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行走——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南方農村(四)

有多少聲音值得聆聽(2)
蔡成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9月24日訊】在聆聽到不少聲音之外,我還聽聞了不少故事,故事沉默無語,但故事裡也藏著各類聲音。

福建仙遊縣為了經濟開發,向下屬某鎮東嶺村的村民強行徵收土地準備建一工業園。因村民人均耕地才2分土地,村民不肯接受協議。縣與當地鎮政府緊急調動600多名「執法人員」到東嶺村「執法」。一時間,村民為一方,執法隊伍為一方,雙方開始「激戰」。石塊上天,尿屎亂飛……最後連縣鎮領導都未能倖免,披上了一身臭烘烘的人糞。

與此類似的故事還有:某地修高速公路,農民為土地徵收費太不合理與有關方面發生衝突,公然站在工地上阻止修路;某地領導貫徹上級有關「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口號,決意徵收最肥沃的大片良田搞城鎮開發,衝突也不可避免地發生,導致領導家的狗被人毒死,領導家的門上經常被人塗上糞便……

公說:「發展經濟是當務之急!」婆道:「沒了土地,我們靠甚麼過活?」

誰說的更有道理?我當不了裁判。但徵收土地拆遷民房發展經濟過程中,各種非法亂紀的事時有發生是事實。因拆遷而鬧得全國盡知並導致縣最高領導被免職的湖南嘉禾縣,該也屬於這類故事中的精彩片段。儘管這一事例屬於小城鎮,不屬於正兒八經的農村。但縣城都有如此「鬥爭激烈」,農村則更上一層樓了。

在所有存在於土地與經濟發展二者間的「矛盾衝突」中,出現在我面前的有兩個事實:越是鄉鎮企業發展得越不錯,沒了土地的農民牢騷越盛,背地裏罵娘話越狠;另一方面,農民又頗為矛盾地說,鄉鎮企業發展後,自己的口袋裡確實鼓漲了不少。有沒有既不傷害農民原有利益,又能帶領農民致富的發展路子?

有句話,不知道城裡人有否聽過:「鄉長不下鄉,縣長不出縣。」我在南方農村奔走時,依靠簡單易行的詢問方式作過統計,80%的村落80%的農民沒見過本鄉鄉長大人的樣子。因為鄉長大人從不下鄉,他在鄉長辦公室讀文件,每天的文件都讀不完,他沒時間下鄉。

縣長更累,縣長天天都在開會,大會小會,都在辦公大樓開,縣政府的辦公大樓建在縣城裡,所以縣長不出縣。情形一:不是不想,是沒時間。情形二,時間是有,但不想去,鄉間泥濘的路難走,再說去了也沒啥好看頭。

有群眾這麼對我說:「幹部離我們一尺,我們離幹部一丈。」領導幹部疏遠了 人民群眾,人民群眾就會拋棄領導幹部。這樣的聲音,真該引起眾多高高在上的領導幹部的警醒。

還有句順口溜,聽到過三次。第一次聽這話,我沒聽明白:「9億農民8億苦,又有半億在痛哭,只有10萬在跳舞。」後來聽人一解釋,就醒悟了——9億農民只有10萬發財致富了,樂得在跳舞;其他的,8億人在默默受苦;半億之上的農民發出點聲音來,是哭聲。但願這是誇張。 @

——節選自《在鄉村行走——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南方農村》

作者簡介:

蔡成,中國青年作家,現居海外,在中國大陸、台灣、美國、澳大利亞等地共發表近200萬字作品,長於散文、隨筆創作,已出版有《左手跟右手下棋》、《花花草草與人生菩提》、《情人看招》、《生命向左轉彎》等散文、隨筆集。

2002年開始,蔡成懷著社會憂慮之心,從繁華的深圳出發,先後19次前往福建、湖南、江西、安徽、廣東、湖北、廣西、浙江、上海等省市農村,開始「風土中國」系列叢書的創作,接觸過中國農村成千上萬的農民,通過文字記錄和照片拍攝的形式,與 120多位生活在最底層的中國農民開展面對面的直接採訪,先後成書《在鄉村行走——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南方農村》、《地工開物 ——追蹤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老江湖——追蹤神秘的傳統江湖術》、《角落—— 99個民間人物的背影》等四部著作。其中《在鄉村行走——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南方農村》一書的刪改版已在中國大陸公開出版,引起眾多憂國憂民人士的關注。《廣州日報》、《深圳商報》、《城市晚報》、《解放日報》、《新民晚報》《揚州晚報》、《海南日報》、《中國新書》等報刊雜誌曾進行報導和激烈討論。與此同時,由於該書以照片加文字的形式,平面直觀、真實深入地揭示了中國農村的現狀與存在的大量問題,因此受到指責和批駁,被指為「無視改革開放後中國農村的飛速發展」,有對 「三農問題」擴大化之嫌,是否定中國農村改革成功的抹黑之作。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據報導,目前中國有三億多農民飲用不合格的水,農村飲用水符合飲水衛生標準的比例僅約六成六,三成四的農村人口飲用水存在水質污染或污染隱患。
  • 【大紀元7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曾淳良北京三十一日電)據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等單位開展的一項新農村調查顯示,目前中國農村內部分化極為嚴重,而且被調查的最富與最貧農村的人均年收入相差十二倍之多。 北京「中國青年報」今天報導,今年五月,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研究室、江蘇廣播電視總台新聞中心與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社會學系的一百多名師生分成十個小組,分別在山東、陜西、河北、河南、山西、安徽、天津、河南、江蘇和廣東等地的二十個行政村,開展一項關於新農村的調查。
  • 【大紀元9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辛菲採訪報導) 8月30日,河南電視台新農村頻道記者武釗、馮軍到汝州市臨汝鎮坡池村採訪,遭到當地不明身份者的毆打、綁架,攝像機被搶奪、損壞。
  • 【大紀元9月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九日電)據中國有關部門最新統計顯示,中國十五歲以上的成人文盲人數高達一億人左右,大多數集中在西部農村,其中一半是女性。報導說,中國掃除文盲的工作依然嚴峻,長路漫漫。
  • (大紀元記者馮靜綜合編譯) 中國有大批農村勞動力為生活所逼,到城市打工謀生活,但是城市戶口這一中共政策條文威脅著他們在城市的生存權利。子女上學是多數民工家庭面臨的最大難題。大多數城市的中小學都拒絕接收民工子女入學,或者要求他們繳納比城市居民子女高出許多的學費。北京官方最近關閉239所私立民工子女學校,使這些孩子失去教育的權利,在都市飄泊。
  • 在中國大陸農村,有一群孩子,他們不是孤兒,卻常年不能與父母團聚;他們尚未成年,卻需要獨自面對生活的挑戰;他們天真爛漫,卻常常內心孤僻充滿陰霾。因為父母到城市裡打工謀生,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有一個共同的別稱「留守兒童」。
  • 【大紀元9月17日訊】長沙網癮少年魏程和青海山區貧困少年高占喜,有機會在湖南衛視一檔節目中互換角色7天,魏程去給一個盲人爸爸當兒子,吃粗麵饃饃,下地幹農活;而盲人爸爸的真正兒子高占喜到魏程家體驗富足生活。七天過後,魏程向農村父母下跪,說要悔過自新,而高占喜則說,只有考上大學才能走出大山。
  • 我們是生活在浙江農村的農民,具體位置就是在浙江省慈溪市宗漢街道百興村,從小給我們的記憶這裡的村民淳樸善良,辛勤勞作.可自從我們這裡的王姓村支書上台以後,整個村越來越讓我們感到陌生了。
  • 以農村為背景的電視劇《天高地厚》拍攝完成後,在中央電視臺的片庫裏放了3年,近期經過審查終於定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開播,不過播出時間卻不是黃金時段而是晨間的「精選劇場」。對於央視歧視農村劇的做法,朱媛媛及侯勇言談中透露出不少無奈及不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