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八第二届《中國自由文化獎》評獎標準和程式

【袁紅冰受《國際學者基金會》委托公布】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0日訊】一、二零零八第二屆《中國自由文化獎》仍然設立小說獎、詩獎、哲學獎、史學獎、法學獎、經濟學獎、政論獎、人權獎、新聞自由獎、文化成就獎等十個獎項,每個獎項的獎金額度均為五千美元。

為建立二零零八第二屆《中國自由文化獎》的公信力,為保障《中國自由文化獎》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涵,特製訂本評獎標準和辦法。

二、評獎的原則標準

1.設立《中國自由文化獎》的目的,在於鼓勵「自由思想,自由創作,自由表達」,幫助被不自由的時代所埋沒的具有精神價值的作品脫穎而出,幫助被不自由的時代所埋沒的精神價值創造者走入現實的中心,從而推進重建中國文化精神的艱難而高貴的歷史進程。

2.《中國自由文化獎》鼓勵多樣性的精神探索,不預先設立任何價值標準作為評獎的唯一標準;《中國自由文化獎》只獎勵具有高貴、美麗、智慧的精神價值內涵的作品,絕不媚俗,絕不向世俗低頭。

3.作品,包括已經出版和尚未出版的作品,是《中國自由文化獎》的評判標的。除人權獎、新聞自由獎和文化成就獎這三項實踐活動獎項之外,其餘七個獎項均以作品蘊含的精神價值作為評判的唯一標的;作品創造者個人的資歷、地位等因素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構成評獎考慮的因素。

三、各獎項的具體標準

在遵循上述評獎的原則標準的前提下,各獎項的判定還應考慮下列具體標準。

1.《中國自由文化 . 小說獎》的具體標準
由於新體詩尚未形成能夠說服歷史的藝術形式,由於戲劇的衰落,小說已經成為最主要的文學藝術的載體。為實現一個屬於中國的燦爛的文學時代對小說的藝術價值期待,《中國自由文化 . 小說獎》提出下述要求:

表述人類心靈的苦難,探索人性真諦;表現出小說作為語言藝術和情節藝術的素質;超越當代中國小說中流行的精神的世俗性,情節的媚俗性,語言的平庸性,小說應當成為高貴而美麗的藝術品,應當成為無韻之詩。

2.《中國自由文化 . 詩獎》的具體標準
詩曾是中國文化的魂魄。在詩意黯淡的時代重現詩的輝煌,恰是中國自由文化的一項追求。為了詩的輝煌重現,獲獎作品至少要具有下列素質:

現代人創作的古體詩詞應當在某些方面或至少某一點上超越古代詩人作品的藝術魅力,或者表現出為古詩詞注入現代活力的藝術努力。

新體詩應當在精神內涵和外在形式兩個方面表現出詩的藝術魅力,特別是在形式上。

新體詩問世近百年,至今尚未形成能夠被歷史接受的藝術形式。藝術形式問題已成新體詩的死結;不能形成具有藝術魅力的表現形式,新體詩的藝術價值將受到歷史的質疑。所以,《中國自由文化 . 詩獎》特別鼓勵關於新體詩的藝術形式方面的努力。

3.《中國自由文化 . 哲學獎》的具體標準
哲學是智慧之學,也是尋找人性之本的學問,創造生命意義的學問。因此,《中國自由文化 . 哲學獎》的獲獎作品應當展現出豐饒的智慧,以及對人性本體和生命意義的探索精神。我們特別注重下列四個方向上的探索成果:

(1)對中國古代各類哲學和宗教哲理的具有創建性的理解。
——理解歷史是理解未來的前提。對於古哲學精神已經彫殘的中國,回歸可能是走向未來的第一步。

(2)超越由於諸種歷史侷限性對西方哲學的誤讀,對西方哲學進行再理解,特別是要對近現代諸種主要西方哲學思潮重作全面的價值評估。
——走出誤解,重作價值評估,可以使中國清晰地看到西方哲學外化為人性實踐過程中的喜劇和悲劇,並從中得到啟迪。

(3)應對人類面臨的精神危機和中國面臨的命運挑戰的哲學創作。
——沒有屬於自己的哲學的時代是墮落的時代;沒有屬於自己的哲學的民族,不可能有高貴的民族精神;人的命運歸根結蒂是生命哲學在社會中的實現或者失敗。

(4)對諸種宗教哲理的探索。
——只要宗教還存在,就同時存在研究宗教哲理的必要;宗教哲理是智慧的神聖化。

4.《中國自由文化 . 史學獎》的具體標準
由於史學的謊言化而喪失真實的歷史,這是中國文化的悲劇。《中國自由文化 . 史學獎》首先關注重建中國真實歷史的事業。

史學獎的獲獎者作品,必須對保留真實的歷史,或者重建真實的歷史具有一定價值。能以真實史料為金礦,熔煉出具有人類命運感的歷史教訓的作品,將受特別關注。
重建真實史學構成重建已被摧毀的中國文化精神事業的一項基本內容。古中國史學的經典作品同時也必定是精美絕倫的文學藝術珍品;史學由此昇華為史詩。《中國自由文化 . 史學獎》祈盼現代中國重建真實史學的進程中,能夠湧現出古老的輝煌——讓史學與文學藝術同在,即讓真實與美共存。

5.《中國自由文化 . 法學獎》的具體標準
迄今為止,中國的法律總體上表現為束縛自由人性的枷鎖,而不是社會正義的守護者;社會悲劇也常常同時意味著法的悲劇。拯救中國,首先應當拯救法律。 為拯救法律計,至少應當在如下幾方面作出努力。

(1)法是關於正義的學說;正義構成法的靈魂。對正義進行法哲學意義上的再理解,是在中國創建法的正義必須的思想準備。

(2)人民主權原則、自由人權原則、分權制衡原則、法的最高權威原則等憲政法治的基本原則同中國現實命運的結合——這是創建屬於中國的現代法精神,創建自由民主的法治秩序的必由之路。 將法的普遍原則同中國命運聯結在一起的思想探索由此成為當代具有重大價值的法學成果。

(3)中國的民主化轉型同時也是解決諸多重大社會改造課題的過程。要想使中國的民主化轉型同法治秩序一致,就必須設計解決諸如土地公民個人所有化等一系列重大社會改革課題的法律方案。

(4)意志是命運的源泉,思想是實踐的先導。為給未來民主建政提供具體明確的法治秩序的依託,為使人們對於自由中國的法治內涵擁有預先性的理解,現在就應當設計出以憲法為靈魂,以各基本法為骨幹的憲政民主的法律體系。從法的實踐的角度審視,上述意義的法律體系的設計對中國的民主轉型至關重要。

《中國自由文化 . 法學獎》將上列四個方面展現出的思想成果,作為獲獎的具體標準。

6.《中國自由文化 . 經濟學獎》的具體標準
中國正處於歷史性社會的變革的前夜。經濟領域的變化將是社會大變革不可或缺的重大內容之一。《中國自由文化 . 經濟學獎》將關注下列三個方面的思想探索。

(1)對重大經濟問題提出具有創見性和可行性的解決方案。

(2)對中國經濟前景作出有調查根據、有說服力的預測。

(3)設計民主化之後國家經濟發展模式;經濟發展模式的設計既要能夠解決面臨的經濟難題,又能夠避免其他國家已經出現的經濟發展的失誤。

7.《中國自由文化 . 政論獎》的具體標準
時政評論,包括報告文學,是直接對社會問題作出思想反應的文化形式。時代處於社會大變革的過程中,時政評論的思想價值就尤為重要。《中國自由文化 . 政論獎》為自己設立下列三項具體標準

(1)評論作品視角獨特、立意新穎、精神內涵豐富、語言具有個性、思想具有洞察力。

(2)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普遍震動的關於時政的評論和思考。

(3)特別重視建立在獨立調查基礎之上的時政評論成果。

8.《中國自由文化 . 人權獎》的具體標準:
人權再中國仍然是一種渴望。因此,在爭取和維護中國人基本人權事業中作出公認貢獻的人士應當得到尊重。《中國自由文化 . 人權獎》就是向他們表達敬意的一種方式。

9.《中國自由文化 . 新聞自由獎》的具體標準
新聞自由的核心是人自由獲得真實資訊的權利;自由獲得真實資訊又構成有效實現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基礎。基於這一理念,《中國自由文化 . 新聞自由獎》主要獎勵下列人士:

(1)為資訊的自由傳播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士。

(2)為爭取中國新聞自由而作出重大貢獻和個人犧牲的人士。

10.《中國自由文化 . 文化成就獎》的具體標準
中國自由文化本質上是與自由人性一致的精神價值的創造過程。當精神價值的創造過程積聚起社會歷史運動的能量時,她就具備了開拓一個新的精神時代的資格和可能。《中國自由文化 . 文化成就獎》就是為下列在中國自由文化運動的實踐過程中成就斐然的人士而設立:

(1)以其文化實踐活動為中國自由文化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士。

(2)為使自由思想者和自由寫作者形成獨立的團隊精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士。

(3)以其長期實踐的成果,成為中國自由思想和自由創作的象徵的人士。

三、評獎程式

1.獲獎候選作品和候選人的推薦
(1)推薦的種類和標的
推薦的種類分為他人推薦和自薦;多人聯合推薦和個人單獨推薦。
小說獎、詩獎、哲學獎、史學獎、法學獎、法學獎、經濟學獎、政論獎等七個獎項,推薦的標的必須是已經公開發表,或者尚未公開發表的作品;人權獎、新聞自由獎、文化成就獎等三個獎項,推薦的標的是人(包括自然人和團體、組織等擬制人格)。

(2)推薦的效力
推薦是獲獎的必經程式;沒有經過推薦的作品和人不在評獎範圍之內。

(3)推薦的要求
推薦應當說明理由;理由闡述越充分,推薦被接受的幾率越高。完全不說明理由的推薦無效。推薦應使用真實姓名或者真實筆名。

(4)推薦的公佈
所有推薦均請發往《自由聖火》網站專設的電郵信箱(clcm.award@gmail.com)。《自由聖火》網站在接到推薦的五個工作日內,在網站予以公佈。

(5)推薦的期間
推薦的期間為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

2.初評程式

(1)初評機構和範圍
初評程式由澳大利亞《國際學者基金會》全權負責;《國際學者基金會》在推薦範圍之內進行初評。
《國際學者基金會》將徵求專家的意見,作出初評結果。徵求專家意見的過程,以及初評的過程均不公開進行。

(2)初評程式的效力
經過初評,每個獎項將根據具體情況評出二或者三個獲獎獲選人; 最終的獲獎者必須從初評確認的候選人中選出。

(3)初評程式的期間和初評獲獎候選人的公示
初評程式由二零零八年十月十六日開始至十一月十五日結束。初評確定的獲獎候選人將於十一月十六日在《自由聖火》網站公示,接受公眾評議。

公眾評議可發往《自由聖火》網站專設的電郵信箱(clcm.award@gmail.com)。《自由聖火》網站原則上在接到公眾評議後的三個工作日內予以發表。接受公眾評議的截止日期為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為不影響公眾的評議,《國際學者基金會》只公佈獲獎候選人名單,不公佈確定獲獎候選人的理由。

3.獲獎的終審程式

(1)終審的機構和終審評議的範圍
終審程式由澳大利亞《國際學者基金會》全權負責。《國際學者基金會》將在初評獲獎候選人的範圍內,以公眾對初評結果的評議為參考,並徵求專家意見,評出各獎項的最終獲獎者。

(2)評獎結果的公佈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自由聖火》網站公佈二零零八第二屆《中國自由文化獎》十個獎項的獲獎者名單。

同時再次公示受到推薦的作品和人士的名單。

(3)頒獎辭的公佈
從二零零九年一月至三月期間,陸續公佈二零零八第二屆《中國自由文化獎》十個獎項的頒獎辭。在頒獎辭中,將特別提到獲獎人的推薦者,以使這些中國文化價值的發現者同獲獎人一起被歷史記住。

(4)獎金發放時間
在受獎人提供準確銀行資訊的前提下,《國際學者基金會》將主要以銀行間轉賬方式,於二零零九年一月三十一日之前,發出全部獎金。

國際學者基金會
二零零八年四月九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007第一屆《中國自由文化獎》的獲獎人名單如下:

    《中國自由文化.詩歌獎》:江嬰;《中國自由文化.小說獎》:馬建;《中國自由文化.哲學獎》:周鈺樵;《中國自由文化.史學獎》:謝泳;《中國自由文化.法學獎》:高智晟;《中國自由文化.經濟學獎》:張清溪;《中國自由文化.人權獎》:胡佳;《中國自由文化.新聞自由獎》:黃琦;《中國自由文化.文化成就獎》:貝嶺。

  • 第一屆「中國自由文化獎」頒獎典禮暨中國苦難文學國際研討會將於2008年4月10日至13日在臺北召開。此次會議是繼2006年「第一屆中國自由文化運動會議」(墨爾本)、2007年「關於未來十年中國社會人文發展圖景展望研討會」(奧克蘭)之後,「中國自由文化運動」舉辦的第三次重要國際會議。
  • 【大紀元4月10日訊】第一屆「中國自由文化獎」頒獎典禮暨中國苦難文學國際研討會,2008年4月10日至13日在台北召開。以下是旅澳作家袁紅冰在頒獎儀式上的開幕辭。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奧本海默》這部電影也締造了一項影史上最弔詭的紀錄,那就是:「每一個人都看得津津有味,但是每一個人看到的內容深度其實大不相同。」電影散場後,尾隨一群觀眾默默離開戲院,我其實很想攔住他們、大聲告訴他們我看到的電影內容,包括那些電影中已經說出來的,還有那些沒有、或沒時間說出來的故事。
  • 《奧本海默》這部電影還締造了一項影史上最弔詭的紀錄,那就是:「每一個人都看得津津有味,但是每一個人看到的內容深度其實大不相同。」電影散場後,尾隨一群觀眾默默離開戲院,我其實很想攔住他們、大聲告訴他們我看到的電影內容,包括那些電影中已經說出來的,還有那些沒有、或沒時間說出來的故事。
  • 鳳飛飛的歌聲無疑是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她演唱的台灣歌謠作品,為數雖然不多,寥寥數十首,創作年代卻從晚清到近代,風格迥異多元;更重要的是,身為台灣的女兒,面對每一首作品,無論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繹,都展現出歌者對傳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與信念。
  • 我要寫篇短文紀念我剛過世的朋友,林建興。林大哥生前寫道:「人一走,茶就涼,屬自然規律;人還在,茶就涼,為世態炎涼。」我喜歡喝茶,雖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涼了,餘韻裊裊,還是會讓人回味無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