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海泛舟:人民率性而歌,尧帝闻而欣乐

――〈击壤歌〉赏析
慧淳
font print 人气: 26
【字号】    
   标签: tags: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何有于我哉?

〈击壤歌〉是我国流传下来最早的一首民歌,大约源于尧舜时期。据传在尧舜以前,曾有过《皇娥》、《岛帝》二歌,后经专家考证,系后人王嘉伪撰。最早的民歌,应是这首〈击壤歌〉。

这首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由劳动生活的赞美和对最高统治者的轻视。也说明在尧帝时代,人民过着太平盛世的生活,人民与统治者之间,不存在很深的矛盾,对“帝力”亦无所畏惧。

相传尧帝非常关心人民的苦乐,经常到民间巡视,体察民情。

偶然有一天,尧帝见一老翁,席地而坐,用一土块,击地打拍子,唱着这首〈击壤歌〉,尧帝站在旁边听了,不但不生气,反而高兴。本来“帝力何有于我哉?”含有轻视他的意思;但尧帝却认为:这是人民生活过得自由自在的表现,也正符合他的治国目标,故闻之喜形于色。

有人认为:击壤是古代的一种民间游戏。壤以木片削成,前宽后窄,长四寸,阔三寸,形状似鞋。游戏时,先竖一壤在三、四十步远的地上,然后用手中的壤,向它投掷,击中者为胜。这是对击壤的另一种解释。诗的末句,又作“帝力于我何有哉?”

而这首击壤歌,是古代人民自发而编唱的民歌,则是确定无疑的。

正是:
老人身享德政而不自觉,
自食其力且自得其乐;
人民无忧无虑,放言直说,
尧帝因此而开怀笑乐!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温以丽清音远,
    一字千金留恩泽。
    人代冥灭多哀怨
    意悲而远动心魄。
  • 榆柳阴后檐,堂前罗青桑。
    菜园植果蔬,傍晚浇灌忙。
    十年如一日,粗茶加淡饭。
    肉罕蔬菜多,知足本性返。
  • 1990年代以来大陆的古装戏占领了每晚电视最多的时间,其中有《戏说乾隆》,《雍正王朝》,《康熙大帝》,《太平天国》,《大明王朝》,《少年包青天III》,《贞观长歌》等,电影中有《满城尽戴黄金甲》等。在这些影视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万把刀在挥舞,众多裸露的女性,人想的也是与如何别人争斗。剧中人物没有信仰,只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不惜斗得你死我活。
  • 古诗是传统文化载体之一。虽然是世俗文化,但是,意境的表现上却往往能超出一般人的境界,达到更高层次,表现出过去出世修炼人才能达到的意境:“禅意”。
  • 一说到古典诗,很多人总是摇摇头,文建会9日特地推出“大家来读古典诗”的活动,只要国小老师能够提出优秀教案,文建会最高将补助15万元,希望学生从小培养读诗的好习惯。
  • 《坐忘雅聚》于12日下午,假Weston威斯顿图书馆举行“琴乐欣赏会”,及其文化意涵讲座。三十多名琴乐爱好者到场聆听。
  • 严冬过后,美好的春天来临了,春是一年之始,天地间万物复苏,生机无限,人们所见所闻皆是春意盎然...
  • 云是古代诗歌常见意象之一,如同自然界的云,五彩斑斓,形态万千,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也具有丰富的意蕴与文化内涵。
  • 除旧布新之际,最容易引发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感悟人生、历史、宇宙的更多道理、意义和真谛。历代新年诗可谓浩如烟海,灿若群星,有记录各种传统习俗的,有描写喜庆气象的,有抒怀言志的,有寄托祝愿与祈祷的,可谓五彩纷呈...
  • 古歌谣为散见于典籍中的上古逸诗,其辞简短隽永,自然和韵,而未收于《诗经》。今所见者多录于郭茂倩《乐府诗集》与清‧沈德潜《古诗源》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