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趣】试对“香香两两”

作者:天成

作者以幽默诙谐的夸张手法,塑造了令人难以想像的大鱼形象,表达了自己严肃的生活原则。(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359
【字号】    
   标签: tags: ,

“香香两两”,一直以“绝对”的面貌出现。欲作对句,从联律上考虑,出句为“平 平仄仄”,受字、意方面的限制,对句毫无余地地须用“仄仄平平”应对。就字意词性方面讲,“香”兼作形容词、名词,“两”兼作数词、量词使用,那么对句便也须 用这种具有双重意义的字去对。

找形容词兼名词的字相对好说一点,难在数词兼量词的字上。对句后两字应对为“平 平”,也就是说数词兼量词的字须为平声(实际是一个字)。而在表示数目的字中, 只有“零、三(三)、千”为平声,一(壹)、七(柒)、八(捌)、十(拾)这几个字今平古仄,在诗韵中为入声字,均属仄声,且都不具有双重词性意义。因此,以 数字入对是行不通了,只能从其他处考虑。

笔者的对句为:
香香两两
木木重重

其中,第二个“木”为名词,指“树木”;第一个“木”作形容词,意为“木讷”, 用法上如说“这个人很木”,用来形容树木,可引申为“毫无生机”。就如眼前冬日 的景象:树木落光了叶子,毫无生机地立在那儿,感觉很“木”。第一个“重”指双 ,有数词的功用,如黄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别称“重五”,九九重阳节(“重九”), 重瞳(传说舜与项羽眼中有两个瞳孔)。第二个“重”为量词,指层。诗词中,如“一 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

“木木重重”连起来解释就是:很“木”的树木双重(排列着),与上句“很香的香二两”相对。只是对句中第一个“重”与出句第一个“两”都有“二”的意思,稍显重复。这里只是试作对句,充实一下此联对句的行列。

另外,笔者在网络中搜寻了一下,仅有的几个符合要求的对句中有一句“墨墨单单” (一网友对于2011年),解释为:黑色的墨一单(做生意)。这个对句意思简洁明了 ,理解上不费什么周折,且也是合联律的。还有如“雀雀只只”,解释为“雀跃的雀儿一只”(“只”为入声,属仄声,严格讲失对)。依笔者看,这个对句倒不如改成 “雀雀双双”,意为“雀跃的雀儿两双(四只)”。

由此来看,“绝对”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香香两两”已有的对句如下:

对对双双(莫其生)
墨墨单单
雀雀双双
木木重重

在联苑中,这类联当属“趣味对”了,体现了部分汉字多意的特点。闲暇时觅对句, 在脑海里对汉字进行一番搜罗、分析,倒是可以激发、锻练、活跃思维的。

(注:本文有关格律的一些论述属在遵循联律下的应对规则;但是现在一些人认为, 作对联,尤其是为绝对续对,已可不必太拘泥于此了。)@*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尽管前一阵子去中国化叫得阵天价向,但新年民众还是习惯的贴春联,一方面增加年节的气氛,另一方面也可以抒发己见,当然做生意的春联求财的居多,但也有民众的春联则是政治味十足,如 万民呛声争千秋、两颗子弹定乾坤”,横批则是”拨云见日”令人看了常会心一笑。

  • 正月十五元宵张灯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这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得数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
  • 清朝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魏源是湖南邵阳(今邵阳市)人,道光进士。他自幼聪慧过人,九岁那年就到邵阳县城参加童子试。临考前,老师不放心,出联试曰:“闲看门中月(繁体“闲”字“门”中为“月”)。”魏源听后,环顾室内,见墙上挂有“春耕图”,便马上对出了下联,曰:“思耕心上田。”
  • 据说,明朝文学家李梦阳在作江西提学副使时,有一次主持乡试督考。这李梦阳虽是爱才之人,但思想过于正统,甚多忌讳。特别是提到尊长的名字,必须拐弯或多写一笔。
  • 郑板桥五十岁时初到山东范县任知县。有一天,他微服下乡查学。当他路过一个集镇的私塾时,听到里面一位先生正在教学生读《礼记》中的《曲礼》一篇。只听这个先生念道:“临财母苟得,临难母苟生”。郑板桥越听越糊涂,转念一想,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原来那先生将其中两个“毋”字都念作“母”字。
  • 清朝乾隆年间,“蜀中才子”李调元出任广东学政。他上任不多久,一天,他与几个幕友出外郊游。他们到了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这里悬崖峭壁,风景幽静,谁料小路突然中断,只有溪水仍从路旁崖下潺潺流过,崖上刻有“半边山”三个字。崖下路旁,立着一座石碑,碑上刻字一行:
  • 河南嵩山少林寺,不但少林武术名闻国内外,而且,寺内还有不少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和尚。他们吟诗作对,书法、绘画均甚出色。
  • 相传,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能诗善文,才貌双全,是远近闻名的才女。时逢二八妙龄,前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苏小妹不堪其扰,为了选得佳婿,苏东坡一家尊重小妹的意愿,决定“以文择偶”。凡求亲者必须写几篇文章,然后由苏小妹亲自批阅。
  •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第十代皇帝,年号弘治,在位十八年。一日,弘治皇帝在御花园宴请朝中大臣。时值寒冬,取暖的火盆中架着的木炭烧得正旺。弘治皇帝触景生情,忽然想起一联,就对众大臣说:“朕有一联,看谁先能对上。”此联是:
  • 唐代诗人宋之问28岁那年被贬越州(今浙江绍兴),顺路到杭州灵隐寺一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