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唐詩】徐賢妃〈秋風函谷應詔〉

明珠
font print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函谷關位於今河南省靈寶縣東北,戰國時期秦置;東瀕弘農澗,西倚稠桑原,位當崤山、黃河之間,因路在谷中,深險如函,故以為名。其東西十五里,絕壁聳立,崖上松柏蔭谷,不見天日。其西為桃林之塞,「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澗道之陝,車不方軌(兩車不能並行),號曰天險。故〈西京賦〉曰:岩嶮周固,衿帶易守,所謂秦得百二,併吞諸侯也。(《水經注.卷四》)」桃林塞再西為二崤之險,東西二崤相距三十五公里,東崤峻阜絕澗,壁立千仞;西崤皆為石板狹路,端部即是[#33879]名的潼關。

函谷關是中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函谷關一線、東西二崤、桃林塞、潼關,為關中與中原相互滲透之捷徑。關中往往依此險隘控扼中原;中原欲西併關中,往往不遺餘力反復爭奪於此。函谷關至潼關一帶,自古以來發生了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限於篇幅,筆者今天只講一個與本詩有關的故事。


紫氣東來

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脩(通「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周朝)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函谷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勉力)為我[#33879]書。』於是老子乃[#33879]書上下篇(《道德經》),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又據唐代的史學家 司馬貞《史記索隱》援引漢.劉向《列仙傳》曰:「老子西游,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這就是「紫氣東來」這個詞的由來。<--ads-->

貞觀十五年(西元641年)三月初,唐太宗巡幸東都洛陽。此次洛陽之行,有魏徵及徐賢妃等人隨行。唐太宗在洛陽的時間比較長,一直到九月底才回駕長安。徐賢妃寫的這首詩是輦乘(帝王與后妃專用的車乘)到達函谷關時,應唐太宗之命而作,所以詩的題目是〈秋風函谷應詔〉;「應詔」即「應皇帝之命所寫的詩文」。

秋風函谷應詔

秋風起函穀,勁氣動河山。
偃松千嶺上,雜雨二陵間。
低雲愁廣隰,落日慘重關。
此時飄紫氣,應驗真人還。

(《全唐詩.卷005_051》)

「秋風」這個詞,在不同的詩文中,它所要起的作用不太一樣。筆者認為此處的「秋風」之意出自屈原的詩〈湘夫人〉:「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既有「淒涼、肅殺」之意;又含有一種「秋風掃落葉」的意味在裏面。「勁氣」指天地間的正氣。這種用法出自南朝梁.庾肩吾的詩句:「勁氣方凝海,清威正折綿。」

「偃(音眼)松」俗稱馬尾松或五針松。是一種常綠喬木,枝多,大枝伏於地面,末端向上斜。雄花為黃色,雌花為紫色,葉為針狀,球形果紫褐色,種子略呈橢圓形。「雜雨」即「大雨」;「雜」字有「眾多、紛亂」的意思。「二陵」即指函谷關周圍的「二崤」,因有東崤山與西崤山,故稱「二崤」。我們前面已經介紹了函谷關的地勢。那為什麼把「二崤」稱為「二陵」呢?據《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記載:「晉人禦師必於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夏代帝王,西元前1785年登基,在位11年)之墓也;其北陵,(周)文王之所辟風雨也。」

「偃松千嶺上,雜雨二陵間」這句是說:函谷關周圍的山嶺上長著很多的偃松;而此時大雨在東、西二崤山間瓢潑而下。頷聯的「偃松」借指天地間正的一方;「雜雨」借指邪的一方。

「低雲愁廣隰,落日慘重關。」此句表達了山雨過後作者看到烏雲壓頂景象的心情。「低雲」指離地面較低的雲——烏雲。隰,入聲字,讀音「習」;它的意思是「近水邊的低濕之地」。頸聯的大意是:「看到山下大片低濕地上空黑壓壓的烏雲心裏陣陣惆悵;落日下的重重關塞也讓人感到悲慘淒涼。」言外之意是:看到邪惡的勢力還這麼猖獗,心裏很擔憂。

「此時飄紫氣,應驗真人還」此句說出了一件秘中之秘。「紫氣」一詞在古詩文中,不只是道家的專用名詞。我們在史書中經常看到說哪個皇帝出生的時候有「紫氣盈室」的異象;或者說哪個皇帝在軍營時,有人看到軍營上空有「紫氣浮動」。古漢語中與「紫」有關的辭彙很多是與皇帝有關的;或者是既與皇帝有關,又與道家有關。比如:紫書(既可指皇帝的詔書,也可指道經)、紫誥(帝王的詔令)、紫台(道家真人或帝王的居處)、紫垣(皇宮)、紫闕(皇帝的宮闕)、紫光閣、紫禁城、紫泥(皇帝詔書用的泥封)、紫宮(天帝或帝王的宮殿)、紫極(星名。道教借指仙人的住所;古文中也借指帝王的宮殿)等等。

此時的唐太宗,從洛陽回駕長安,剛好就是從東向西行;因為唐太宗是皇帝,所以正好應驗了「紫氣東來」之說;「應驗真人還」句中的「真人」當然是指「老子」。尾聯其實就是告訴人們:唐太宗是老子轉世。

筆者讀完此詩,就有一種「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的感慨。此詩首聯以「秋風起函谷,勁氣動河山」起句,即給人一種「天地間正邪的會戰即將開始」的感覺。頷聯的「偃松千嶺上,雜雨二陵間」表達的詩意是邪的一方「雜雨」正在摧殘正的一方「偃松」。頸聯的「低雲愁廣隰,落日慘重關」表達了作者此時擔憂的心情。尾聯「此時飄紫氣,應驗真人還」筆鋒一轉,高興的說當年的真人又回來了。言外之意,對聖王充滿了信心,也就是認為聖王一定能處理掉這些邪惡的舊勢力。

這首詩是用律詩的音律寫成的,前三聯均對仗。對仗工整,音律和美,結構緊湊,寓意深遠。更為難得的是此詩不僅揭示了一件秘中之秘,而且超越了時空的距離,預示了將來宇宙中要發生的事情。

唐太宗看了徐賢妃寫的這首詩以後,說了些什麼呢?

大約是在徐賢妃寫了這首詩以後的第二天,唐太宗的車仗到了潼關,入潼關後,唐太宗寫下了氣勢磅礴的排律〈入潼關〉:

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
霜峰直臨道,冰河曲繞城。
古木參差影,寒猿斷續聲。
冠蓋往來合,風塵朝夕驚。
高談先馬度,偽曉預雞鳴。
棄繻懷遠志,封泥負壯情。
別有真人氣,安知名不名?

(《全唐詩.卷001_010》)

因為這首詩與徐賢妃寫的那首詩有關聯,所以筆者簡單講解一下這首詩,並[#33879]重解釋此詩尾聯的含意。

「崤函」亦作「崤崡」;是東西崤山和函谷關合稱;自古為險要的關隘。「襟帶」謂山川屏障環繞,如襟似帶。「兩京」即長安和洛陽。「霜峰」指「雪峰」;「直」通「值」,謂剛好,恰好。「霜峰直臨道」的大意是:「霜峰剛好就與山道相臨」;形容入潼關前的山道地勢之高。「冠蓋」在本詩中泛指朝廷官員及一些有志為朝廷效力而趕赴京城的各地的莘莘學子。「合」的意思是「聚集」。第四聯的大意是:「(由於潼關是進出長安的必經之路)各地的官員及學子常在此處聚集;人世間的一切都牽動著他們的心」。「偽曉」即「拂曉」。第五聯的大意是:「馬還沒到關前,談論的聲音已經先傳到潼關上了;清晨天還沒亮就能聽到雞叫聲。」

「棄繻(音需)」的典故出自《漢書.終軍傳》:漢武帝時期的終軍,青年時赴長安求取功名,入函谷關時,關吏給終軍「繻」,即通行證,以帛為之,書字於其上,分做兩半,出入合符,方能通行。終軍問:「此為何用?」吏答:「為出關合符之用。」終軍道:「大丈夫四遊,必取功名,出關何用此物!」於是棄繻而去。終軍至長安為謁者給事中,受命巡行郡國,持節東至函谷關。關吏識之,道:「此使者原是此前棄繻後生!」後多用「棄繻」表示決心在關中創立事業或年少立大志之意。

「封泥」的典故出自《後漢書.隗囂傳》:「元(王元)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此萬世一時也。」此謂守關如封泥,後因以「封泥」喻據守雄關。「棄繻懷遠志,封泥負壯情」大意是:「少年當有棄繻的遠大志向;以及為朝廷據守邊關的壯志豪情。」而唐太宗寫此聯的用意是與尾聯呼應;其言外之意是講自己懷著遠大的志向。而且此志向非常洪大,無法跟一般的人明說。那麼,唐太宗的志向是什麼呢?

「別有真人氣,安知名不名」此句中的「別有」謂「特有的、特殊的」。「真人氣」即前面講的「紫氣」。「名」通「明(白)」;這種用法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四十七章》:「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不為而成(大意:所以覺者不需要實踐就能知道一件事情的因果關係;不需要用人的眼睛去看就能明白;不需要動手就能造就萬物)。」

尾聯的大意是:「(這裏出現)特殊的紫氣,誰知道世人又有幾個明白的呢?」還有一種解讀是第一個「名」作「名氣」解;第二個「名」通「明」。這種解讀出來的大意是:「(這裏出現)特殊的紫氣,誰知道那些有名的人是不是真正明白的人呢?」

中華文華的產生,人類歷史的演變,一切的一切,也許都是有原因的、有安排的。那麼,是誰安排了這一切?人來這世上一遭又是為了什麼呢?我想,也許各位讀者看了這兩首詩以後還會有許多問題要問。如果您有幸觀賞到神韻藝術團的演出(或有幸得到神韻藝術團演出的錄影光碟),請仔細欣賞所有的節目,也許您就什麼都明白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太宗所寫的景物詩,藝術成就是相當高的,手法也有獨到之處,可是歷代卻少有人注意到。筆者認為,想研究唐詩,寫好唐詩,不可不認真的讀一讀唐太宗寫的詩。
  • 唐太宗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史稱文德皇后或長孫皇后;因三國時魏文帝郭皇后亦稱文德皇后,故後世著述中多稱為長孫皇后以示區別。長孫皇后是中國歷史上最賢德的皇后。包括筆者在內,至今都有很多人非常景仰長孫皇后。
  • 楊師道字景猷,山西華陰人。他是隋唐時期名將楊恭仁最小的弟弟,尚桂陽公主(因公主身份尊貴,古稱「尚」而不說「娶」,桂陽公主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五個女兒),封安德郡公。貞觀七年,代魏徵為侍中。
  • 研究大唐歷史的學者,可能會對徐賢妃的事蹟感到驚異。如果把《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這三部正史比喻成中國古代研究大唐歷史的三本最權威的刊物,那麼您可能會發現這三本刊物的主編都對徐賢妃青眼有加。
  • 宋‧陸游《楚城》:「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古代名家的作品能跨越時空,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歷史的厚重與滄桑。「一千五百年間事」,物亦非,人亦非,「只有灘聲似舊時」。
  • 「鄭公樗散鬢成絲」其實是一句反語;杜甫在之前寫給鄭虔的詩中曾說:「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這樣有才學的人,卻被貶官到台州擔任司戶參軍。杜甫擔任的左拾遺也是從八品,所以才會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這首詩替鄭虔及自己鳴不平。「萬里傷心」與「百年垂死」,表面說的是鄭虔,這何嘗不是杜甫自身的寫照呢?
  • 閱讀古典近體詩,常可看到「得句」這個詞,「得句」是一種創作狀態,也就是創作時,在潛意識(下意識)中腦海裡閃現出一句詩(或幾句詩),可根據所得到的句子馬上創作一首詩或幾首詩,或記錄下來放入詩囊中。如謝縉「濡豪還自適,得句共誰論。」大意是「揮毫作畫自得其樂,得到的好詩句又有誰能夠分享呢?」
  • 古代詩人常借月光來表達對親友的思念。李白的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亦然。「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因為月亮的清輝是兩地共有的,所以這裡作者要贈送的是思念之情;因為相隔兩地,不能將這濃濃的思念親手送給你,那我們還是期待在夢中相見吧!
  •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其中「鷗鷺忘機」典故出自《列子‧黃帝》,也作者的修行感悟。白居易《放言》:「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辨物如此,識人亦然,不僅成了流傳千古的名句,還因此而衍生出了其它名句。如「路遙知馬力,歲久見人心。」
  • 「巴山夜雨漲秋池」言外之意是說,本身秋天因為天時的關係,河水開始上漲,河道開始暢通,就讓人有想回家的衝動,更何況是因夜雨河水都上漲了,河道已經暢通,能不想念嗎?而第三第四句中重複「巴山夜雨」四個字,是為了說自己在這個時候最想家。《唐詩繹》評曰:「於寄詩之夜,預寫歸後追敘此夜之情,是加一倍寫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