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行家】臺灣的水彩發展與師大(下)

洪東標
font print 人氣: 257
【字號】    
   標籤: tags: ,

鄉土寫實與師大水彩黃金時期

1970年代晚期,臺灣在遭遇一連串國際事件的衝擊,歷經外交挫折之後,政府以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的信念,將執政重心著力於經濟發展並獲得高成長率的成就,知識份子間則出現了自我反省與本土意識的自覺;首先激起的是鄉土文學運動的浪花,水彩畫界也在進口材料和國外資訊大量傳入後,繼而興起本土鄉土寫實主義。

對於當時重抒情寫意,流於形式,體材大量複製的大寫意水彩,已無法滿足青年學子的需要,有識之士除繼續致力於水彩畫的創作,亦盡力擔負起水彩畫教育與推廣的工作,形成另一波臺灣水彩畫壇運轉的動力。同時,隨著經濟好轉西方繪畫書籍資料及多元水彩風格的大量輸入,尤其以安德魯.魏斯的畫冊進入臺灣,相關科系的師生開始全面檢視水彩畫的創作內涵,為下一階段臺灣水彩畫壇的蛻變揭開序幕。

美國懷鄉寫實畫家安德魯.魏斯(Andrew Wyeth,1917-)的水彩創作,以描繪身旁週遭人、事、地、物的精細寫實手法,激發了一些具本地性格取向的大學美術系學生投入水彩創作,尤其在臺灣師大學生陳東元(1954-)帶領下蔚為風潮。於是,繪畫主題傾向以懷念臺灣的風物,如耕牛、古厝、腳踏車等民間生活器具皆一一入畫,此舉不但形成一種可明確辨識的時代風格與取向,也使水彩創作在臺灣畫壇達到高峰。此時,師大在馬白水教授、席德進教授相繼退休之後、由李焜培教授承擔水水教學的重責大任,他編寫一本台灣水彩界的經典大作「二十世紀水彩畫」,融合水彩歷史、材料研究及創作論述影響年輕一代的學子很大,他並獲得民間企業的支持,召集學生梁丹卉(1948-),洪東標(1955-)、楊恩生(1956-)等多位水彩名家,編輯了《水彩雜誌》季刊,企圖以開拓臺灣水彩畫的閱讀人口來延續一個高峰,但畫家辦雜誌,以跨領域的非專業能力實在無法一蹴可及,加之隨之而來的諸多外在不利因素日增,已非水彩畫家們所能單獨承擔的責任。

魏斯作品

此時由師大劉文煒教授在1987成立的中華水彩畫作家協會成立,由劉文煒擔任會長,陳忠藏任總幹事,初期以大學水彩教師與全國性美展前三名獲獎為入會條件,成員多為師大師生羅慧明、李焜培、張柏洲、曾興平、黃銘祝、楊恩生、謝明錩、洪東標、郭明福、黃進龍、陳品華、王志誠相繼加入,初期在國內辦理聯展外並與日、韓進行交流展,1986逐進一步更名為第一屆亞洲水彩畫聯展;1987年主辦第二屆亞洲水彩畫聯盟於台北市立美術館,1992再度主辦亞洲水彩畫聯盟展於國立台中美術館,會員頗具向心力每年除參與國際展、會員巡迴聯展,曾分別於基隆、中壢、花蓮、台東等地文化中心辦理揮毫寫生活動以推廣水彩藝術,期間三次舉辦全國水彩畫大展,出版畫集,成為當時最具活力的團體, 2001年因會務運作問題,會務已呈停頓,然而在當時對台灣水彩走向國際化貢獻頗多。

李焜培教授作品

時代的水彩新面貌

1979年台美斷交,如骨牌效應一般,一些友邦紛紛與中國建交,蔣經國總統體會到兩岸競爭,臺灣唯一的優勢就是保持一個更自由、民主開放的社會,1987年蔣經國總統宣布解嚴,同時開放黨禁、報禁,一個自由開放的意識在藝文界興起,反傳統媒材的創作方式更由留學歸國的藝術教育者引入而激起巨浪;數年之間,水彩創作者在此衝擊中漸漸式微,全國各大美術競賽參展水彩項目人數大幅滑落,但仍不乏年青學生勇於投入,更有不少曾懷有繪畫理想未能如願,在中年事業退休後重新學習而卓有成就者。時至當代,臺灣資訊取得容易,出國留學鑽研畫藝者俱增;水彩畫的表現自然也在不停的轉型及嘗試中。

鄉土寫實的高峰在新一代的水彩畫家眼中宛如一座高山,年青畫家對創意理念的建構及材料的選取,皆有其更多元及強烈的時代意義和創作思維,不僅要思考融合古今中西的美學觀,也要明確掌握各種媒材技巧、與時並進,或者在景物蒼茫中呈顯一份人文關懷,或者在抽象虛實間隱含情慾剖析。縱觀這一代的水彩畫發展,除創作者必須發揮驚人的創造力之外,同時也需要欣賞者發揮無窮的想像力,才能共同將水彩畫提升到一個更為精進、廣泛與多元的境界。

1980年師大校友何文杞教授於屏東組織成立台灣現代水彩畫協會以辦理國際交流展為主,成員多以南部畫家為主,自1982年起與日本大阪現代水彩畫協會辦理交流展,此後加入韓國、中國等每年於國內和國外輪流展出,1990年因與日本大板水彩協會意見不合,逐退出亞細亞水彩畫聯盟,並自組國際水彩畫聯盟世界水彩大展並任總裁,邀請成員國增至16國,以華人畫家為主的國際性展覽,直至1999年因會長何文杞參與建國黨政治運動,現今會務已承暫停狀態;辦理國際水彩交流展對拓展台灣南部民眾的視野貢獻頗多。

1990年師大校友陳甲上由教職退休遷居高雄市,應日本大阪友人野口良兼的邀請,特別籌組高雄水彩畫會,以取代台灣現代水彩畫協會參加亞細亞水彩畫聯盟,同時呼應大阪和高雄同為日、台第二大都會之畫會共同結盟之意,會員維持十餘人的規模,創會由陳甲上任首任會長,積極推動展覽活動,主要以南台灣為主,以一年一次的會員聯展、與大阪的日本現代水彩畫協會進行交流展,參與亞細亞水彩畫聯盟展等三項活動為主;2004年亞細亞水彩畫聯盟於吉隆坡召開大會,陳甲上獲選為亞細亞水彩畫聯盟主席,接辦2006年之細亞水彩畫聯盟展於台灣巡迴台南新營、高雄市、台東市等三地展出;是現今南台灣很具活動力的水彩畫團體,對藝術下鄉頗具貢獻。

再起的風潮-國際視野與專業創作能力的顯著提升

1998原為中華水彩畫協會執行長的師大教授羅慧明於1996年辦理全國水彩畫大展後受到總幹事陳忠藏排擠,乃退出中華水彩畫協會另行發起創立台北水彩畫會,羅慧明認為畫會必須秉除私利並受政府監督,方能可長可久,逐向內政部登記而成為台灣第一個立案的水彩畫團體,原以台北水彩畫會發起,後再更名為台灣國際水彩畫協會,由羅慧明教授當選為創會首任會長,創會後接連兩度於中正藝廊辦理亞太地區國際水彩畫邀請展,參展國除亞洲國家外還擴及太平洋對岸與澳洲、紐西蘭、美國,積極走向國際化,2002年鄭香龍接任會長加入亞洲水彩畫聯盟並接辦2003亞洲水彩畫聯盟展於澎湖;2005年於新竹辦理國際水彩邀請展等,2005由師大蘇憲法教授接任第三任會長,2007、2008分別於板橋、台北中正紀念館舉辦國際邀請展,2008年由師大黃進龍教授接任會長,會員已高達百餘人會員遍布全台,積極與國際水彩大國接觸與交流,接續辦理台美交流展,台澳交流展於台灣、美國、澳洲等地,目前已成為全台最大最活耀的水彩畫團體。

2006年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成立(以下簡稱亞太協會),由師大校友洪東標擔任理事長,水彩畫大型展覽的辦理走入精緻化及學術化,引進大陸最精銳的畫家參展與研討,如歷史博物館辦理「國際華人水彩經典大展」受到好評,亞太協會以創作發表、學術研討、推廣教育作為工作發展的重點,2007年開始發行水彩藝術資訊雜誌以半年刊型態免費贈閱水彩愛好者,2008年為紀念台灣水彩發展已達100年,與由美國返台的水彩畫家楊恩生所主導的師大文創中心合作辦理一個前瞻性的「紀念台灣水彩百年2008臺灣當代水彩大展」、和以回顧性的「臺灣水彩100年」兩項展覽等、這兩項展出採取成立委員會以審查邀請名單方式,排除了一些非專業性及玩票性的年長者或是「畫的早而非畫的好」的知名畫家,主辦單位面臨許多壓力,可喜的是社會普遍對這兩項展覽給予極高的評價,觀察年輕世代,最讓人有「驚艷」的衝擊和感受,其中多有取材新穎構圖大膽,現代化的意圖極為強烈,或許不常見於國內競賽會場中,但技術與理念均已達上層不容忽視。

09年以來亞太協會繼續推動與政府各部門的合作先後結合,以區域範圍為單元,辦理主題展,內容多元的涵蓋到景觀、自然生態、人文特徵等等,每一項展出都搭配辦理展前作品研討、專輯出版推廣、再應用亞太協會發行的資訊雜誌報導與作品賞析以拉長宣導時效,讓藝術的能量能持續發酵;同時以楊恩生為主力的師大文創中心辦理,「臺灣水彩經典」展以回顧百年間精選的30位創作者的作品,讓民眾緬懷走過的歲月,以讓觀賞者觀摩台灣水彩發展歷程中的各樣面貌,思索如何迎向未來。2012年師大黃進龍教授接任亞太協會第三任理事長,成為第一位同時擔任兩個最活耀的水彩畫團體的負責人,辦理一次即受矚目展覽壯闊交響-巨幅水彩畫名家創作大展,以近50件雙全開作品展現水彩多元的面貌,意圖改變民眾對水彩創作侷限於小品與速寫的的認知概念,加上一批以林經哲為首的師大研究生投入水彩創作,並在短期間獲得國內幾項重大競賽的獎項,我們似乎重新看到80年代師大水彩黃金時期的盛況。

期許與探討

百年來,觀察台灣水彩發展的起伏興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腳色,總有一批師生除了自己在水彩的領域創作外,還承擔著推廣者的任務,然而我們必須關注的是台灣的水彩畫在歷經百年的發展後,能否在二十一世紀這個多元的藝術創作媒材中繼續生存,除了台灣師大的許多大專院校的美術相關科系將水彩排除在課程外,某些油畫教授始終跳脫不出水彩是油畫草圖的即興式創作概念。爾後台灣師大是否能在水彩藝術的推廣和提昇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百年來水彩可以他特有的文化性、方便性與經濟性在台灣成為最受喜愛的媒材之一,如果能藉由教育的更普及、創作水準的再提昇而讓水彩藝術成為深耕於民眾的「國民藝術」,應該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參考書目
席德進紀念全集 席德進基金會
日據時期台灣美術運動史 謝里法著 藝術圖書
水彩藝術第二輯 2000 中華水彩畫協會
劉文煒 會長序
台灣水彩畫會三十六週年紀念專輯   
家庭美術館 石川欽一郎 雄獅美術雜誌社
家庭美術館 馬白水 雄獅美術雜誌社
臺灣水彩一百年專輯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8臺灣當代水彩大展專輯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臺灣水彩經典 臺灣師大文創
家庭美術館 席德進 雄獅美術雜誌社
家庭美術館 劉其偉 雄獅美術雜誌社
家庭美術館 李澤藩 雄獅美術雜誌社
家庭美術館 倪蔣懷 雄獅美術雜誌社

(圖文由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次展出是洪東標自2008~2011等四年間的作品中選出的代表作,大多取材自生活中和旅行間的所見題材,洪東標以寫實的描寫技法暈染出幽靜的情境,是大家生活在喧囂的大都會中難得的幽境,讓大家分享這寧靜的自然美景。
  • 洪東標老師此次應邀展出30多年來各個時期代表作品共50件,以三個主題展出 ,分別是「變形分割與造型重組的形式」、 「以大自然為師的熱情寫生紀錄」、「不斷的往前和轉變-創境的尋幽系列」、 等分別記錄了三十多年來洪東標作品轉折變化的軌跡,是一次難得的回顧展。
  • 台灣知名水彩畫家洪東標,在56歲的今年做了一件意義非凡的事。他前後用了56天,以機車環島的同時,以水彩寫生,深情記錄了台灣特有的海景、地形,空氣和陽光…。10月27日,『洪東標機車環島寫生之旅-臺灣海岸百景之美』畫展正式在臺北市中正紀念堂瑞元廳開幕。現場展出118幅作品,畫家的辛苦付出所獲得的豐碩的成果在觀眾眼前展現無遺。
  • 一幅看起來不夠精彩的畫 ,如果能想出問題所在,它就一定可以修改,只是,一幅改過的水彩難免要失去一些乾淨度,必須十分小心才是。
  • 這裡除了有植物種類的展示之外,創園之初有計畫的約束參觀人數和時間造就園區的生態特色,成為台灣最佳典範,在這裡寫生成為我的最愛之一...
  • 臺灣水彩畫因日治時期石川欽一郎(1871-1945)的提倡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後更培養出第一代的水彩畫家,如倪蔣懷(1894-1942)、藍蔭鼎(1903-1979)、李澤藩(1907-1989)等。石川欽一郎將西方寫生觀念引入,借給這批年輕畫家一副重新觀看臺灣風土的眼鏡,形成一股「以自然為師」、「對景寫生」的全新美學觀與自然觀,使臺灣風景題材與西方繪畫表現方式接軌。
  • 揚‧范‧海瑟姆(Jan van Huysum)是位出了名的神祕隱居型藝術家(1682─1749年),也是公認18世紀最傑出的荷蘭靜物花卉畫家。他的作品因想像力豐富、具奢華感、色彩飽滿、紋理細緻,以及高度細緻的寫實而倍受尊崇。這些成就的關鍵在於揚‧范‧海瑟姆謹慎且不怕麻煩地在畫布上一層又一層地塗上薄釉彩的技巧。儘管許多人試圖模仿,但同時代的畫家都沒有辦法做到。
  • 小漢斯‧霍爾班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奧格斯堡市(Augsburg),屬於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北方的畫家與版畫家。他被公認為十六世紀時期最偉大的人物肖像畫家之一,除了肖像畫之外,他的作品還包含宗教畫、警世內容的版畫等等。特別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畫用於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畫,在傳播新教思潮的時代裡,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文徵明以「白描法」鉤出娉婷玉立的蓮花,用極婉約勻稱的細線來鈎勒。為了顯現花瓣的精氣有神,畫瓣尖,下筆時先以書法中的「頓筆」為之,再提筆上來,一上來就見真章了。我們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線條是那麼細緻溫和,好像隨手不經意地就畫出來似的,柔中帶剛,剛中有柔。顯得韻味無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