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家族(11)—抗戰 抗戰 母親在召喚

老黑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9日訊】抗戰,抗戰,母親在召喚!

1937年9月底,父親突然收到了一封美國台乃西流域復興委員會的信。信是由該委員會主席伍德為爾德親筆所書。

信件的內容是“尊敬的王先生:驚聞中華民國已同日本展開全面戰爭。在美國的華人留學生,有的已經回國參加抗戰,有許多學生也在準備回國。不知閣下,是不是也有這種準備?

參加抗戰,這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情,我當然要支持。但是,對於閣下,請允許我說出我的想法,希望您能當做參考意見。

我認為,從你來台乃西水電站的許多表現,都是非常出色的。你是一名真正的學者型的工程師。您有一個偉大的理想:那就是將來把您在美國、德國學到的知識,貢獻給您的祖國、您的家鄉。這一點,我非常支持你。

但是,您應該知道,戰爭是非常殘酷的。一個普通人,例如:工人、農民,他們為了祖國,英勇犧牲,可以體現他們愛國的人格力量;但是,做為一個有遠大抱負的學者型工程師,如果被子彈奪去年輕的生命,您想一想,這是不是對您的同胞,太殘忍了呢?!

因為,是有許多偉大的事業去等著您實現的。對嗎?

為此,我真誠的希望您,接受我的邀請:

在您在德國取得博士學位後,到美國來,到台乃西流域復興委員會來工作。閣下的職務可以擔任台乃西流域復興委員會的副總工程師。

我,以及閣下的導師們,一致認為:如果您在本流域工作十年,那麼到那時再回國,戰爭一定已經結束。屆時,才是閣下可以大展鴻圖的最理想時機!

以上,是我們大家的想法。大家都盼望著閣下的光臨!

願上帝保佑您平安。

伍德為爾德
1937年8月30日

父親和母親,滿含著熱淚,讀完了這封熱情的邀請函。他們商量著,如何給伍德教授覆信。

確實,父親關於“急流攜沙論證答辯書”的論文,剛剛通過答辯。在此時獲得單項博士資格,是毫無問題的。

但是,關於水輪機的重力摩擦係數,關於它的安全運行機制。關於機械理論的損耗概率,都是剛剛學習了三分之二,在這個時節選擇去美國,是不明智的。

的確,他反覆考慮近半個月,準備把繼續學完後再去美國的想法告訴伍德為爾德教授。

正在此時(1937年10月中旬),中華民國駐德意志大使館,把父親召到駐地。

大使親手把一封加急電報交給了父親。電報的署名,是山東省政府和山東大學。

原來,青島大學在父親赴美不久,就被山東省政府接管,並且改名為:山東大學。發電人為:山東省教育廳廳長林濟青和中華民國政府水利委員會主席何思源。

何思源,是曾代表山東省政府親自接見並親自歡送父親赴美深造的政府官員,也是父親在青島大學就讀時的教授。

電報內容是:“速召:山東官費留學生,中國水利工程師王志超,火速歸國,赴山東省政府報導,參加抗日救國。”

此時的母親,正在臨產,在如此動盪的年代,自然不能伴父親一同到中國來參加抗戰,在經過同母親商量後,決定母親留在德國生產,父親先期取道香港,返回中國。待母親產後,或回馬來西亞家中等待,或直接同父親聯繫,決定下一步。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父親終於經香港、上海後,直接到了青島。在上海,他親眼看到,人民為抗戰而同仇敵氣的緊張情形。

父親是一個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人。回到家中,拜見過祖母張氏、楊氏(四房)、大姑,略述別情。旅途勞頓,並未帶有許多禮物,只是送給老人們一雙懷錶,和在國外的照片。

然後,於第二天便到濟南報導去了。父親一到山東省政府,父親才知道,這封電報是林濟青自己的意思,何思源根本沒有署名。是因為山東大學奉南京高教部的指令,要把山東大學遷往四川,成立戰時的抗戰大學與重慶大學合併。因為父親臨赴美前,已經是山東大學工程系的系主任。在國外又學的是水利專業。於是林就要派父親擔任了山東大學教務長之職。

大學的搬遷,比不得家庭搬家。不僅是各種教學設備、儀器要搬,更有大量技術資料、備課參考書,需要編號裝箱。

還好,學生們素質都很高,在父親和教師的指導下,所有必備的儀器、資料,全部在一個星期之內裝箱完畢。

按照父親的指揮,又把儀器、資料運抵碼頭。由專人負責海運經上海運往四川萬縣。

這時,父親才回到家中,準備接二位祖母一同赴四川避難。

誰知,他回到家中一看,竟然二位祖母已經先期離開了青島。原來,祖母張湘波被七姑夫接往江西南昌,四奶奶被我六姑接到了濟南,然後再作南遷的準備!

父親真是忙昏了頭!

父親此時,不得不告別眾位鄉親,踏上了奔赴四川的旅途。

在萬縣,又是緊張的尋找校舍。戰時的校舍,無法要求像今天的大學那樣雄偉、氣魄。但起碼要寬敞、明亮。尋找、籌備了幾個月,最後確定下,一部分校舍借用當地大戶人家的大房間。戰時的人們,是深明大義的。一聽說學校是為抗戰勝利後培養建國人才的,不少大戶便主動找來,希望把自家的庫房、客廳借給學校用。

但是,萬縣畢竟是一個縣城,沒有多少大戶可找。

於是,一部分校舍,借用周邊農村的閒置大地,請農民幫助搭建了用粗竹子做支撐的臨時校舍。

幾個月後,原來山東大學的教授、講師、學生,陸陸續續地來到了萬縣,父親的籌備工作基本結束了,學生們也開始正式復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