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迪:我的父亲

文迪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5日讯】我的父亲今年78岁了,他经常说他打算活到2008年,我希望他能活得比这长得多,我很难对父亲表达出我内心的感情,我很爱他,他是我的世界的一部分,我很怕那一天的到来,我的世界将不再完整。

我父亲这一辈子经历曲折坎坷。这在中国很多我们的父辈那一代人中,却是很普通的故事。

父亲出生在山东一个偏僻的小乡镇,虽然祖先可能富裕过,爷爷也读过6年私塾,但到父亲成长的岁月,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爷爷和奶奶靠起早贪黑压面蒸馒头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爷爷因为读过四书五经,一直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父亲读书成了家里的头等大事。好在父亲从小好学,老是天没有亮就去城门下一个唯一有灯光的地方念书。他到现在还能背出很多那时在城墙根下背熟的“三字经”,“千字文”。父亲上中学不久,山东就成为日本人占领区,国民政府让沦陷区的中学大学西迁,十二、三岁的学生和他们的老师一起,步行数千里,躲着日本军队的岗哨、巡逻队,冒着枪林弹雨,穿越封锁线,来到所谓的“后方流亡中学”,陕西安康中学。父亲在安康中学的几年,完全靠自己维持生活,那时和敌战区不通邮,和家里完全失去了联络,偶尔有乡亲路过,只能让他们带封平安信,让父母知道他还活着,一直到日本投降,他才回到老家。

父亲最自豪的是他考上了南开大学,虽然他可能是南开最穷的学生,他穿着乡下土布衣裤,千层底的鞋。而他的同学,其中还有坐黄包车上学的天津资本家的弟子。在南开,他勤工俭学,当夜校老师,写稿子,卖报纸,生活紧张也很快乐。父亲在南开上学和在北京工作的那几年是他这辈子最快乐的日子,可惜不长。1958年他被划为右派,发配到黑龙江北大荒劳动改造。三年非人的折磨后,他被摘掉了右派的帽子,不是真的摘了, 而是换了顶帽子,叫“摘帽右派”,当时的“摘帽右派” 中除了极少数名人被特许回北京外,全部都遣送原籍或分配到边疆,父亲被发配到大西北。我见过一张1961年父亲刚到西北时的照片,清瘦冷峻,与1953年豪情万丈的毕业照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此后的二十多年,他很少留下照片,偶尔有照片,也绝无笑容,根本无法想像他会有过大学时照片上开怀大笑的样子。

在大西北,父亲作了15年的建筑工人,体力上的折磨,精神上的羞辱,是我们现在所无法想像的。他挺过来了,是因为有了我们几个无知无罪的孩子。

父亲刚到西北的时候,他还在机关办公室,机关里每天斗来斗去,大字报、批判会天天有。父亲和另一个人民大学毕业的同事天真地以为,到基层劳动会少一点精神的折磨,就主动要求到基层去。没想到基层的工人更厉害,除了更加无知粗暴的侮辱,还有身体上的伤害和折磨。有个姓古的班长,长得孔武有力,是个文盲,曾经像恶魔一样折磨过父亲。多年以后,父亲提到他,并没有怨恨,只有怜悯,他说古的愚忠并没有得到报答,他所在的单位破产了,他连退休工资也领不到,几个孩子偷抢犯罪, 有的入狱,有的流浪,他70多岁, 还在拣垃圾度日。

父亲1979年接到右派平反的通知,我还记得那一天父亲破天荒地抽起烟来了。到北京,父亲见到原单位的老领导,一个也经历了无数风霜雪雨的女党委书记, 问起一个压在心头多年的问题,当年是什么原因使他被划为右派,他从来没有的到过任何明确的答复。老书记告诉他,当年他们接到上级指令,冶金部的部委是6%的右派指标,他们不得不找出6%的人划成右派,赶出北京。他们还很有人情味地考虑到父亲单身一人在北京,没有牵挂,所有把他划在了这6%当中了。这真是天大的笑话,父亲,一个在北京冶金部工作的普通工作人员,曾经是远在山东乡下爷爷奶奶的全部生命的寄托,是一个小县城的骄傲,一夜之间成了右派,成了人民的敌人,让多少人伤心断肠的人间悲剧,它的起因竟是如此简单,你能相信吗?什么叫“莫须有”,这就是。

父亲的平反通知辗转了一年多才转到他手里,他去北京的时候已经是右派平反的尾声了,风向有些变了,他只拿到200多元的经济补偿,回北京的事也不行了,原因是父亲的家眷不好解决北京户口。和当年离开的理由相似,真正的原因是他在北京没有关系,他是个乡下农民的儿子。老领导还劝他说,你离开北京还好了, 文革部里斗得更厉害,没当右派的有的还更惨,好几个被斗得跳楼自杀的。

回到西北,父亲的单位里为父亲举行了平反庆祝会,团组织还象征性地恢复了他的团籍,党委书记讲话说欢迎父亲入党,沉默多年的父亲忍不住讲了几句话,他说决不会要求加入共产党了,当年如果没有申请入党,也不会遭这一场人生劫难。说得党委书记一脸尴尬。我不觉得平反有什么可庆祝的,只是从一个长长的恶梦中醒来了而已, 当时有一个电影《牧马人》,就很像是父亲的经历。

父亲一直工作到70岁,到现在还是闲不下来,他退休时是西北的一家冶金公司的总经济师,是全国统计学会和省统计学会的理事,还担任好几家统计学术杂志的编委,发表过统计学和经济学方面的有关学术论文上百篇。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相对他艰苦的少年,备受磨难的中年,他的晚年是很幸福的了。我衷心地祝愿他能够健康长寿,让他多享受一下和平安宁的生活。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时报编译张其贤╱特译当六十八岁的澳洲媒体钜子梅铎和三十岁的中国女子邓文迪1999年6月在纽约一艘豪华游艇上结婚时,到场祝福父亲梅开三度的梅铎四名子女心中十分笃定,因为他们握有父亲承诺保留给他们的梅铎帝国股权。但他们万万想不到,仅仅过了六年,父亲就打算改变原有承诺,让他们的两个新妹妹也获得部分股权。一场典型的家族争产连续剧即将上演。
  • 有个很有人缘的妇女杂志作过的调查,当一个女人感到情绪低落的时候,是什么会让她心情快乐,一是名贵的首饰,二是一顿美食,三是丈夫的一个拥抱,最后的结果好像很出乎男士们的意料,百分之七十的女人的选择是丈夫的一个拥抱。
  • 终于,我再次回到了SCOTTSBLUFF,这个不到一万人的西部小镇。 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念念不忘这个当年我一个人开始“探险”美国的地方。 七年前我离开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一定会回来的,因为,我把这里当成我的第二故乡了。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 凤飞飞的歌声无疑是台湾近代流行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她演唱的台湾歌谣作品,为数虽然不多,寥寥数十首,创作年代却从晚清到近代,风格迥异多元;更重要的是,身为台湾的女儿,面对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绎,都展现出歌者对传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与信念。
  • 我要写篇短文纪念我刚过世的朋友,林建兴。林大哥生前写道:“人一走,茶就凉,属自然规律;人还在,茶就凉,为世态炎凉。”我喜欢喝茶,虽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凉了,余韵袅袅,还是会让人回味无穷。
  • 什么是四联体格式(tetractys)呢?“四联体格式”是现代英国诗人雷‧斯特宾(Ray Stebbing)发明的一种诗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个音节组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