想畫牛,隨時都有機會仔細觀察牛的生態,舉凡牛的行、住、坐、臥,畫家們都可隨手拈來,一揮而就。
  • 紈扇似月滿 夏盈秋收藏 莫怨世態涼 處逆持善良
  • 唐寅是明朝人,「明四家」之一,又號稱「江南第一才子」。相傳唐寅年少時拜沈周為師,跟沈周學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