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同讨论零用钱的金额

文/朴铁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对于零用钱,孩子和父母会有截然不同的回答,孩子嚷着“多多益善”,父母则认为“过犹不及”。父母常常为了究竟要给多少而苦恼,最后往往只能根据年龄、年级、孩子管理金钱的能力给零用钱。

找出为零用钱定量的方法

不过,比起零用钱该给多少,更重要的是找出为零用钱定量的方法。多数父母都是根据个人经验来决定,没有什么标准和讯息可供参考。但是想要做好理财教育,和孩子一起讨论零用钱的金额才是上策。根据多项调查结果,和父母一起讨论零用钱金额的孩子,作预算、规划零用钱的能力较强,而且能够合理安排消费。

确定零用钱的金额,首先可以让孩子详细记录实际用钱的情况,以此作为基础来确定合理的零用钱金额。想要一次就确定孩子和父母都满意的零用钱数目是不大可能的,应当透过反复讨论的过程,努力寻找双方都满意的零用钱数目。

由于事先征求了孩子的意见,如果不足时孩子就不能无缘无故表示不满或者撒赖再要钱。这个方法还能成为孩子反省自己消费行为的机会,学会主动订定消费计划。父母给孩子的零用钱太少了也不好,如果零用钱很少,日常开销都不够,他就不会费心思去考虑该如何使用——比如该用零用钱储蓄还是消费、捐款等……结果孩子会失去学习作选择的机会。

零用钱稍稍多于必要的金额,可以让孩子用更广的角度来考虑金钱,例如,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将10%的零用钱用作捐款,那就要把这个捐款金额加进零用钱里。在确定零用钱金额时,也可以参考周遭亲朋好友的状况。

培养孩子管理钱的能力

给孩子零用钱是为了培养他管理钱的能力,这样的“教育意义”远比给孩子必要的零用钱的“经济意义”重要得多。美国首屈一指的大富翁洛克斐勒二世童年时的零用钱并不比其他同龄孩子多,在零用钱这件事上,他父亲的态度完全不像个富翁;理由很简单,他认为钱多钱少是父母的事,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的孩子,零用钱都不该有差别。因此,在父亲的正确引导下,他领悟到非常重要的人生道理:“父亲的财产是父亲的,与自己无关。”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灌输经济观念的最简单方法就是零用钱,但是成效如何完全取决于父母。在忙着掏钱给孩子之前,请先考虑这样做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不能用零用钱控制孩子

不论网路留言或出席演讲,许多父母都会询问给孩子零用钱的方法。绝大多数欧美国家的父母都不会毫无代价地给孩子零用钱,有些人甚至效仿公司的“奖金制”,为每项家务标明金额,根据孩子做家务的情况给零用钱。这么做,是为了教导孩子懂得钱是汗水辛苦换来的道理。

从认识工作价值的角度来看,依据做家务的量给零用钱是有效的。但是从培养管理金钱能力的立场看来,零用钱的金额应该尽量固定。这样孩子才能学到如何在规定的数额内做好预算,以及保持收支平衡的方法。不过这种方法对孩子理解劳动和报酬之间的关系也有不足之处。

面对父母的疑虑,我会建议选择折衷方案:尽量找一些对孩子不构成太大负担的家务让他做,同时给他相对固定的零用钱。父母可以依据自己对金钱的理解,以及希望透过零用钱所达到的教育目标,不断地调整金额和方式,渐渐确立适合自己家庭的零用钱原则。

不管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注意,不要企图用零用钱来控制孩子的行为,否则会让孩子误认为所有工作都要有报偿,没有报酬的家务就可以不参与。因此,把零用钱和做家务联系起来时,要同时告诉孩子“有些家务和钱没关系”,例如,课业是学生的必要责任,也是为了自己的将来理所当然该做的事。

给的周期也非常重要

同样地,我也不希望家长用“如果做这件家务,就给钱”的诱导方式。严格说来,这就像是一种“贿赂行为”,而且还是无效的“贿赂”。利用孩子想要钱的心理,透过物质刺激来使孩子变得更乖,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就算短期间效果显着,但是长期看来就会收效甚微,甚至得到反效果,让孩子无法用正面角度看待参与家务这件事。许多父母会采用孩子犯错就扣零用钱的方式,但是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尽量回避不愿意做的事,认为大不了我不要零用钱;或者不认真反省自己的错误,反倒一味计较金钱得失。

除了给零用钱的方法,给的周期也非常重要。最好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他少量的零用钱,随着他管理金钱能力的增强再逐渐延长周期。一般而言,国小学生可以采用每周一次,国、高中生可以每月一次。

给零用钱的日子应该和孩子一起讨论订定,尽可能在星期日晚上或星期一早晨给。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防止周末过度消费,二是在每周开始前给钱,有助于孩子订定一周的用钱计划,引导孩子有计划的消费。另外需要考虑的是,某些时候可以增加零用钱。例如,孩子的生日或新学年开始的日子。在生日那天告知这个消息,想必是许多孩子最开心的生日礼物。开学时增加零用钱则是考量到这时候会有许多必要支出。

摘自《理财教育越早越好》 福地出版社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由于馒头的交换日记被没收了,于是她和小贞商量共用小贞的笔记本,继续和我写交换日记。之前因为鲁迪介入他们两人之间而产生的芥蒂,似乎也因此烟消云散了。
  • 好久好久以前,在我们家小王子还没出生的时代,湛然爸爸和我是背包客(Backpackers)。

    我们以双脚去认识大城小镇的“青石街道向晚”,也租借脚踏车,穿过森林行过海岸。可是湛然出生以后,我们的背包客及单车时代不得不暂停,变成租车、火车族。

  • 莱茵河(Rhein)全长1,320公里,穿过瑞士、法国、德国和荷兰。我们住的Bingen正好是莱茵河和纳尔河(Nahe)的交接处,此处水流湍急,处处漩涡和浅滩暗礁。我在河边,就可以看到水流不一样,爸爸说那就是河道深浅不一所造成的。河道中也以绿色和红色三角锥标出航道,让船避开危险。
  • 展与我的相遇在一所尽是青春痘与汗臭的和尚高中。他是学生,我是老师。后来我们相恋,经历许多变化,克服种种困难而结婚。
  • 小小一则母子对话,发生在某天早晨。
  • 我在行星科学和彗星领域的研究工作,是在研究所开始接触的。那时候,我对理论物理还是念念难忘。有一天,我在图书馆看到史蒂芬‧霍金有关黑洞的一篇新论文,一时好奇,使用影印机影印,厚厚的一叠,拿出来一看,竟然是空无一字!
  • 当乔志再度睁开眼睛,眼前是一颗围着光环腰带的淡黄色行星,这颗巨大无比的行星在安妮和乔志前方,从黑漆漆的天空缓缓升起。安妮和乔志沿着彗星表面快跑,想找一个可以俯视光环的位置。远远地看,那些光环像条柔软的缎带,其中某些部分跟行星本身一样都是淡黄色,其他部分就比较暗了。
  • 我收集余英时先生的英文论著,初衷本是为了自己更全面地学习他的治学方法和理解他的论学旨趣。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觉得,如果能将这些论著译成中文,也许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 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史学一向是最光辉的一门学问。但时至今日,史学在中国竟大为衰落了。必须指出,现代中国史学的衰落并不是一个孤立而凸出的现象;实际上它只是整个学术荒芜的一个环节而已。
  • 普天下的父母都有一个愿望,“孩子,你要比我更强!” 当才艺教育、学校教育都不能满足父母的当下,理财教育兴起。《理财教育越早越好》值得父母重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