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戀–薄餅夾

文/圖 張詠捷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

每年清明節前,馬公菜市場裡就會多出幾個燙薄餅的小攤子,攤子主要就是擺一副生鐵製的厚烤盤,和一大桶稠麵漿。老師傅一上午都站在鐵盤前忙碌著,一手抓起軟呼呼的水麵團,五支手指不停地扭來扭去,好順勢掌控麵團。那眼珠子一瞪,瞬間就彈燙出一張薄餅皮來。

燙餅師傅有男有女,能站在鐵盤前大展功夫的,多已練就了一身的眼明手快。麵團在師傅手裡,活像一團粉水橡皮般,充滿了彈力,待鐵盤溫熱了,就將麵團快速往盤面一彈,眼見鐵盤上的餅皮破了,隨即將手上的麵團往破處甩,幾秒間就燙熟了一張薄餅,用手揭起,一片片疊高起來,按顧客需要的份量,論斤論兩來賣。

時日愈是接近清明,薄餅攤子的生意就愈好,尤其到了清明節當天,攤子四周更是擠滿了等待薄餅出爐的人。

清明節吃薄餅夾的習俗由來,在《澎湖廳志》﹤歲時篇﹥有這麼一段記載,「按澎湖人清明節,家家皆食春餅。其製以麵粉煎成薄片,如鍋蓋狀,而以魚肉雜菜臠切至細,實其中,參以芥醬裹之,亦名薄餅。蓋本金、廈之俗也。」

其實,過去吃薄餅夾並非典籍記載般普遍,薄餅夾是近年從馬公城興起,普及各地的習俗。

「鄉下人欲佗生薄餅來吃,彼是媽宮好命人在食的。」問起各地老人家,幾乎都是同樣的答案。的確,過去在生活困苦的時代,常民百姓的生活都是為三餐在打拼,一天能有兩餐吃的,已算是好命人家了,哪來的麵粉,遑論講究薄餅配菜的各式細節了。

六○年代出生在馬公的我,從小就吃薄餅夾長大,也算是好命的馬公人了。回想過去全家大小圍在一起吃薄餅夾的情景,真是令人懷念。長大後,兄弟姊妹奔忙各地,家裡好多年沒吃薄餅夾了,偶爾媽媽從市場買些現成的回來吃,但怎麼就是不對味。

薄餅主要是以高筋麵粉調製而成,餅皮細薄如紙,呈微微透明狀。現燙的餅皮捲菜吃,軟中帶著些微Q勁,而油炸之後餅皮薄而脆,老少皆宜。

買了薄餅,當然還要採買搭配薄餅夾的各色餡料。餡料多是以新鮮蔬菜現炒而成。傳統用的配料多以高麗菜、豆芽、豆薯、蔥、芹菜、紅羅蔔、豆乾、狗蝦、雞蛋,以及些許肥瘦肉相間的肉絲為主,另外還要買些調了白糖的土豆粉﹙花生粉﹚才夠味。

印象中吃過的薄餅夾,餡料多以蔬菜為主,肉類頂多是配個狗蝦或肉絲提鮮。每一家的薄餅夾餡料都是大同小異,口味的差異,只在於炒菜的火候與調味的習慣而已。我從小吃薄餅夾長大,似乎不曾見過哪戶人家是用大魚大肉來包薄餅的。我想,這多少是承繫了寒食節素簡飲食的古老傳統吧。

寒食禁火,是古代周朝所立下的制度。傳說有燧氏發明了鑽木取火,人類從生食進入了熟食生活,而食物經過火的炊熟,轉變成更好的滋味。而春季對火的節制使用,也是要讓萬物在復甦之際能受到保護。

火的使用在今天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想像哪一天來過個真正寒食節,不起火、不開熱水爐、不點燈、不開電腦、不用微波爐,完全禁絕所有以火生成的動力能源,那時,我們或許才能真正能體會出火對人類的貢獻,也就懂得如何來珍惜了。

事實上,曾經歷過沒水沒火的上一代,對於火與水的使用,多能節制並懂得珍惜。西嶼二崁村的選婆曾教導我,火與水是上天的恩賜,兩者都不屬於任何人,要是人家來借火水,都不能拒絕,以免遭到上天的逞罰。

傾聽百歲老人對水火的深刻描述,我也開始意識到火與水真不是「天然」或「自來」的,而生活在有自來水與天然瓦斯時代的我們,是何等的福氣啊。

清明節是民間四大節日之一,俗稱「清明十日前、十日後」的掃墓期,就是以清明正日為基準,在這前後長達十九日的掃墓期,都可以到祖先墳前掃墓,過了這段期間,就不能隨便動墳了。而清明日當天,按習俗一定要在家中祭祀祖先,並於午前完成祭祖儀禮。過去在家中祭祖,要準備十二味菜碗,而拜過的各色菜碗也就成了薄餅夾的餡料。

祭祖之後,一家人圍坐吃薄餅夾,豆芽炒青蔥、豆乾條炒芹絲、狗蝦炒蔥珠…,桌上擺得黃紅白綠,忒是開胃。每個人按自己喜好將菜夾起舖在薄餅上,最後再灑上加了細糖的土豆粉,捲成餅筒子。愛吃餅皮的,菜夾得少,瘦瘦一捲,咬下去多是麵皮餅的滋味;有的每樣菜都愛,夾一夾就裹成渾圓圓的一筒。

從小每逢吃薄餅夾,我總是捲得都要迸出來的模樣,總覺得吃薄餅夾,就是要裹得豐厚才有滿足感,但是菜一多,湯汁擠壓了出來,餅皮破了,咬一口,東漏西洩,口忙手亂的,吃相就糗了。

一斤薄餅大約可捲18條薄餅夾,買回來先將每一張餅皮揭開,對折成四分之一疊好,覆上塑膠袋保持濕潤以免硬裂,吃時也較方便取用。
餡料按人數酌量準備,肉絲、狗蝦、雞蛋、高麗菜、豆薯、紅羅蔔、豆芽、韭菜、豆乾、蔥、蒜、芹菜等。
先將菜料洗淨瀝乾,芹菜、蔥與蒜切細作為芡香的料底;高麗菜、豆薯、紅羅蔔、豆乾切絲;各種蔬菜可以互相搭配雜炒,或單味配蔥、蒜、芹菜清炒。

熱鍋,爆香後按自己順手的方式將菜料個別炒好裝盤;肉絲可加入高麗菜、紅蘿蔔、芹菜同炒,或加蔥清炒;炒蛋打散,加入鹽巴煎成蛋皮再切絲;澎湖土產的紅羅蔔炒軟後有一層厚厚紅油,味濃香甜;豆乾條與芹菜同炒,加些鹽巴與醬油調味;澎湖狗蝦更是鮮美,炒熟後加些蔥珠提色調味;豆芽加韭菜同炒。

吃時先在餅皮灑上砂糖土豆麩,夾好菜再灑上一層,捲一捲,也真是夠豐美的了。@

轉載自野人文化–【食物戀】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