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內探尋:傳統藝術的心靈甘泉

貝尼尼雕塑《聖特雷莎的狂喜》的真實啟迪

文/Eric Bess 舒原 編譯
font print 人氣: 3568
【字號】    

1647—1652年間,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創作了被後世認為是其雕塑代表作的《聖特雷莎的狂喜》(Ecstasy of Saint Teresa)。此前一年,貝尼尼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的塔樓被拆除,原因是教堂正面牆體因不堪重負而開裂,這起事故大大損害了他的聲名。幾十年後(1680年)教會的官方調查得出結論,那是建築本身的原因,並不是貝尼尼的過錯。

不過,在事故發生次年,這位17世紀最偉大的巴洛克藝術家已經通過《聖特雷莎的狂喜》這件傳世傑作再次證明了自己,也成功挽回了聲譽。

聖特雷莎的異象

阿維拉的聖特雷莎(Teresa of Ávila)是一位16世紀的天主教修女。她在西班牙阿維拉的女修院生了病,期間開始研究基督教神祕主義者的著作。這些著作進行精神修煉方面的指導,包括內心省思、沉思冥想和禱告。在實踐中,她獲得了一些神魂超拔的體驗——所謂「異象」,其中一次體驗成為貝尼尼創作這件雕塑的靈感。

特蕾莎在日記中記述道:

「我看到我的左邊有一位天使……他身材並不高大而是矮小,長得非常美,面容如此光明,周身輝耀著光芒,看起來像是最高層級的天使……我看到他拿著金色箭簇,我仿佛看到了箭頭之火。他用箭數次刺進我的心臟,接著又刺入我的五臟,我感到臟腑都被這箭連帶著扯了出去,我的體內此刻充滿著神偉大的愛。痛苦如此強烈,我發出了幾聲呻吟,而這強烈痛苦卻那麼美妙,我簡直捨不得讓它止息,我的靈魂中只有神。這種痛苦不是肉體之痛,而是精神之痛,儘管身體上也分擔了痛苦——相當大的分擔。」

根據聖特雷莎的講述,這次異象中,一位天使用一支箭刺穿了她的心臟,傷痛使她全身心蒙受上帝的慈愛,也隨即感受到失去它的塵世之痛苦。

[意] 貝尼尼,《聖特雷莎的狂喜》(Ecstasy of Saint Teresa),1647—1652年作,羅馬勝利之後聖母堂科爾納洛小堂。(Alvesgaspar/Wikimedia Commons)
[意] 貝尼尼,《聖特雷莎的狂喜》(Ecstasy of Saint Teresa),大理石雕塑,1647—1652年作,羅馬勝利之后聖母堂科爾納洛小堂。(Alvesgaspar/Wikimedia Commons)
貝尼尼憑藉高超的專業技巧,用大理石再現了這一異象。一縷縷金色的光芒從上方投射下來,照亮了整個場景。柔軟的雲彩,承托著一位寧靜祥和的天使,他的右手拇指和食指之間,輕輕握著一根長長的金箭,箭頭指向聖特雷莎的心臟。女聖徒被表現為神魂超拔的狀態:她的雙目閉合,頭部向後仰,嘴唇微啟。

我們可以猜想,貝尼尼呈現的是異象開始後的某個時刻,因為根據特雷莎的描述,天使「幾次」用箭刺中了她的五臟。這一切意味著什麼呢?

當代的誤解

當代的一種流行闡釋,將特雷莎的異象、貝尼尼的刻畫和色情聯繫起來。在20世紀初,精神分析理論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宣揚這樣一種理論,即在我們做出的決定及獲得的體驗背後,是無意識的性衝動。人們是否將弗洛伊德的理論投射到了聖特雷莎的內在體驗和這件雕塑上了呢?

實際上,在所有正教與正法門的修煉實踐中,當信徒和修煉者真心實修,經常會獲得具有神祕色彩的超常體驗。以佛陀和耶穌來說,他們在講法傳道中都涉及神祕體驗,如佛陀證悟宇宙由「地水火風」四大構成、「一粒沙裡含三千大千世界」等,耶穌真切體驗到天父上帝與天堂。眾多正法門修煉者及正教信徒也都分享過他們的超常體驗。而弗洛伊德宣揚的心理學闡釋,只會限制人類的精神潛能。

與弗洛伊德的觀念恰恰相反,聖特雷莎的體驗可以解釋為一種通神的喜悅,這種異象與狂喜,是當心靈不再粘滯於身體的衝動、超越世俗而朝神聖方向昇華時所獲得的,是她作為加爾默羅會修女在人生中持續精勤自律的結果。通過誠篤專一的修煉,她的心靈和思想得到提升,從而達到了與神界相溝通的境界。

弗洛伊德式的解釋,卻貶低了特蕾莎超常體驗的力量,將其歸結為肉體衝動引起的反應,豈非大謬?

這樣說來,聖特雷莎的神魂超拔,是敬信與真修的結果。這件傳世的藝術傑作,也激勵著今天的我們提升自身境界,讓生命向著更高的未知領域昇華。@*

貝尼尼《聖特雷莎的狂喜》(Ecstasy of Saint Teresa)所在的羅馬勝利之后聖母堂科爾納洛小堂。(Livioandronico2013/Wikimedia Commons)

 

傳統藝術作品有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可以指向肉眼不可見的東西,從而引發我們思考:「這對我、對每位觀眾意味著什麼?」「它如何影響了過去,又會如何影響未來?」「它對我們身而為人的經驗有什麼啟迪?」

筆者將在大紀元專欄「向內探尋:傳統藝術的心靈甘泉」系列中加以探討。(點閱英文大紀元專欄原文

Eric Bess。(大紀元)
大紀元藝術專欄作者Eric Bess。(大紀元)

Eric Bess是一位美國寫實藝術家,目前是視覺藝術博士研究所(Institute for Doctoral Studies in the Visual Arts,IDSVA)的在讀博士生。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265年5、6月間的佛羅倫薩,降生了一位偉大的詩人但丁。750年後的4月24日,國際空間站的意大利女太空人薩曼莎‧克里斯托福蕾蒂(Samantha Cristoforetti)在執行任務之餘,朗讀了但丁《神曲》(La Divina Commedia)的片段。她選擇的是《天堂》(Paradiso)篇第一歌,其中描繪了但丁向著神界的飛昇:
  • (YKD/shutterstock)
    貝尼尼在建築藝術方面最偉大的成就,當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Saint Peter's Basilica)前環繞廣場的柱廊。
  • 羅馬納沃那廣場四河噴泉雕像之恆河河神。(Belenos/shutterstock)
    漫步今天的羅馬城,隨處可見的噴泉無疑是賞心悅目的風景。以羅馬為背景的電影,無論是《羅馬假日》還是《天使與魔鬼》,噴泉都是推進情節必不可少的標誌物。這裡要重點給大家介紹的,是貝尼尼的「四河噴泉」(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
  • 在巴洛克雕塑領域,作為藝術天才的貝尼尼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也被稱爲「巴洛克時期的米開朗基羅」、「雕塑界的莎士比亞」 。誠如意大利巴洛克藝術專家霍華德·希巴德所言,「在整個17世紀,沒有一位雕塑家或建築師可以和貝尼尼比肩。」
  • 小漢斯‧霍爾班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奧格斯堡市(Augsburg),屬於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北方的畫家與版畫家。他被公認為十六世紀時期最偉大的人物肖像畫家之一,除了肖像畫之外,他的作品還包含宗教畫、警世內容的版畫等等。特別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畫用於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畫,在傳播新教思潮的時代裡,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文徵明以「白描法」鉤出娉婷玉立的蓮花,用極婉約勻稱的細線來鈎勒。為了顯現花瓣的精氣有神,畫瓣尖,下筆時先以書法中的「頓筆」為之,再提筆上來,一上來就見真章了。我們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線條是那麼細緻溫和,好像隨手不經意地就畫出來似的,柔中帶剛,剛中有柔。顯得韻味無窮。
  •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輪廓線以外,不添加任何線條也就是沒畫皴法。 這幅畫怎麼和常見的中國山水畫迥然不同呢?
  • 來自比利時的法蘭德斯風格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西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畫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所繪的肖像畫,優雅地呈現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宮廷樣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師,他善於運用色彩和大膽的筆觸來表達光線、物體的移動和布料質地。這項特長也讓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繪出高度精準卻仍具有繪畫特點的蕾絲質地。蕾絲這種非常精緻又複雜的布料是16至17世紀時富有的藝術贊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飾配件。
  • 華麗誇張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簡單的情節、即興對白和戶外表演,是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又譯藝術喜劇)的核心特徵。其幽默劇情常圍繞著年輕戀人的種種考驗。演員們不受台詞限制,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表演。這些喜劇常含有對時政的諷喻和接地氣的幽默,可以巧妙避開查禁。這種意大利民間戲劇形式也成了18世紀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的理想題材。
  • 冬天多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沉悶些,有些人覺得天空烏雲密布缺少陽光令人提不起勁來。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裡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館裡望向天空,當天刮風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現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帶點細微的灰色、藍色甚至紫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