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禪寺紀行

芸芸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二〇〇九年秋。

飛機抵達大阪機場後,轉乘日本新幹線,我再度來到了闊別十年的京都。火紅的楓葉,將京都渲染得如圖畫般,日本已是深秋了。

十年前,我自文化大學日文系畢業後,拎著一包衣物,便前往日本攻讀歷史學研究所。學校在京都繁華的市中心,喧鬧而莊嚴。說著一口半生不熟的日文,看著校園裡倉促往來的人群,我的心中,煞時充滿了惶恐不安。偌大的校園,仿似迷宮一般,盡是模糊的景象。

研究所的課程,在我抵達京都後一個禮拜,正式開始。一絲不茍的教授,用著深奧的日文,滔滔不絕地說著日本的歷代天王,我坐在台下,好似無知的孩童。日本的精神在哪裡?日本的學問是什麼?我惶惶然不知所云,低著頭喃喃自語。

混沌的課程持續了一個月,我下定決心,拋開惱人的校園與繁華的市區,搭上巴士往郊區行去。緩緩而行的巴士,無意間停在左京區福地町南禪寺前,我丟了百元日幣,走下了巴士。

初到京都一個月,我並沒有聽過南禪寺的名字,走進寺門口,問了問寺裡的小和尚,才知道南禪寺的由來。南禪寺是位於京都東山腳下的一座禪宗寺院,為禪宗臨濟宗派南禪寺的總寺,始建於十三世紀,原本做為天王的離宮,後來才改建為禪寺。南禪寺不僅是日本重要的禪寺之一,也是日本禪宗學問的研究所,收藏了許多重要的文化遺產。我在南禪寺裡四處參觀了一會,逛了逛三門、法堂、方丈亭園,再繞回本坊及最勝院,返回住處時,已是傍晚七時許。

日本的精神在哪裡?身處京都繁華的市區,我無法在課堂上找到答案。到學校辦理了休學手續,我決定到寧靜的南禪寺休養心靈。

雖說南禪寺是佛門淨地,一般人卻可以短期居留寺內,體驗修行生活。我告知了寺內小和尚來意之後,便被引入俗家子弟休息處所。春櫻,夏綠,秋楓,冬雪,我不知覺中,在南禪寺裡渡過了一年。

在南禪寺裡有許多規矩,不可以奔跑,不可以摸老松樹。我終年跟隨著寺裡的規定,學著全心體驗最純粹的日本精神。南禪寺歷經開山祖師普門、二代祖師祖元、直至現任的住持,皆精通佛法及朱子學,自古至今,一直是日本極為重要的禪寺。從南禪寺粗壯的三門俯看京都市景,更是華美秀麗,風光無限。難怪日本歌舞伎劇目「樓門五三桐」中的主角石川五右衛門,在登上南禪寺寺門口之後,甚至不惜發出讚嘆:「絕景啊!絕景!」

我在南禪寺中,跟隨著小和尚運柴挑水,誦經禮佛,也學會了日本的茶道、花道、武術、及能樂。靜心沉澱了一年之後,我帶著極為平和安詳的心,重返校園。在南禪寺領略了日本純淨的大和精神,面對繁重的研究所課業,我不再感到厭倦與壓力,慢慢地適應了周遭的一切。三年後,我順利地通過了論文口試,拿著學歷證書,返回了台灣。

二〇〇九年的秋天,我利用工作閒暇,再度回到了感懷的京都。研究所時的過往一切,仿似深埋久遠的記憶,早已模糊不清,唯獨深山裡的南禪寺,仍清晰如舊,昂然地矗立於東山腳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日本古都京都市內也有古羅馬式水道橋,夠奇怪吧!圖
  • 淡淡的紅霞出現在天際,柔和的晨光透過美麗的楓葉緩緩地照射在五重塔上。
  • 華林寺位於屏山南麓。建於北宋乾德二年(964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文化旅遊
  • 【大紀元7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周幸叡/日本報導.攝影

    對外國人而言,京都似乎比東京更能代表日本意象!這也難怪,因為早在西元1868年東京成為日本首都之前,京都以「平安京」之名,貴為首都一千多年,還締造了日本史上的古典文化時期,自然留有許多讓人迷戀之處。

    例如藝妓文化、京風料理、茶道文化、日式庭園及古寺風情等,這些富含京都色彩的主題,每一樣都深深吸引遊客,想要了解京都,一定要親身體驗這些遊趣。

  • 秋天季節,「そうだ、京都へ行こう」的廣告,簡單忠實的呈現國寶級的古寺殿堂、楓紅襯托,屬於歷史古城京都才有的人文韻味,讓這個地方一到秋天就吸引無數的人。
  • 中國公眾假期做出重大調整,代表共產黨節日的「五一」長假將被取消,改由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傳統節日取代。北京舉行的第八屆國際漢字研討會上,多國專家達成共識,決定統一常用標準漢字,以正(繁)體字為主。中國官方首次提出「簡體字和繁體字共存」的口號。而中國大陸出現了「漢服運動」,越來越多的民眾 開始身穿漢服,並且民間及半官方行祭祀、成人禮等傳統禮儀。此外網上對保護中華文化遺產如中醫、針灸等的呼聲高漲。在十一月二十一日發行的第四十六期《新紀元周刊》封面故事《傳統文化復萌 探中國民間去共化現象》探討了上述現象,並指出,目前在中國出現的傳統文化復歸現象,只是近年來中國大陸民眾、知識份子和一些中共官員主動或被動選擇去共產主義化過程的一小步,這一進程將隨著人們對共產 主義運動的批判和自我反思的深入,逐漸擴大明朗,並帶動中國走向共產主義之後的新歷史時期。全文共七篇文章,轉載如下:
  • 京都以前是日本的首都,有很多大型美麗的寺廟。這裡和東京不一樣,有很多公園和山丘,真是一個很碧綠、很寧靜的城市。美麗的庭園裡也有很多茶館,很多時間我都待在茶館練習日本茶道。
  • 京都是日本的千年古都,也是日本人心靈的故鄉。看到了古都之美你就看到了日本之美…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