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絲瓜的啟悟

作者:美荷
吃絲瓜能利尿消水腫、消火除痘、緩解便祕。用絲瓜布刷身體還可去淋巴毒,延緩皮膚老化。(Shutterstock)
青藤綠葉,一條條絲瓜垂掛在架上,給人一種清淡雅致的美,透出濃濃的生活氣息,是農家小院的一道風景線。(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5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夏天到了,是吃絲瓜的季節。今天買了兩條長長的絲瓜,去皮炒食,碧綠的、糯糯的、清爽鮮嫩,家人都挺喜歡。別人告訴:絲瓜的皮別扔,可以做絲瓜茶,把絲瓜皮洗淨煮水,加上點蜂蜜,是很有營養價值的飲料哦。果然,很清爽,有淡淡的清香。

絲瓜是常見的一種普通的蔬菜,夏季正是它鮮嫩的時候,做成菜,往往是很受歡迎的。
絲瓜的生命力很強,不管什麼土壤,它都能適應。絲瓜營養價值很高,全身是寶,可食、可賞、可美容、亦可供藥用,在《本草綱目》等醫書中都有記載。

到了秋天,當它老了,裡面網狀纖維叫絲瓜絡,又是很受人歡迎的。可代替海綿,用來洗刷灶具、家具,純天然的、健康的,刷碗、刷鍋,不沾油非常好用。還可以用來洗臉、搓澡、養花等等。

宋代時期中國已經有絲瓜了,宋代陸游在其《老學庵筆記》(卷一)中寫道:「絲瓜滌硯磨洗,餘漬皆盡而不損硯。」看來絲瓜絡的洗滌功能確實不錯,古人早已知道它的妙用了。

我喜歡看絲瓜蔓爬滿架,黃黃的花、碧綠的葉子、細長的身姿。青藤綠葉,一條條絲瓜垂掛在架上,給人一種清淡雅致的美。美得質樸、美淂和諧,透出濃濃的生活氣息,生機盎然,是農家小院的一道風景線。

它常常出現在畫家的筆下,是畫家筆下的水墨丹青,寥寥幾筆勾勒出來,拙樸的外形,淡雅的黃花,如蔭的藤蔓,是那樣的恬靜,憨態可掬。

歷代文人偏愛絲瓜,我想:除了它造型質樸的美,還蘊含著祝福,給人以啟悟,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了一片美好。

宋代詩人趙梅隱《詠絲瓜》詩寫道:「黃花褪束綠身長,白結絲包困曉霜;虛瘦得來成一捻,剛偎人面染脂香。」

平凡、樸實的絲瓜一生都是寶,它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是人們喜歡的、需要的。它默默地、靜靜地詮釋著它的一生,且發揮到極致。我欣賞絲瓜的樸實、無私、頑強和謙遜。

感嘆大自然給人類以豐富多彩的萬物,這是大自然的造化!是上蒼給人類的賞賜!在繁榮人類生活的同時,也給人以啟悟。

人應該敬畏天地!感恩造物主!◇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鳳飛飛的歌聲無疑是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她演唱的台灣歌謠作品,為數雖然不多,寥寥數十首,創作年代卻從晚清到近代,風格迥異多元;更重要的是,身為台灣的女兒,面對每一首作品,無論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繹,都展現出歌者對傳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與信念。
  • 我要寫篇短文紀念我剛過世的朋友,林建興。林大哥生前寫道:「人一走,茶就涼,屬自然規律;人還在,茶就涼,為世態炎涼。」我喜歡喝茶,雖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涼了,餘韻裊裊,還是會讓人回味無窮。
  • 什麼是四聯體格式(tetractys)呢?「四聯體格式」是現代英國詩人雷‧斯特賓(Ray Stebbing)發明的一種詩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個音節組成。
  • 這是我父親日記裡的文字 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來的散文詩 多年以後 我看著淚流不止 我的父親已經老得 像一個影子
  • 剛開始,經常是在半路上,新一就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口水都會流出來。慢慢等他大一點,他會拉著我的手,自己走幾步。再大起來,他就喊著廣告詞,變換著起步、正步、踏步,有力地甩著胳膊,走在我的前面。 我們欣賞龍山路華燈初上的夜景,路人也欣賞著我們這一對母子。
  • 朔風吹。1968年底,一輛「躍進」卡車把我們一批知青載到了南匯東海農場老九隊的海邊。 中港一帶的護塘東堤腳泥灘上,已經紮起了兩排蘆席為牆,稻草復頂的草棚,一排十間, 每間五張上下舖的雙人鐵床,住八個人,另一空床,上鋪堆放箱子行李,下舖放些面盆之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