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吟

--再談敦煌歌舞
紫雲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敦煌壁畫為人類展現出了一幅幅天象奇觀。後人受敦煌壁畫的絢麗輝煌所震撼,創作了無數敦煌歌舞。而歌舞大多突出表現的是唐風。從創作素材上來看,人們多取材於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及「樂舞圖」,也就是群芳燕舞部分。而偉岸燦爛的神佛形象在創作中被削弱了。

近代敦煌歌舞展現敬仰、頌揚的部分又多用大唐先帝的形象取而代之。之所以形成神佛「失閃」局面,存在著很多原因,一是神佛的形象不易用舞台藝術再現;二是不明白千姿百態的神佛形象到底含有甚麼默示?如何去表達?這些成為藝術創作的難點。然而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近代人文思想意識的變遷,無神論的肆意侵擾,使得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歷史的半神文化破落千尺,敦煌文化同樣遭到洗劫。

古人云: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驕傲,是古老不衰的東方明珠,婀娜的飛天,靜美的佛雕,輝映出中華民族歷史的璀璨斑斕。但可惜的是近代敦煌歌舞越來越遠離了它原有的內涵,浮浮華於表面的歌舞笙聲之中了。敦煌之所以獨具輝煌,她的精華就在於神佛的感召力,那鑲嵌於天頂的奇觀「天象」。

如同西方聖教場所的天頂壁畫,西方人稱之為聖者眼中的「異象」,大都出自於受聖靈感召的藝術家之手,使之成為不朽之作。而今在中國,頌揚至高無上的神佛,卻只是弱少眾生默默的禱告和崇敬,或是修行者們不斷的感悟。每當我觀賞飛花爛漫的敦煌歌舞時,冥冥之中總感到有種缺憾,說不出,道不明。

偶然一次機會,在北美 「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新年晚會上,我看到了一幕舞劇「天象」,頗為震撼。心中縱然生起了無言的感動,一時淚湧雙目。我彷佛看到了敦煌壁畫中的神佛再現,懸念在心中的神佛霎那間落幕人間,將慈悲的愛播撒向芸芸眾生。我不禁讚歎「天象」編劇的獨具匠心,能將神佛的神情、體態與獨具的手勢,用一種流動的「手印」表現出來,再融於悲壯雄厚的佛音樂感之中,連成一曲細述無聲的感懷。這種全新的創作風格給舞台藝術推開了一扇大門,不但讓觀眾耳目一新,更為重要的是將人心和歸真的理念拉近了。

古典歌舞多以才子佳人、帝王將相為主線表現愛情,表現英雄,表現悲壯的歷史片段,讓人們在純美的藝術形式中感知人性的善、惡、美、醜。藝術終究是用來陶冶人類情操的,不是用來換取金錢的。有良知的藝術家都十分重視讓藝術起到良好的社會效果。那麼,如何創作出頌揚人文精神的藝術作品,找回人之為人的普世理念,也該是文藝創作的一條精神回升之路。

受“天象”的啟發,我又找出了曾經策劃的敦煌歌舞,修改了其中篇幅,提取了歌舞中的精華,試圖以大合唱形式頌吟敦煌之魂。歌曲避開以往的“群芳燕舞”,突出「佛音」的預示。也就是重點反映神佛的慈悲和眾生的仰望。特用“琵琶女”作為凡間人物的形象代表,來展現亂世風雲。

「琵琶女」的創作素材取自「推背圖」42象,頌曰:「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裳色更鮮;此時渾跡居朝市,鬧亂君臣百萬般。」這一卦象正好預示到當今的人世動態,也可算「小天象」融於大「天象」。合唱的最後,再以眾生頌揚佛道神的慈悲落幕。

「敦煌吟」還可採用音樂、合唱、舞蹈三為一體,器樂合唱部分為主導,歌舞以「琵琶女」引出,用「天女散花」渲染舞台氣氛。

附:「敦煌吟」歌詞。

敦煌吟

【一、眾生祈禱、神佛慈悲】合唱

茫茫人世千般苦,
迷霧深處難自主。
眾生仰望佛道神,
生生世世尋歸路。

靜觀人世風雲動,
洪微深處看蒼穹。
層層天地佛道神,
一念盡在慈悲中。

【二、天女散花、琵琶女】領唱、合唱

凡花落盡天天雨,
天花一落香不去。
誰知翩翩琵琶女,
引來瑤池獻金曲。

窈窕琵琶女,
玉兔身邊依,
長弓寶劍地上棄,
琵琶懷中立。

東來琵琶女,
絢美西來聚。
亂世朝廷百無奈,
任憑秀女去。

波瀾萬變,
祥雲漫天,
反彈琵琶空中舞,
風雲逝一千。
笑看寒霜,
禽獸遍地,
群魔亂舞神州泣,
琵琶聲聲歷。

【三、頌歌】合唱

天語當歌歌成舞,
濁世清蓮暗香渡。
萬古天門層層開,
芸芸眾生待救度。
萬眾仰望佛道神,
一念歸真上歸路。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敦煌壁畫為人類展現出了一副副天象奇觀。後人受敦煌壁畫的絢麗輝煌所震撼,創作了無數敦煌歌舞。而歌舞大多突出表現的是唐風。從創作素材上來看,人們多取材於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及「樂舞圖」,也就是群芳燕舞部分。而偉岸燦爛的神佛形象在創作中被削弱了。近代敦煌歌舞展現敬仰、頌揚的部分又多用大唐先帝的形象取而代之。之所以形成神佛「失閃」局面,存在著很多原因,一是神佛的形象不易用舞台藝術再現;二是不明白千姿百態的神佛形象到底含有什麼默示?如何去表達?這些成為藝術創作的難點。然而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近代人文思想意識的變遷,無神論的肆意侵擾,使得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歷史的半神文化破落千尺,敦煌文化同樣遭到洗劫。古人云:「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驕傲,是一隻古老不衰的東方明珠,婀娜的飛天,靜美的佛雕,輝映出中華民族歷史的璀璨斑斕。但可惜的是近代敦煌歌舞越來越遠離了它原有的內涵,浮浮華於表面的歌舞笙聲之中了。敦煌之所以獨具輝煌,她的精華就在於神佛的感召力,那鑲嵌於天頂的奇觀「天象」。如同西方聖教場所的天頂壁畫,西方人稱之為聖者眼中的「異象」,大都出自於受聖靈感召的藝術家之手,使之成為不朽之作。而今在中國,頌揚至高無上的神佛,卻只是弱少眾生默默的禱告和崇敬,或是修行者們不斷的感悟。每當我觀賞飛花爛漫的敦煌歌舞時,冥冥之中總感到有種缺憾,說不出,道不明。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雕塑通常用來紀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來,雕塑流行的題材包括神話場景、政治領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個最特別的主題並不在上述類別裡。人物雕塑《斯皮納里奧》(Spinario)或稱《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現的是一位坐著的裸體男孩,全神貫注地在拔他腳上的一根刺。幾千年來,這座雕像給藝術家帶來非常深刻的啟發。
  • 英國威爾頓莊園(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義與英國美學,堪稱獨樹一格。外牆採用當地石材建造,與英格蘭威爾特郡(Wiltshire)鄉村融為一體。古典比例、強調對稱、矩形特徵等設計,符合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安德里亞‧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的美學原則。外牆沒有石柱,最初的構想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待在戶外,同時還能屏蔽來自地中海炙熱的陽光,這樣的設計適合北方的地理與氣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