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一部重量級、史詩級的電影(上)

作者:李永春
《奧本海默》(Oppenheimer)海報。(UIP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349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我覺得《奧本海默》這部電影還締造了一項影史上最弔詭的紀錄,那就是:「每一個人都看得津津有味,但是每一個人看到的內容深度其實大不相同。」電影散場後,尾隨一群觀眾默默離開戲院,我其實很想攔住他們、大聲告訴他們我看到的電影內容,包括那些電影中已經說出來的,還有那些沒有、或沒時間說出來的故事。

電影《奧本海默》上映時,我在第一時間就衝去戲院,享受一個人快樂3小時的美好時光。之前網絡上就有許多人介紹或討論這部電影,一致的看法是:想要能欣賞這部電影最好能事先做一些功課,看一些書、補充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

的確,自己看完這部電影之後覺得非常享受,而且受益良多。導演與編劇們一定大費周章地消化了大量且不同面向的素材,並耗盡腦汁,才能編織出這樣一部宏觀、完整、卻又細緻的史詩級電影。我一個人占據著戲院一個偏僻黑暗的角落,隨著3小時的劇情推演展開,過去多年來閱讀相關書籍的記憶與個人的經驗如流水般地釋放出來,匯聚成一個以奧本海默為中心的廣闊水域;又彷彿這部電影讓許多彼此藕斷絲連卻又錯綜複雜的碎片一一歸位,完成一幅宏偉壯觀、色彩繽紛的大拼圖。

想要能看懂這部電影,很可能要能對以下幾個主題都具備一定的了解能力:

1. 近代物理學的發展史,特別是原子物理與量子力學。這部電影大部分的角色都與此相關,因此如果不能了解他們在近代物理發展史上的貢獻、影響、與彼此間的互動,就會很難理解電影中的一些關鍵情節。

2. 曼哈坦計劃的前因後果,以及對二次大戰與日後美國政府推動科學計劃的影響。這個美國在3年(1942-1945)內集中龐大國家資源與當時最優秀的頭腦,一舉製造出足以毀滅人類文明之終極武器的計劃,出自於偶然的發想(愛因斯坦因為擔心德國會搶先一步發展出核子武器,因此在一封寫給當時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的信上簽字),卻逼近人類文明與其終極命運的核心。

3. 知識界的左傾風潮與1950年代美國的麥卡錫主義。有人說共產主義的紅潮在二次大戰結束時(1945年)達到它的最高點,這是指當時以蘇聯為中心的共產世界瓜分了一半的世界版圖。弔詭的是,在這之前幾年的二次大戰中,正是由於美國這個世界超級兵工廠源源不斷地援助二戰盟友蘇聯,才得以坐大共產世界的版圖。等到美國政界人士回過神來,發覺共產集權統治對自由民主世界的侵略與威脅,才又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極力對抗蘇聯領導的共產集團,甚至矯枉過正地打擊美國國內具有左傾思想的自由主義者,造成風聲鶴唳、具有強烈獵巫性質的麥卡錫主義。

因此,這部電影的內涵與企圖心是極其龐大的,而且也成功達陣了。我覺得,《奧本海默》這部電影也締造了一項影史上最弔詭的紀錄,那就是:「每一個人都看得津津有味,但是每一個人看到的內容深度其實大不相同。」電影散場後,尾隨一群觀眾默默離開戲院,我其實很想攔住他們、大聲告訴他們我看到的電影內容,包括那些電影中已經說出來的,還有那些沒有、或沒時間說出來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都源自於我過去四十年來零零落落看過的書籍。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
《奧本海默》(Oppenheimer)片場照,好萊塢大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右二),男主角席尼‧墨菲(右一)。(UIP提供)

四十多年前還在大學時代,就已經接觸過後來成為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教授的書籍《別鬧了,費曼先生》(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費曼被稱為「科學界永遠的頑童」,這是一本趣味盎然、生動活潑的回憶性書籍,描述費曼從小到成年時期的成長經歷,當然也包括他在美國一流學府(MIT, Princeton, Cornell)漸漸認識量子力學的過程,也包括他參與曼哈坦計劃的點點滴滴。透過這樣的書籍,第一次了解到美國在二次大戰期間所推動的曼哈坦計劃,年紀輕輕二十幾歲的費曼早早就被奧本海默選入曼哈坦計劃的理論物理組,協助進行大量的物理計算工作。

書中有相當大的篇幅描述年輕的費曼如何在實驗室與辦公室中作弄那些嚴肅古板的軍方人員,包括曼哈坦計劃真正的幕後主導者——美國陸軍工兵部隊少將萊斯利‧格羅夫斯(Leslie Richard Groves Jr.),在這部電影中他由好萊塢著名影星麥特‧戴蒙飾演。四十年後的電影補足了四十年前書中欠缺的影像。在這部《奧本海默》的電影中,費曼出現的次數不多,例如那個在第一次核爆試驗時不願戴上保護目鏡、自顧自地坐在吉普車中打鼓的高個子年輕人。

不過,真正觸動我對於奧本海默了解的,其實是年輕時無意中發現的一本書《宇宙波瀾》(Disturbing the Universe),作者是佛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他是英國人,也是一名天才型的數學與物理學家。他在二戰期間、還在念大學時就被徵召進入英國空軍服役,二戰結束後於1947年到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認識了大他五歲的費曼,並且成為至交。

戴森在這本書中詳細訴說了他如何在康奈爾大學結識費曼這位偉大的天才,並且跟著他學習最新的量子力學與圖案化的計算方法。他以非常細膩生動的筆觸,描繪出那時候在康奈爾大學物理系中,包括費曼在內、以及許多曾經參與曼哈坦計劃的學者,是如何面對後來發生在奧本海默身上的重大事件;包括他如何後悔自己主持了原子彈的研發,認為他自己的雙手沾滿鮮血;如何在麥卡錫主義者的調查與迫害下,被迫停止從事任何與原子能相關的研究。

戴森在這本書中也提到,他是如何與費曼結伴開車旅遊,從康乃爾一路開車繞行了美國一大周,最後來到普林斯頓,去會見當時在那裡擔任高等研究院院長的奧本海默。書中也多處提到他與奧本海默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接觸、互動與觀察,非常生動且立體地塑造出一個巨大、複雜、深刻的、多面向的奧本海默。現在想想,戴森以文筆說故事的功力與這部電影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Edward Nolan)的電影演繹能力還真是旗鼓相當。戴森以近距離觀察的方式,根據自身第一手的接觸、觀察與了解,解讀了這群參加曼哈坦計劃的科學家們,以及日後如何面對自己心中的困惑、糾結與掙扎。在後來的歲月中,如同部分參與曼哈坦計劃的科學家,戴森日後也投入反核子發展與追求世界和平的努力中。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
《奧本海默》(Oppenheimer)劇照,席尼‧墨菲(中)飾演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UIP提供)

與《奧本海默》這部電影有關的第三本書,是一本我在無意中發現的、有關恩里科‧費米(Enrico Fermi)這位意大利裔物理學家的回憶文章。費米絕對是近代物理與原子科學中的大物理學家,除了得過諾貝爾物理獎之外,更是許多近代物理創新研究的開創者與奠基者。更難得的是他的研究兼顧理論與實驗,最著名的成就是在芝加哥大學的工廠中實現了人類首次的核分裂連續反應,是原子彈的設計師和締造者之一,被譽為「原子能之父」。在電影《奧本海默》中,費米出現的次數不少,而且扮演此角色的演員與真實的費米還頗為相似,個子矮矮小小的、有一點點的禿頭,一眼就可以認出來。

費米本身並不是猶太人,但是他的太太是猶太人,因此也在納粹與法西斯主義高漲的1930-1940年代離開意大利來到美國。我發現的這本英文書,其實是在費米過世以後,由他的學生們所寫的追悼與紀念的文章。在這些文章中,還包含後來的諾貝爾得獎者楊振寧,他曾在芝加哥大學跟隨費米攻讀博士學位。在這本書中,楊振寧所寫的文章也談起了另一位電影《奧本海默》中的重要角色——愛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他是出生於匈牙利的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後來被譽為「氫彈之父」。電影《奧本海默》中泰勒的角色是頗為負面的,飾演他的演員與照片中的泰勒本人也非常相似,身材高大、濃眉大眼,一身的抑鬱、衝突與不安。

在電影與真實的世界中,泰勒的角色是極富爭議性的,主要原因是他極力主張美國應該發展威力更強大的氫彈,以武力震懾蘇聯等共產國家。這可能與他匈牙利而且又是猶太人的背景有關,因為歷史上匈牙利一直被大斯拉夫民族主義的俄羅斯所脅迫,而且不論在帝俄時期或共產蘇聯時期,俄羅斯人對猶太人的迫害與打壓都是持續不斷的。也可能基於同樣的原因,泰勒與奧本海默最終分道揚鑣,並且在奧本海默的聽證會上提供不利於他的證詞,在物理學界中被視為叛徒。不過在這本書中,楊振寧對泰勒的描述則是相對正面的,特別是在楊振寧完成博士論文的過程中,泰勒提供了相當多的建議與幫助。◇

(未完待續)

《奧本海默》:一部重量級、史詩級的電影(下)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