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話古籍 誰是美猴王(上)

玉鑫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引子

從小以為《西遊記》不過是一部神話巨著,也曾驚嘆作者超凡的想像力。記得兒時的仲夏之夜,常常是坐在祖父的膝前,一遍又一遍地追問,紅孩兒現在還在天上嗎?白骨精為什麼打不死?孫悟空一個跟斗能飛到哪去……

長大了就漸漸地把美猴王給淡忘了,給孩子講故事時,搜腸刮肚地也很難講出一個完整的故事片斷。總以為那是一本專為孩子寫的書,而書中講的與自己的生活相距何止十萬八千里。

然而有一天在網絡上閑遊,突然看到了一篇小短文,其它的內容就記不住了,只記得其中摘錄了悟空的師父須菩提祖師與悟空的一段對話:

祖師道:“我教你個‘術’字門中之道,如何?”
悟空道:“術門之道怎麼說?”
祖師道:“術字門中,乃是些請仙扶鸞,問卜揲蓍,能知趨吉避兇之理。”
悟空道:“似這般可得長生麼?”
祖師道:“不能!不能!”
悟空道:“不學!不學!”

祖師又道:“教你‘流’字門中之道,如何?”
悟空又問:“流字門中,是甚義理?”
祖師道:“流字門中,乃是儒家、釋家、道家、陰陽家、墨家、醫家,或看經, 或念佛, 並朝真降聖之類。”
悟空道:“似這般可得長生麼?”
祖師道:“若要長生,也似‘壁裡安柱’。”
悟空道:“師父,我是個老實人,不曉得打市語。怎麼謂之‘壁裡安柱’?”
祖師道:“人家蓋房,欲圖堅固,將牆壁之間,立一頂柱,有日大廈將頹,他必朽矣。”
悟空道:“據此說,也不長久。不學!不學!”

祖師道:“教你‘靜’字門中之道,如何?”
悟空道:“靜字門中,是甚正果?”
祖師道:“此是休糧守谷,清靜無為,參禪打坐,戒語持齋,或睡功,或立功,並入定坐關之類。”
悟空道:“這般也能長生麼?”
祖師道:“也似‘窯頭土坯’。”
悟空笑道:“師父果有些滴□。一行說我不會打市語。怎麼謂之‘窯頭土坯’?”
祖師道:“就如那窯頭上,造成磚瓦之坯,雖已成形,尚未經水火□煉,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濫矣。”
悟空道:“也不長遠。不學!不學!”

祖師道:“教你‘動’字門中之道,如何?”
悟空道:“動門之道,卻又怎樣?”
祖師道:“此是有為有作,採陰補陽,攀弓踏弩,摩臍過氣,用方炮製,燒茅打鼎,進紅鉛,煉秋石,並服婦乳之類。”
悟空道:“似這等也得長生麼?”
祖師道:“此欲長生,亦如‘水中撈月’。”
悟空道:“師父又來了!怎麼叫做‘水中撈月’?”
祖師道:“月在長空,水中有影,雖然看見,只是無撈摸處,到底只成空耳。”
悟空道:“也不學!不學!”

看到這裡心中很是震驚,對話中,悟空是在苦苦地尋找生命不滅的大道,而須菩提祖師則用寥寥數語,就道出了古往今來,無數求道者“瞎摸夜走撈月亮”(注1)的種種真相。

在法輪大法中修煉近五年,摔了無數跟斗,做了無數的“善事”,才算是悟到了一點“修煉就是修心性”的內涵,而須菩提祖師卻在《西遊記》的篇首,平平然地道出了無數天機,當看到他將“休糧守谷,清靜無為,參禪打坐,戒語持齋,或睡功,或立功,並入定坐關之類。”比做是“就如那窯頭上,造成磚瓦之坯,雖已成形,尚未經水火□煉,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濫矣。”點出了修煉人不經過真正的心性考驗就不過是‘窯頭土坯’,終究難成正果的真機。我驚嘆進而自問,《西遊記》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究竟是誰、在什麼時候寫成了這部神話□神的真言?

帶著敬意我重新打開了這本書,希望透過那一個個貌似奇異的故事,看到其背後掩藏著的,智者對生命和宇宙的詮釋。其實,如果不是修煉大法多年,我相信自己是看不懂這部奇書的。當然,這不過是一個修煉中的人,在自己的修煉境界中的理解,偏漏之處請大家海涵。

一、生命的來源與歸宿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這是《西遊記》的開卷詩,大意說的是,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原本是混沌的,盤古開天闢地才有萬物。上蒼以仁載萬物,以善化眾生,要想知道這其中造化的玄機,就要看這西行成佛的故事。

隨即,書中的主角美猴王以神話(現代人看不見的,無法證實的,不相信)的方式來到了人間:

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字面上好像說的是一塊得了日月精華的靈石中,誕出了石猴。其實,這裡講出的應該是生命的來源:天地間的眾多物質因素的交合運行產生了眾多的生命,而地球作為天地中的一部分,也在天地的運行中造就出無盡的造化和靈氣。一個生命的因素□原神,借用了地球上的有形來到人間,只為了能在這裡修成得道。借用美猴王這個故事只是一種比擬,其實要想知道生命的奧秘是很難的,而能用眼睛看到的有形的東西,其實並不是生命的本質,其背後包含著特殊的不為人知的因緣。

接著書中描繪了美猴王享樂天真,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不覺過了三五百年。一天,他卻生出了煩惱,想到有一天終難逃脫老病死的煩惱,不覺墮下淚來。其實這裡道出的是人間所有生命的憂患,任何人間的生命都難逃死劫。而這也是所有生命渴望能夠改變的。

那麼生命到底能不能不死呢?書中借一老猿之口道出:“乃是佛與仙與神聖三者,躲過輪迴,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猴王那源自生命本源的靈氣因此而動,他開始四處尋找能夠引導他逃離生死之苦的成仙之術。

在人世間遊歷尋找了八九載,書中用詩句: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
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
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道出猴王看破世人執著世間終將成空的名利,一生勞苦卻茫然不知所終的真相。越發努力地追尋生命不滅的真道。

之後,猴王就“偶然的”撞進了“斜月三星洞”,遇到了他的第一位師父“須菩提祖師”。其實這故事說的應該是生命只要動了尋求真道的一念,天、地、神盡知,自然會有機緣引導其走向修煉之門。

書中最神秘的人物,我覺得就是那位“須菩提祖師”,在開卷之首賜石猴大名孫悟空,引導猴王入道修煉之後,這位法力廣大的祖師就從此在書中“消失”了,沒有交待其從那裡來,更不知道其到那裡去了。我覺這大概就是隱喻,其實在我們所知道的神佛之外,還有很多不為人們所知道的高級生命吧。

然後就是我在文章開頭處看到的那段使我震驚的對話,猴王不為各種利益假相所動,一心要求的是永生不滅的大道,祖師見他意志堅定,於是“指定悟空道:‘你這猢猻,這般不學,那般不學,卻待怎麼?’走上前,將悟空頭上打了三下,倒背著手,走入裡面, 將中門關了,撇下大眾而去。”而猴王則立刻悟到:“祖師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時分存心,倒背著手,走入裡面,將中門關上者,教他從後門進步,秘處傳他道也。”

這段故事其實也是隱藏著無數真機,其中最重要的大概是:人要想修成不滅的生命(我們稱為神、佛、仙、道),永脫輪迴之苦,必須一、有上師教導指引;二、心意堅定不移;三、悟性要高。哎!想想這些隱諱在故事後面的真機,千百年來有多少人能真正的看懂和參破?!而《轉法輪》卻是用最直白的語言,把這樣的真機寫在了每一頁的字裡行間。

二、生命的尊卑與德行

受了師父密傳的悟空,因顯示心而被師父趕出了山門,臨別之時,祖師早已知道“你這去,定生不良。”料定了悟空雖已學得一身的本事,但還沒有經過心性的磨煉,才高德低必然惹來大禍。

果不其然,悟空出了師門後,每日與山中的妖魔為伍,憑著一身的本事,下鬧地府龍宮,上鬧天庭神堂,真是搞得三界不得安寧。以前看著這幾回的故事,也曾覺得奇怪,好像這猴王的本領遠遠大過很多天上地下的神,怎麼還被他們視為妖呢?是不是天上的人也和世間的人一樣,是妒賢忌能在欺負猴王呢?

直到看到第七回,從八卦爐中逃生出來的悟空,在歷經磨難之後,不但不死,反而又增添了火眼金睛的神通,打得天庭眾神束手無策。這時如來佛祖前來收服他,他卻鬧著要坐玉帝的位子,言道:“我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變化,萬劫不老長生。會駕筋斗雲,一縱十萬八千里。如何坐不得天位?”

而如來卻說出這樣一段話來:“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

每天拜讀《轉法輪》,日久了,才漸漸地悟到,其實宇宙中衡量生命的標準就是其德的大小,也是其心性的高低,而功能神通其實不代表層次。明白了這樣的天理,再看如來佛的這幾句話,就非常容易理解了。猴王本事再高,卻沒有在德行心性方面得到磨礪和提高,狂妄自大,不守天理,名利心、顯示心等都很重,結果當然是本事大,闖的禍也大,最終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來償還自己造下的罪業。正所謂:

妖猴大膽反天宮,
卻被如來伏手降。
渴飲溶銅捱歲月,
飢餐鐵彈度時光。

天災苦困遭磨折,
人事淒涼喜命長。
若得英雄重展掙,
他年奉佛上西方。

(待續)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元宵節就快到了,配合猴年,南投鹿谷鄉今年用竹子編了三隻活靈活現的美猴王,當作元宵節主題燈,今天還舉行熱鬧的踩街活動,讓民眾提前感受元宵節氣氛。
  • 台灣彰化縣鹿港天后宮從四日起到五月八日推出兩岸傳統花燈展,其中,有座花燈以西遊記中的主角孫悟空為題,手拿金箍棒,旁邊並有許多小猴子。
  • 西遊記裡的孫悟空,以美猴王之稱,走紅了幾世紀,不過日本最近研究發現,猴群中根本沒有所謂位高權重的猴王,日本九州北部的一座野猴園,日前還特別舉行除名儀式,讓大家有正確的認識。
  • 寒山寺位於蘇州市姑蘇區楓橋鎮,坐東朝西,面對古運河,在晨曦一抹或暮色蒼莽之時,於湖水岸邊聽得入耳的木鼓鐘聲不覺令人感嘆天地悠悠的懷古幽思,人人不由自主的吟唱唐代詩人張繼的千古大作《楓橋夜泊》
  • 倘若欣賞一個人,應當如何讚譽?在眾多的譽美之辭中,諸如:以玉樹臨風形容倜儻之士;以雲中白鶴形容隱士高潔;以璞玉比喻有潛質而未經雕琢之人;亦或如瑤林瓊樹,比喻一個人容貌才智出眾,猶如風塵外物……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讚譽,即以鏡喻人,百代流芳。
  • 在水滸故事中,每當豪傑出場,必有詩文介紹其名號與綽號。唯獨武松出場時,綽號一直空懸未著。
  • 古代的史家並不避諱將神奇的預言採擷入史,三國相關的史料中,關於預言的記載很多,其中不乏採自讖緯之言。
  • 齊國左相出訪魯國,他那豪華的車子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魯國大夫叔孫豹善於預測,當即預料了左相的結局。宴會上,齊國左相舉止失禮,叔孫豹辛辣地諷詠道:「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看那老鼠都還有張皮,這人卻沒有禮儀,不死還等什麼?如此辛辣的諷諫,齊國左相做出了怎樣的回應?
  • 《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回,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觀點,概說東漢末年由一統江山分裂為三國鼎立的局勢。然而,歷史大局的演變,真的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結果嗎?
  • 漢靈帝熹平五年(西元176年),一日,沛國譙縣的天空中,一隻散發著金黃光芒的黃龍,輕盈矯捷地遨翔天際。百姓們紛紛舉頭注目,大感驚奇,消息也不逕而走,傳到了京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