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代畫家

謝宏達的《靜‧水‧禪‧心》(二)

金瓜寮溪水文之美
周怡秀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6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創作脈絡

對謝宏達而言,繪畫是人生、思想、心靈的寫照,二者相輔相成。藉繪畫可表達豐沛的情感、創作的慾望、對人文的關懷、對故土的摯愛、對人生的品味吟詠、對宇宙的發現與感受以及對藝術鍥而不捨的追尋,留下生命中的雪泥鴻爪。

回溯學習創作歷程,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時期:

(一)馬步站樁 內勁外達

自小謝宏達對美術就流露出強烈的創作欲望,隨時自娛娛人的拿著畫筆塗鴉,也經常在美術比賽中獲獎。然而這個愛畫少年卻從來不曾考慮『藝術是什麼?』或『如何作一個藝術家?』這樣的問題,只有一股熱烈的求知很學習的渴望,促使他像海綿般吸取一切可以提昇藝術能力的觀念、技能與創作動力。在師大美術系期間鍛煉自己的基本功﹕謝宏達盡可能地學習每位老師的精髓;課外又蒙李石樵老師的厚愛,進入其畫室中深入學習素描等繪畫訓練,為日後奠定了紮實的基礎。謝宏達感到最珍貴的是每次畫完畫後與李老師的談話中得到的繪畫「秘笈」。

謝宏達2011年的作品。描寫的是台灣另一條溪流「砂卡礑溪」。

「如果你在畫素描的過程中,沒有把握畫的是對還是錯,那麼你就要將它看成是錯的。再改或再重新畫,直到你很有把握它是對的為止。」李石樵老師對於藝術的執著和追求完美可見一斑。

「畫畫就像跑馬拉松一樣,比賽的過程當中,沒有人能看得出來誰是贏家,但到最後能夠堅持到底的人才是最後的優勝者。」這些教誨到今日仍然不時迴盪在謝宏達腦際,成為終身奉行的圭臬。

(二)從抽象到寫實

少年時期的謝宏達對抽象美感就具有才能,甚至還曾經獲得臺北市高中美術比賽的第一名。大學畢業在國中五年服務年限完成後,他毅然決然辭去教職,負笈美國繼續藝術探索之路。出於對 Philip Pearlstein 教授的景仰,謝宏達選擇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布魯克林學院(Brooklyn College),也有幸受業於Pearlstein,進入他的畫室成為助手。

Philip Pearlstein教授是當代著名寫實藝術大師,一生熱愛描繪人體,而且他的模特兒通常是一般平民百姓,年齡不拘、男女皆有,他們自然的或躺或坐的在地毯或椅子上,毫不矯揉造作的展露驅體。Pearlstein教授的創作方式隨性率真,不刻意也不矯飾,在畫面上真誠的表現出現實社會市井小民的真實面貌。這位不同於李石樵的另類大師風範,也給予謝宏達莫大的啟迪。

《悟》- 潔淨純真,本來可以如此理所當然。116.5x80cm, 2008,油畫、麻布。

紐約自由多彩、豐富多元的藝術氛圍,有如排山倒海般強大的視覺衝擊和創作靈感的激發。經常流連忘返於各大美術館、畫廊與博物館間的謝宏達,在這自由的藝術風氣中,也嘗試抽象繪畫的創作,從中探究具象、抽象藝術在美學的形式上的共同原則。畫抽象畫時,畫家感受單純的色和形,在畫布上揮灑經營空間,並鍛鍊膽量與氣魄;畫具象畫時,這些形和色彩則深入具體的實景內,作為描寫外在景物的基礎元素。Pearlstein曾經稱贊他:「很少人像你一樣,可以畫抽象也可以畫具象,且兩者都畫得很好」。

(三)回歸故土 走入自然

許多當代藝術的創作者是在將寫實技巧達到一定程度,且在人生安定、自由無拘的境界時,才逐漸由具象轉為抽象,謝宏達則恰巧相反。

謝宏達2011年作品。 (作者提供)

自美返國後,謝宏達持續了一段抽象創作。然而經由多年來創作經驗的累積以及心性的沉澱,謝宏達終於還是回歸到對真實的日常生活的品味、從新走入自然和鄉野的懷抱。他欣賞生活周遭的一切,無論是餐檯上的水瓶和玻璃罐、不知名的鄉野小村,還是林間一彎淺淺的小溪,身邊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都能夠帶給他莫大的感動。尤其是「水」,「清淨的溪水」,以千變萬化之姿出現在謝宏達的面前時,頓時牽引出畫家千絲萬縷的情愫和感動,讓他有非畫不可的衝動。

在2000年至2002年間謝宏達用粉蠟筆畫了一系列的風景小品,並在玄門藝術中心展出,命名為「清涼心 綠意情」系列。繼2002年「清涼心」系列作品的出現後,畫家再以數年的時間,雲遊四方,尋找創作的靈感。然而無論是站在蒙古的大草原上、棲身於西藏民居的一角、或是走在歐洲帶有古典氣息的教堂中,還是坐在法國亞爾的小咖啡館裡,內心情感所寄仍是故鄉那有著童年美麗記憶的潺潺野溪。謝宏達決定融會他在西方所領會到的當代藝術思潮和及習自傳統的寫實技法,凝聚出他個人的觀點與風格,畫下他多年觀察、體悟、醞釀的野溪 —《靜‧水‧禪‧心》~金瓜寮溪水文之美 — 就此產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法國國家美術學會 (SNBA)十一日至十五日舉辦的二○○三年藝術沙龍大展中,由師大教授陳景容率領的台灣師生代表團應邀參展,展出九幅代表台灣現代藝術風貌,作品水準很高,深得各方激賞。
  • 一位朋友如今從商場上退下來,有如閒雲野鶴般地到台灣各處山林雲遊。
  • 就讀於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的台灣青年畫家賴鴻爵,日前在臺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個展,將他在俄羅斯所學以真實面貌展現在台灣觀眾面前。在欣賞他的作品的同時,我們也彷彿進入了列賓美術學院的畫室,感受到學院式美術訓練的嚴謹。
  • (大紀元記者岳芸台北採訪報導)由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首屆「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獲得金獎的作品《蒙難在中原》,台灣畫家葉春新也曾相當推崇。他說人物寫實畫在西方最早風格是傳述宗教信仰,這次比賽透過傳統的寫實創作手法,具有道德教化作用;這是全球而不是區域的比賽,善念的張力會很大。
  • 台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教授謝宏達個展「靜、水、禪、心─金瓜寮溪水文之美」,今天在國父紀念館展出。他表示,希望大家觀賞畫作時,能興起保護鄉土、珍惜水資源的心。
  • 金瓜寮溪觀魚蕨類步道是坪林著名的一條綠色休閒路線,步道沿著金瓜寮溪岸,以溪流景觀及蕨類生態著稱;景色美,路況好,可說是一條老少咸宜的踏青路線。
  • 端午連續假日,踏青何處去?想了幾個景點,但考慮天氣飆高溫,最後決定去坪林金瓜寮溪避暑,單純的溪邊乘涼或戲水,看魚悠遊,家人聊天。
  • 《靜‧水‧禪‧心》~金瓜寮溪水文之美,是謝宏達在經過了國內外求學歷程的淬煉、雲遊四方的感悟、人生情感的起伏、靜思反觀的體察、以及豐沛的創作欲望的驅使,所畫出臺北縣鄉野的山澗野溪的感受,其中有畫家對人生的哲思、對鄉土濃郁的情懷,也有他對人與自然關係的體認,更有他對藝術恆久不墜的追尋。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畫重要的題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體現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畫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稱「湖州派」。對後世墨竹發展影響極大。他的表弟蘇軾亦曾為其寫過許多首題畫詩。今天我們就從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圖》來看看,這幅畫為何讓人過目難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