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汉贼不两立

贯明
font print 人气: 138
【字号】    
   标签: tags:

我在青年时代通读《三国演义》时,内心曾充满了许多疑问而不得其解。记得当时于其中最大的疑问就是蜀国在同时鼎立的三个国家之中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在军事及各项实力都不如另外两个国家的前提之下,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六出祁山,主动出击?而且魏国虽然强盛却并没有侵蜀,即使不愿意屈就称臣,蜀国只要坚守险要关隘就足以自保,大可不必冒险与大国争强。而且在诸葛亮去世之后,他的得意门生姜维明知其智慧不如其先师,却也不畏艰险,八次伐魏。虽然败多胜少,却也称得上前仆后继,心志可嘉。这个疑问曾在我心中盘旋了很久,直到中年时代又一次拿起《三国演义》时,书中的一句话突然点醒了我,使我顿时恍然大悟,这句话就是“汉贼不两立”。

汉贼不两立” 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可以找到详细的出处,原文是:“亮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十一月,上言曰:‘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其意思是说蜀汉与曹魏不能同时并存。比喻誓不两立,不共戴天。自古正邪不两立,古代的仁人志士都把屈膝降敌视为奇耻大辱,诸葛亮在江东舌战群儒时,为激怒孙权与曹操对决,就曾说过“若其不能(与曹操抗衡),何不从众谋士之论,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当孙权反问刘备为什么不投降时,诸葛亮回答说:“昔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又安能屈处人下乎!”孙权听了此言之后,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由此可见忠孝节义在古人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即使面临强敌也要坚守心中做人的准则。

因此,每当我看到现在台湾的国民党政府在与大陆的中共邪党交往时进退失据,我的脑中就不禁回想起“汉贼不两立”这句名言。如果说曹操是一个挟天子而令诸侯的窃国之贼,中共邪党则是一个西来幽灵附体在中国大陆的邪恶团体,自二十世纪上半叶起,这伙汪洋大盗在中华大地上打家劫舍,它们打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口号,用大刀长矛土枪洋炮夺取了政权, 霸占了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祖国母亲。它们用精致的谎言装扮自己,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摇身一变成了中华儿女的“母亲”。 这伙巨匪劫国之后,开展了一轮又一轮血雨腥风的政治运动,执政59年杀害了八千万中华儿女,并企图毁灭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以从德国引进的马列谎暴文化取而代之。中共的这种血腥残暴统治延续至今,是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全体炎黄子孙的奇耻大辱。中共不灭,华人永无宁日;中共不灭,天理不容;中共是中华民族的公敌。

人世间最可耻的事莫过于正邪不分,认贼作父。当我看到被中共洗过脑的网特们以及纽约法拉盛的中共帮凶们为中共恶党摇旗呐喊时,心中就泛起无名的悲哀。醒来吧!中华儿女们,汉贼不两立!退出邪党才是真正的爱国,退出邪党才是真正的中华儿女,退出邪党才能使自己的生命走向未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刚出生的时候天性本是善良的,人们的性情也很相近,但是因为习染不同就会变得相差的很远。在世风日下的现代人类社会中,为了不使自己误交损友、沾染不好的习惯,交友与择邻也应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 4月8日美国2008年普里兹新闻奖揭晓,人们除了赞叹《华盛顿邮报》一家独得六项奖项外,还发现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报纸Concord Monitor获得了今年的专题摄影奖。摄影师Preston Gannaway的19张获奖作品全都来自该报的专题报导:《Remember Me》(译为《亲爱的,请记住我》。有网友留言说:我敢打赌,没人看完这篇报导不落泪的。
  • 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由此可见,任何一个人随意说过的的话,都将产生不同的后果。激励他人的良言会为说话的人积德,伤害他人的恶语则会使说话的人得到恶报。造谣中伤他人的坏人自以为得计,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必有更大的恶报等待着他。
  • 人生当随缘。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缘不能以强求而得之,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缘,也不是每一个寻觅的人都可以抓住缘。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万里之外,异国他乡,陌生人即使只是相视一笑,这也是缘。
  • 世人无不在有限的人生中不停的追求着幸福。然而,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在哪里?世俗中有许多人认为金钱能给人带来幸福,所以穷其一生都在拼命的追求金钱。俗话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 一个人要想明是非、辨真假、知善恶、识正邪,就必须具有明慧不惑的大智慧。真正的智慧与人的心灵有密切的关系,人的智慧与道德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他们其实是更像一张纸的两个面。
  • 对于许多成年人来讲,他们都曾经有过一个温馨、难忘的童年时代。幼小的生命未开化之时,其心毫无杂念,洁白无瑕。单纯的心灵也是一个高度纯净的心灵,因此童年时代的思想中很少有忧虑和恐惧的感觉。孩童之所以能对生活无忧无惧,不只是因为对生活的感知不足,更在于他们对生活中的得失看得不重。他们对得失只在暂态的一喜一悲,不会长久,很快就有了新的好奇。
  • 中国古代文人把梅、兰、竹、菊,尊称为花中四君子。这四君子确实各具特色︰梅,傲雪凌霜,高洁坚贞;兰,空谷幽香,清逸典雅;竹,虚心有节,坚韧不拔;菊,冷艳清贞,花中隐士。因此,对于君子的雅称,她们是当之无愧的。如果从中国古代道统文化的更高层次上来评述高尚的人格,还有一种“鲜花送美人、美玉赐君子”的说法。
  • 于一般人来说,掌握技能是很重要的。从小学到大学的系统教育都是向学生灌输知识或技能,更重要的道德教育却似乎被现代人忽略了。
  • “随遇而安”这一句非常平淡的话,说出口来却犹如空谷幽兰,发出缕缕的清香。正是苏东坡的这阕小词曾经让我在独处异乡的时候,心灵从中得到莫大的宽慰,也使我用这阕小词安慰了许多朋友飘泊不定的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