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妈妈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

球迷妈妈的抱怨

作者:羊忆蓉
美国女篮界新生代潜力女球员海莉·范·丽思(Hailey Van Lith)在比赛中。(Marcelo Endelli/Getty Images)

篮球赛事。(Marcelo Endelli/Getty Images)

font print 人气: 68
【字号】    
   标签: tags: , , ,

工作完回到家,卧室里留话机的灯在闪。

不大重要的一个公事电话之后,跑出来妈妈兴奋又急促的声音:

“没什么事。我只是想告诉你,我刚刚看完温布敦的球赛,今天艾伯格打得好辛苦,总算打赢了。完毕。”

我在床沿坐下,轻轻笑起来,想像着妈妈看完球赛,急着找人分享战况的样子。

昨天先生下班回家,一面换衣服一面还在问:

“你有没有帮我问妈,公牛跟太阳最后一场打得怎么样?”

NBA冠军赛那几天,先生天天都在紧张。跟我谈像对牛弹琴。倒是有球必看的妈妈比较消息灵通,随时提供最新战况。

妈妈六十多岁,这三十年来是纯粹的家庭主妇,并且是一个狂热但不算老练的球迷。不算老练,是因为她常常看完就忘。我想她不大能区分麦可乔丹和魔术强森。但她爱看球——各式各样的球——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妈妈常常说“说了你们也不信”的一件事,是她五十多年前在北平上小学就打过垒球。结婚前后在小学教书,还参加教员排球队打九人制的排球。至今妈妈仍不时对我表示缺乏敬意,因为她把我归类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那种百无一用之辈。

我想我有一天要写一篇很长的文章,描述妈妈的球迷行径,包括她如何认定自己只能帮“味全龙”加油,还有爸爸帮她买了一个个人专用篮球的始末——那的确需要很长才写得完这些好好笑的故事。

我有时心不在焉当作耳旁风,有时倒也能静下心津津有味听她五花八门的看球心得。但让我听得哈哈大笑又心中若有所失的,只有那么一次。

那是有一天,妈妈闷闷不乐地问我,“辜汪会谈”在谈什么?

妈妈说,一整个下午到底,三台播来播去,没有一台有球赛。全部都在辜汪会谈。

我当时哈哈大笑,一半是女儿笑妈妈,一半也微微有些听人“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心情。但正是这后一半的心情,让我自责不已,并且至今仍在反省和纠正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我写这篇文章,回应唐诺在《联合报.民意论坛》问的“何时棒球明星比政治人物还重要”。

唐诺说,“如果我们能冷静一点,马上能发现地球上再没有比政治人物更不重要的生物了。”

所以他呼吁大家漠视政治人物,以便他们不那么理直气壮作恶如昔。

唐诺的文章,一定很多人看不明白,或者以为他在极度反讽。但我从我的球迷妈妈的例子里,看出台湾千家万户简单平凡的老百姓的真正需求。

像妈妈这样一个乐天知命的家庭主妇,对生活的期望无非公车准时出现,用电、用水充分安全,还有她常看的球赛不随意停播。

但就连这样起码的心愿,也常常在污浊的政治空气里被箝制不得呼吸。

《天下杂志》在最近十二周年的“自省的台湾”专辑中的调查发现,民众关心的是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但政府老是在生命共同体、区域营运中心等伟大目标上喃喃自语却又语焉不详。

很多政治人物因为搬弄这些艰深的字眼而更加自觉重要了,现在唯有靠民众忽视他们,才可能把他们回复到应有的渺小地位。

也许这是我们今天唯一剩下的挽救台湾的法子了。如果有一天,大家一到电视新闻时间便关机,等到慈禧和包青天出来才再打开电视,也许电视公司为了收视率的理由,会把连续剧提前从七点就播出。

当国会和其他要闻记者都快失业了,立法院里少了闪光灯的追逐,也许立法委员就不愿意那么激情打架了。当议场里安安静静依照议事规则运作,政治新闻没有那么多精彩情节了,也许报纸和电视新闻可以拨出多一点篇幅来谈谈体育、医药、民生事项。

到那时候,唐诺的心愿才算达成,我们球迷妈妈也就少一些抱怨了。◇

——节录自《 妈妈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 联经出版公司

(〈文苑〉登文)

责任编辑:李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无法想像,没有芭蕉的东方庭院,也无法想像,没有芭蕉的古典文学。没有那一簇簇叶面舒张、深碧漫展的芭蕉叶,开在白粉墙边、湖石畔,生在三月的薰风里、长夏的庭院中。古老的文学,没有那一袭轻碧浓绿的芭蕉,千年来,那夜夜夜夜的雨,竟落向何处呢?那夜雨里,那孤独的,冤屈的,寂寞的,抑郁的,在人世间受遍磨难的孤苦灵魂,又与谁共鸣?
  • 约20余年前上海电视台做过一档节目,是说唱艺人摹仿从前上海街头的叫卖声,上了年岁的老上海听了不仅备感亲切,怀旧情绪也油然而生
  • 南方的冬天,霜降时,空气里充满了一种特别的草木气息。是寒霜落在树木、草叶上,氲湿了,又在朝阳照射、日头回暖里渐溶,霜气在冬日的天光里静静散发开来,轻柔、清冷,充满了深冬里的水寒气,还有熟透了、衰败了的草木气,田野里烧荒的烟气,遍布,无处不在。所谓“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便是这样一种亘古的况味。
  • 这些年随着我们愈来愈独立,我渐渐看到那个真实的妈妈,她敏感、脆弱、幽默、大方,在文字的天地里总令我佩服,敏锐的体会与观察,加上细腻、真诚却充满意象的文字叙述,这个妈妈,总是一直在发光。
  • 火车刚在月台停妥,只见成群人潮顷刻间蜂拥而上,你死我活地疯狂抢着挤进窄门,下车的人群也急着挤出车厢,谁也不让谁。顿然间,吆喝谩骂声此起彼落,我生怕火车很快开走,下一站也许是一、两百公里之外了,心急地也在上下车的人群中推挤,仿佛进入生死拚搏的械斗场面!
  • 上个周末,凭着报上一则含糊不清的赏花新闻,我和先生在不知地点和没有地图的情况下,开车往木栅附近山里,寻一个杏花村。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 凤飞飞的歌声无疑是台湾近代流行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她演唱的台湾歌谣作品,为数虽然不多,寥寥数十首,创作年代却从晚清到近代,风格迥异多元;更重要的是,身为台湾的女儿,面对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绎,都展现出歌者对传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与信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