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2008

【水彩行家】「臺灣水彩一百年」

大展的歷史意義
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臺灣水彩一百年」大展的歷史意義

1907年一位熱愛水彩畫的日本人石川欽一郎來到台灣,他播下水彩的種子,開啟臺灣現代繪畫之門,水彩在這個小島上萌芽,百年間這個源自西方卻帶有東方性格的媒材,呈現出屬於台灣海島的水彩畫的精神與風貌,為了紀念這位台灣現代繪畫的啟蒙者,一個記錄台灣水彩百年發展的盛大展覽即將在歷史博物館和台灣民主紀念館展出,讓我們可以一窺其堂奧。

一、呈現歷史的面貌 : 1907年時一位日本陸軍翻譯官石川欽一郎首度來到台灣,除了總督府的工作,他同時兼任每週一次的國語學校美術科的教學,真正開啟台灣新美術的運動,他引進西方美術教學的方法以素描和水彩為主,假日則在台灣的鄉間寫生,他的身邊總有跟隨的學生一起畫水彩,他開始為台灣播下現代繪畫的種子,而且這顆種子是水彩的種子。

二、建立公民的美學 :水彩畫是臺灣社會中最具親和力的畫種,不管一般學的國民美術教育、藝術科系的專業美術教育,甚至社教機構所舉辦的繪畫比賽,也都以水彩畫作為主體;藉著國內百年來傑出的藝術家提供的作品呈現各自在水彩藝術創作的不同面向,提供臺灣社會大眾藝術欣賞,提升公民的美學素養。

三、推動水彩的風氣: 水彩畫兼具專業藝術表現的價值與社會公民美學的雙重功能意義,在面對當下藝術多元形式的衝擊,這種具有繪畫本質的藝術形式出現了逐漸式微的警訊,希望藉由舉辦「臺灣水彩百年」大展,再度吹起臺灣水彩繪畫之蓬勃風氣。

臺灣水彩百年大事記(1907~2008)

(圖文由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灣在八十年代經歷了一段水彩黃金時期,當初的年輕水彩畫家現在都已是水彩界教父級或大老級的前輩了,當時也是首開台灣水彩處理厚實感之先例,先後都有畫家研究出如何使單薄的水彩顏料處理出高質感厚度的視覺效果,例如 楊恩生老師極具視覺厚實感的古典水彩靜物畫,或是謝明錩老師不費吹灰之力處理的各種質感表現等,無不在尋求一種新的視覺突破,在當時也成功地將水彩畫帶入到一個嶄新的境地
  • 李老師的畫作雖輕鬆,但富情趣,感性裡兼具理性,有塞尚水彩的味道,具結構感,不只是匠俗的渲染,而富有大膽創意,《藍調女郎》一作中,將和師母的大頭貼置於畫面上,即可見老師童心未泯,將好玩、有趣的心情重現在創作上,想必,老師是以誠實的態度去享受創作。這種創作模式,和我計畫周詳、極度耗損精神的創作方式有很大的差別。李老師常常在言談中,殷殷期盼我能發揚水彩畫,可見李老師對水彩畫的使命感是很深切的。
  • 一件件作品的誕生都是每位作者心血的累積,為使作品能流芳百世,創作者在選材時必須考慮到材料的特性與品質,選用品質好,穩定不易褪色的顏料才不致造成日後畫作變色走調;如可選用顏料穩定性較佳的礦物性顏料,以及中性畫紙作為作品基底材,因酸性紙張經過氧化、水解、架橋等化學作用後會加速老化造成纖維降解,紙張顏色會開始泛黃,強度也會大幅下降而產生脆化、粉化等狀況。因此多方了解使用材料的特性,才能避免日後老化的缺憾。
  • 風景畫在西方發展的時間遠較中國來的晚,從十七世紀的荷蘭萌芽、十八世紀的英國盛行、到十九世紀法國才被成為正式的繪畫主題。
  • 畫過水彩的人一定都知道『淺色先畫』的道理,卻很少人真正付諸實踐,原因就是沒有養成作畫順序的判斷與計畫。以下我以這件風景水彩習作來說明如何從『先淺後深』的原則之下,設計大程序與小程序,讓水彩畫的技巧難度降到最低。
  • 鄧國強老師畢業於復興崗學院美術系,受梁鼎銘、林克恭兩位老師影響,因此作品有英國重疊式正統水彩技法,並摻入中國畫運筆,及渲染技法。老師的畫作一如其人,寧靜淡泊、細緻雅麗又見渾厚,細膩是其筆觸,雅麗是其用色,渾厚是其沉穩的心境。
  • 寫生地點:高雄市鼓山水泥廠
    寫生時間:上午09:30~11:30
    使用紙張:英國山度士640磅水彩紙
    畫面尺寸:56cm × 38cm
    瀏覽現場之後,以2B鉛筆快速打稿,注意形體、結構、比例透視等。
  • 揚‧范‧海瑟姆(Jan van Huysum)是位出了名的神祕隱居型藝術家(1682─1749年),也是公認18世紀最傑出的荷蘭靜物花卉畫家。他的作品因想像力豐富、具奢華感、色彩飽滿、紋理細緻,以及高度細緻的寫實而倍受尊崇。這些成就的關鍵在於揚‧范‧海瑟姆謹慎且不怕麻煩地在畫布上一層又一層地塗上薄釉彩的技巧。儘管許多人試圖模仿,但同時代的畫家都沒有辦法做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