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意象大展看台灣水彩畫的精進與發展

【水彩行家】作品欣賞選輯(下)

圖文由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243
【字號】    
   標籤: tags: ,

2006年1月1日「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正式立案成立,4月即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風生水起2006國際華人水彩畫經典大展」。4年來中華亞太水彩畫藝術協會兩度參與中國大陸、香港的交流展,並在台灣定期舉辦作品觀摩研討會、寫生研討、發行水彩畫雜誌,辦理推廣教育,不斷的尋求與公部門合作舉辦展覽。

2008年更促成兩塲次為紀念台灣水彩100年的大型展覽;我們終於發現台灣水彩畫界開始有明顯的進步,尤其是年輕一代的畫家們,沒有包袱,勇於創新更令人耳目一新。

2009年「印象風城」展、「馬祖百景大展」、「水彩畫的波濤壯闊2010兩岸交流展」、「遊園尋夢-中正園林之美」、「2011杉林溪之美名家水彩畫展」、「建國百年-2011中華民國水彩畫大展」、「建國百年國家植物園之美水彩畫大展」等多塲盛大的展出均獲得好評,本文為「台灣意象水彩畫名家大展」的作品欣賞。


吳冠德 靜觀 80 x 116.5 cm 2011 吳冠德的靜觀,表現水面映照池畔的枯木,拉出了長長倒影,直至虛無… 此創作歷程,即由「景」入「心境」由「心境」再入「情境」,「情境」昇華為「意境」,最後回到「景」中,將心、情、意與景合而為一,無所分別。


王翰賢 八里遠眺 76 x 51 cm 2011 王翰賢描寫八里由當年的小漁村轉型為帶著浪漫色彩的左岸風光,由八里遠眺淡水,看到櫛比鱗次的高樓大廈,依山而建,展現淡水百年老鎮的新風貌。


曾己議 菊島之夏 76 x 112 cm 2011 曾己議的菊島之夏描寫澎湖的仙人掌花卉,在最貧瘠的土地開出最美麗的花朵;在最艱辛的環境結出最甜美的果實。


溫瑞和 老竹新筍 2011 溫瑞和以台灣刺竹表現台灣人的民族性─吃苦、耐勞、韌性強的特點。在一次的登山途中所見,一欉長得密密麻麻的老竹,從右至左排列,正好是老、中、青三代,還有剛從土裡冒出的新筍,正代表著台灣竹一生的過程。


姚植傑 津沙夕照 34.5 x 54.5 ㎝ 姚植傑的津沙夕照是他多年後再次來到馬祖津沙的感動,表現小漁港邊一條蜿蜒而上的石階,有著幾幢閩東式的石屋,夕陽西斜的照著她們,猶如遲暮老人~啊!真美。


范植正 淡水漁舟 56 x 76 cm 2010 在淡水河口經常停泊許多現代化的新式漁舟中,偶而夾雜着幾艘造型古僕的舢舨,別具風格的吸引范植正來描寫。


陳顯章 紫陽門 76 x 57 cm 2011 描寫的是苗栗南庄獅頭山的紫陽門,造型優美、莊嚴肅穆,沒有過多的精雕細琢,卻是落落大方,氣勢磅礡的座落於群山之間,顯得空靈脫俗、與世無爭。


鄧詩展 行向雞籠媽祖宮 56 x 76 cm 2011 鄧詩展的行向雞籠媽祖宮描寫的是夏日正午時分,行走在廿年前落腳基隆的這條老街。往事歷歷在目,以彩筆留下畫家心中的印記。


鄧國清 和平島外海 1997 鄧國清以遼闊深遠廣大的空間來表現「和平島外海」在退潮時所呈現的美好景象。大大小小的漁舟,靜靜地橫擱在沙堵與海水之間,縱列在海灘裡不規則的磊石和岩層,從近至遠,自然形成一種韻律之美。一彎細流,無聲地緩緩地流淌著,劃破了沙丘與沿岸的寂靜,平添了遼闊海域的自然之美。


陳東元 農村古老倉儲(古亭畚) 56 x 76 cm 1997 陳東元描寫農村古老倉儲的古亭畚是農家為儲存稻穀所需,依臺灣氣候所發展而成的儲倉,儲存在古亭畚的稻穀可保鮮達一年之久,也能助長稻穀的發芽率,是早期農家廣為使用的穀倉。


蘇憲法 墾丁晨牧 水彩、紙 37 x 56 cm 2011 南台灣夏日清晨,薄霧中還帶著微微的涼意,墾丁牧場,一批台灣水牛在廣袤的原野上信步吃草,牛背映照著晨曦,預告著一天的開始。此作以淺灰與多層次的綠,鋪陳出和諧的色調與氛圍,牛群姿態各異,以灰藍色系對比牛背上的晨光,草原以乾溼筆觸並用,間以活潑雜生的綠草枝,使畫面更顯生氣蓬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熟悉溫老師的朋友都知道,老師手邊隨時都備有寫生的紙筆。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有三兩分鐘的空檔,鐵定提筆寫景。時間長,一張精彩完整的速寫佳作,就在振筆疾書中應運而成。若時間短促,一支草、半棵樹也都能信手拈來。溫老師表示:大量且不間斷的速寫練習,可提高敏銳的觀察力和洞悉景物的架構能力。在繪圖表現上,能有更精準的造型刻劃與表達能力。時常習之,筆法肯定、線條自由。
  • 熱愛繪畫與教學的溫瑞和老師,用藝術的雙手,圈緊每一位鍾愛畫畫的學子。將半生絕學揉注其中,讓學生在和風的吹拂下成長茁壯。我想,對於溫老師和他的學生群來說,都應是一種幸福吧!
  • 2006年1月1日「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正式立案成立,4月即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風生水起2006國際華人水彩經典大展」,4年來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兩度參與中國大陸與香港的交流展,並且在台灣定期舉辦作品觀摩研討會、寫生研討、發行水彩雜誌,辦理推廣教育,不斷的尋求與公部門合作舉辦展覽,2008年更促成兩塲次為紀念台灣水彩100年的大型展覽;我們終於發現台灣水彩界開始有明顯的進步,尤其是年輕一代的畫家們,沒有包袱,勇於創新更令人耳目一新。 2009年「印象風城」展、「馬祖百景大展」、「水彩的壯闊波濤2010兩岸交流展」、「遊園尋夢-中正園林之美」、「2011杉林溪之美名家水彩展」、「建國百年-2011中華民國水彩大展」、「建國百年國家植物園之美水彩大展」等多塲盛大的展出均獲得盛大的好評,本文為「台灣意象水彩名家大展」作品欣賞。
  • 2006年1月1日「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正式立案成立,4月即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風生水起2006國際華人水彩經典大展」。
  • 小漢斯‧霍爾班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奧格斯堡市(Augsburg),屬於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北方的畫家與版畫家。他被公認為十六世紀時期最偉大的人物肖像畫家之一,除了肖像畫之外,他的作品還包含宗教畫、警世內容的版畫等等。特別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畫用於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畫,在傳播新教思潮的時代裡,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文徵明以「白描法」鉤出娉婷玉立的蓮花,用極婉約勻稱的細線來鈎勒。為了顯現花瓣的精氣有神,畫瓣尖,下筆時先以書法中的「頓筆」為之,再提筆上來,一上來就見真章了。我們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線條是那麼細緻溫和,好像隨手不經意地就畫出來似的,柔中帶剛,剛中有柔。顯得韻味無窮。
  •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輪廓線以外,不添加任何線條也就是沒畫皴法。 這幅畫怎麼和常見的中國山水畫迥然不同呢?
  • 來自比利時的法蘭德斯風格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西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畫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所繪的肖像畫,優雅地呈現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宮廷樣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師,他善於運用色彩和大膽的筆觸來表達光線、物體的移動和布料質地。這項特長也讓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繪出高度精準卻仍具有繪畫特點的蕾絲質地。蕾絲這種非常精緻又複雜的布料是16至17世紀時富有的藝術贊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飾配件。
  • 華麗誇張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簡單的情節、即興對白和戶外表演,是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又譯藝術喜劇)的核心特徵。其幽默劇情常圍繞著年輕戀人的種種考驗。演員們不受台詞限制,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表演。這些喜劇常含有對時政的諷喻和接地氣的幽默,可以巧妙避開查禁。這種意大利民間戲劇形式也成了18世紀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的理想題材。
  • 冬天多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沉悶些,有些人覺得天空烏雲密布缺少陽光令人提不起勁來。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裡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館裡望向天空,當天刮風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現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帶點細微的灰色、藍色甚至紫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