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賞「林玉山的繪畫世界」畫展作品

林玉山繪畫藝術《未嘯已風生》 寄情鄉土留畫蹟

作者:梅溪子
font print 人氣: 396
【字號】    

編按:
《未嘯已風生─林玉山的繪畫藝術》畫展以林玉山寫生觀點為主軸,「以其筆下之走獸、花鳥、風景、人物規劃出四個主題:「彩墨揮灑藏百獸」、「靜觀花鳥寫神情」、「寄情鄉土留畫蹟」、「靜思人物畫民俗」。作者梅溪子追循《未嘯已風生》四個主題,分篇逐一顧賞林玉山畫作的藝術功夫與境界,並賦予即興詩語,融畫境、詩境於一爐,這是《未嘯已風生》的第四篇--寄情鄉土留畫蹟

寄情鄉土留畫蹟

玉山畫伯一生身體力行「寫生、寫神、寫意」,他的藝術文化修為經歷台灣民間畫師啟蒙、私塾漢文文史詩詞薰陶、日本專業繪畫訓練和學養,加上宋元古畫臨摹及台灣光復後與師大藝術系同仁們的國畫藝術交流。

畫家林玉山本身「書法、題詩、作畫」三絕,「讀萬卷書」更加以「行千里路」旅行寫生。在繪畫技法上,他以「膠彩」與「水墨」融合;到了晚年的山水畫更試求中西線描與光影並用,同時仍然秉承「我心正見、故我畫」的作畫原則,「天馬行空」而不落入所謂印象派的「我心執、故我畫」。

筆者賞析他玉山畫伯畫展中的山水作品,不禁詩興湧懷,即以詩畫的組合謳歌山水之章:

*中西畫技繪玉山,旅行寫生彩歐巒:

林玉山畫作.山水畫。(梅溪子翻攝/大紀元)

*武陵桃源洞天探,蘭嶼扁舟飛魚穿:

林玉山畫作.山水畫。(梅溪子翻攝/大紀元)

*水墨潑色風雨寒(1983年作、展品誤標1995);光彩染影晨曦歡(1995乙亥):

林玉山畫作.山水畫。(梅溪子翻攝/大紀元)

*筆揮雲山臨仙境,墨潑碧水濺海鳶:

林玉山畫作.山水畫。(梅溪子翻攝/大紀元)

*老臨猶觀萬物轉,蔭庇千層遺珍傳。

林玉山畫作.水墨畫。(梅溪子翻攝/大紀元)

玉山伯成藝術大家,又獻身教育,「經師、人師」桃李滿天下;長壽幾近百歲,為徒子徒孫留下「台林」畫風及典範--「我欲凌空揮健筆、早收丘壑列胸中」(梅溪子翻攝/大紀元)(圖306),真可尊稱之為「三代宗師」也。

林玉山畫作「我欲凌空揮健筆 早收丘壑列胸中」。(梅溪子翻攝/大紀元)

後語:《未嘯已風生─林玉山的繪畫藝術》自106年11月18日(六)起至107年1月14日(日)止在宜蘭美術館展出。筆者回台躬逢盛展,在12月初前往參觀。實際上觀看真品,比看網路圖片或照片更為「眼睛一亮」,身歷其境、得見廬山真面目,深刻感受到其「真善美」的神韻,茲以提筆為文和讀者共賞。(本篇完,全系列待續) @*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前言------本系列文章以圖畫鑑賞者的角度來解析談論﹐整理出來綜合藝術界公論及個人觀點呈現給讀者﹐分享有關筆者最喜愛的一些林玉山畫伯作品之賞評。
  • 因為個性的純樸拘謹“古意”﹐台灣本土國畫畫作似乎難能“一瀉千里”﹐一般山水畫家除了臨摹承襲古人﹐自己的創作好像比較遜於大幅山川的豪放潑墨。但有別於水墨/青綠/淺絳山水畫法﹐玉山伯運用國畫之勾勒及多種皴擦﹐而點染呢﹐更是水墨中加入台灣膠彩畫膠色的“隨類附彩”﹐又融合類似西畫的彩、色、光、影來突破且新續國畫傳統山水設色法。
  • 圖三賞析------ 上篇(2) 提到的山水新畫法是不是可能上行下效的呢﹖怕的是此為空前絕後之創舉﹐其技或可學/其勁則難及﹐ 因為很少畫家會有錢有閒又有膽識﹐願意冒險坐小飛機或直升機專門去鳥瞰寫生高山勝景。
  • 玉山伯傳世海景圖有﹕1982<門德禮海岸>/ 1986<風浪歸舟>/ 1993<濱海鳳濤>/ 1993 <龍洞海景>/ 1994<海濱所見>/ 1995<龜山遙望>/ 1996<綠島海岸>/ 1996<濱海風光>/ 2003<怒濤捲海> 等等。最獲我心的是1995<龜山遙望> (如圖示)﹐此畫堪稱國畫海景代表作。
  • 在華人世界中,台灣由於歷史因素,文化風貌有其獨特之處。除漢族移民的中原文化主體之外,日本文化也留下明顯烙印,近年又有原民文化的出頭與西方文明的狂潮,在台灣美術發展上形成一種多元並存與融合的現象。
  • 宜蘭美術館與台灣創價學會共同舉辦《未嘯已風生─林玉山的繪畫藝術》,於11月18日隆重登場,總計展出59件作品,歡迎宜蘭民眾前來欣賞林玉山的國寶級藝術。
  • 《未嘯已風生─林玉山的繪畫藝術》展,梅溪子將畫作「移師」到大紀元紙上美術長廊,以所攝影畫作為主佐以詩文,陪伴讀者來顧賞「林玉山的繪畫藝術」系列。此第一篇:《彩墨揮灑藏百獸》。臺灣前輩畫家林玉山「水墨膠彩融合界,觀物寫意功偉厥」,傳物傳神。
  • 墨竹是文人畫重要的題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體現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畫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稱「湖州派」。對後世墨竹發展影響極大。他的表弟蘇軾亦曾為其寫過許多首題畫詩。今天我們就從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圖》來看看,這幅畫為何讓人過目難忘?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 霍爾班以肖像畫聞名於後世,但如同所有的文藝復興畫家,霍爾班是以宗教題材開始他的職業生涯的。霍爾班在巴賽爾的主要作品是宗教畫,這些早期作品顯示出來自丟勒、格呂內瓦爾德和巴爾登格里恩(Hans Baldung Grien)等德國畫家的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