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拾趣 古人與今人不同

史珂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6日訊】
古人易死

古代的人,如果被刀劍刺傷,如果刺中了五臟,很快就會咽氣。這是為什麽?按照五行學說,五臟是氣的發源地,就如同頭部是脈的聚集之所一樣;那麽五臟被破壞掉就和腦袋被破壞一樣,會導致人迅速死亡。可是,這種說法好像跟我們今天的狀況不符合呀?五臟受傷,腦部受傷,甚至是相當嚴重的,可是活下來的人卻大有人在。還有的人摘除這個,換掉那個的。

這似乎矛盾呀?非也,我們雖是古人的後代,可是古代的人和我們今天的人是很不同的。差異很大,方方面面都差異很大。

王陽明

明代奇人王陽明, 30歲剛過就進山修煉,行導引術。結果甚有成果。一天友人王思輿等四人來訪,方出五雲門,王陽明派的僕人就迎了上來,且歷語其來跡。哥兒幾個驚訝得下巴都要掉地下了,可是王陽明說:這不過是雕蟲小技,非道也。一天他打坐入定,很快就靜了下來,可是有一念遲遲不去,就是心裏放不下祖母和老父。有一天他忽然悟來,說:原來我這一念是在孩提時代形成的,可以去掉了。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寒山寺位於蘇州市姑蘇區楓橋鎮,坐東朝西,面對古運河,在晨曦一抹或暮色蒼莽之時,於湖水岸邊聽得入耳的木鼓鐘聲不覺令人感嘆天地悠悠的懷古幽思,人人不由自主的吟唱唐代詩人張繼的千古大作《楓橋夜泊》
  • 倘若欣賞一個人,應當如何讚譽?在眾多的譽美之辭中,諸如:以玉樹臨風形容倜儻之士;以雲中白鶴形容隱士高潔;以璞玉比喻有潛質而未經雕琢之人;亦或如瑤林瓊樹,比喻一個人容貌才智出眾,猶如風塵外物……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讚譽,即以鏡喻人,百代流芳。
  • 在水滸故事中,每當豪傑出場,必有詩文介紹其名號與綽號。唯獨武松出場時,綽號一直空懸未著。
  • 古代的史家並不避諱將神奇的預言採擷入史,三國相關的史料中,關於預言的記載很多,其中不乏採自讖緯之言。
  • 齊國左相出訪魯國,他那豪華的車子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魯國大夫叔孫豹善於預測,當即預料了左相的結局。宴會上,齊國左相舉止失禮,叔孫豹辛辣地諷詠道:「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看那老鼠都還有張皮,這人卻沒有禮儀,不死還等什麼?如此辛辣的諷諫,齊國左相做出了怎樣的回應?
  • 《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回,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觀點,概說東漢末年由一統江山分裂為三國鼎立的局勢。然而,歷史大局的演變,真的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結果嗎?
  • 漢靈帝熹平五年(西元176年),一日,沛國譙縣的天空中,一隻散發著金黃光芒的黃龍,輕盈矯捷地遨翔天際。百姓們紛紛舉頭注目,大感驚奇,消息也不逕而走,傳到了京城。
  • 西漢末期開始,民間就流傳著一則語意不明,撲朔迷離的預言:「代漢者,當塗高也。」
  • 西遊記
    八戒相貌欠俊,怕嚇著眾人,於是嘴拄著牆根,死也不動。悟空見朱紫國掛了皇榜,於是念聲咒語,揭了皇榜,悄悄塞到八戒身上。國王久病不愈,難道需要「八戒」?悟空進宮給國王治病,他的孤拐臉把國王嚇得戰戰兢兢,為何悟空說他一千年也好不了?懸絲診脈、三折肱又有怎樣的含義?重溫西遊故事,試探其中寓意。
  • 西遊記
    經過繁華的鬧市,向來嘴饞的八戒卻與美食失之交臂,這其中有哪些寓意?悟空與八戒攜手買調和,看似日常生活化的描寫,是否有什麼隱喻?換個角度看西遊,會發現不一樣的義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