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正義(43):「慈悲」常在 「情」常遷

作者︰子正
font print 人氣: 126
【字號】    
   標籤: tags: ,

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潔愛人者厚其祿;民,有孝慈者愛敬之,盡力農桑者慰勉之。
--《六韜.文韜.盈虛》

故善為國者,馭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見其饑寒則為之憂,見其勞苦則為之悲,賞罰如加諸身,賦斂如取於己。
--《六韜.文韜.國務》

上面兩段話,分別提到了「慈」與「悲」。那麼什麼是「慈」?什麼是「悲」?又或什麼是「慈悲」?「慈悲」與「情」的區別是什麼?對於這類問題,我們仍然可從解字入手尋求答案。

慈,從心,玆(ㄗ zī,滋生。後簡作「兹」)聲,玆亦表如生養之意,義爲上對下關懷愛憐,即慈愛。如:

◎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左傳.隱公三年》)
◎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論語.爲政》)

悲,從心、非(背離 ,背反),非亦聲,表示背離己願而心中哀怨、苦痛之意,即悲傷。如:

◎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詩經.召南.草蟲》)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唐.李白〈將進酒〉)

引申表示哀憫、同情,即悲憫。如:

◎見其飢寒則為之憂,見其勞苦則為之悲。(《六韜.文韜.國務》)
◎上悲其意,此歲中亦除肉刑法。(《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悲天憫人。

後「慈」、「悲」連用,用作佛教語,指佛、菩薩悲憫眾生而行救度使出離苦難之心。如:

◎救世多慈悲,即心無行作。(唐.王維〈燕子龕禪師〉詩)

可見,「慈」與「悲」是一種由內而外的仁愛、救助之心,純淨無私。所以父母對於子女是無私的慈愛與撫育,仁者對於大眾是廣博的仁愛與救助,神佛對於眾生是無量的慈悲與救度。

那麼「情」呢?

情,從心、靑(新綠。今訛作「青」),靑亦聲,用初見新綠而引動的欣悅等內心感覺,表示因受外界觸動而產生的相關心理感受之意。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人的思想、感覺等呈現的總體狀態,即感情、情緒。如:

◎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禮記.禮運》)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南宋.李清照〈一剪梅〉)

可見,「情」是一種由外而內的身心感受與反應,自我而多變。所謂「觸景生情」,景遷而情變。所以現代夫妻、情侶間老是會問︰你愛我嗎?你真的愛我嗎?你到底愛不愛我呀?而中國古代夫妻之間講「相敬如賓」,是以尊重、敬重、為對方「服務」為前提,互相相處以上賓對待,更因有恩於對方,叫「一日夫妻百日恩」。

也就是說,「慈」、「悲」與「情」,都發自於心,但「慈」與「悲」外放、為他,而「情」則內達、自我;「慈」與「悲」是無私的,而「情」則只及本體;「慈」與「悲」的著眼點是愛人、助他、益眾,而「情」則是爲我、愛我、悅我。

因為無私,所以「慈悲」博大、深厚而綿長,故有「大慈大悲」譽。

因為為我,所以「情」狹隘、表層而不滿足,故有「負情」、「情變」、「人情淡薄」之說。@*

點閱【漢字正義】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字的起源和發展,同我們華夏民族的文化息息相連,可以說,沒有文字就沒有我們華夏民族的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
  • 相傳,明朝末年最後一位皇帝明思宗,在面對李自成等流寇四處竄擾、禍國殃民..
  • 一個人行蹤飄忽、出沒無常,可以用「神出鬼沒」來形容。是的,神鬼出沒的方式,理當非人力所能知測。然而,換個角度想,「神出鬼沒」的原意是否也有可能是:神出現了,鬼就消失?
  • 中文是當今世界上極特殊的文字,其中的意涵不但非常有趣而且很有深意......
  • 有一個老笑話,一個孩童到了啟蒙的年紀,父親找了位老師教孩子寫字,孩子學了三日後稟報父親自己已經學會了。於是父親命他寫封信給萬姓友人,未料孩子一寫三日...
  • 倉頡造字數千載,幾人歸去幾人來;神傳文化展新意,大道已就天門開。每一個漢字,其點橫豎捺撇折勾都有特定位置,隨意改變某一筆的位置就不協調。而人類社會的群體關係與漢字結構的這種特點何為相似。
  • 漢字不僅是世界三大古老文字之一,更是唯一現代人仍在使用的象形、形聲、會意字體。學習漢文的台灣人會正體字,沒甚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但是對於一般用字母和拼音書寫的人來說,能書寫千年前的漢語卻是件神奇的事!
  • 中國古文化的內涵博大精深,看似簡單的一句成語「不三不四」,卻有其深刻的文化內涵與淵源。「三」與「四」這兩個數字的由來,及其中隱藏的原始涵義,要追溯到上古時代的《河圖》...
  • 百果之中,我獨愛鮮桃,尤其喜歡又大又甜的水蜜桃。細思之,百果中只有桃子可以稱「仙桃」,其它果品都不能冠以「仙」;百木之中,唯有桃木可以稱「仙木」,其它樹木與仙無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