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專注」與發現「真我」

文/瓊恩‧波利森科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專注」就是在行動中冥想,同時抱持「活在當下」的態度,允許人生毫無限制的開展,而不預設立場。它意味著清楚覺察並接受當下的情況,對於新的變化亦然。這種感知形式和我們平常看待世界的方式極為不同,通常,我們看到的都是自己的見解與信念,而非事實本身;那就好比嚼著菜單,卻誤以為吃的是菜單上的菜一樣。「專注」是一種放鬆狀態,並同時關注著內在世界的想法與情感,以及外在世界的感知與行動。

「專注」:行動中的冥想

「專注」就是吃東西時專心享受食物,而不思其他;散步時,敞開心胸去體會身體的律動,以及周遭的景物、聲音及氣味。在一些我所協助的靜修活動中,學員都會被我邀請參加一趟安靜、醒覺而無「目的」的散步,既沒有目的地,也沒有需要完成的任務,我們的「目標」就只是單純體會走路的過程。當我們從大自然的細微處發現寶藏時,多數人都會為尋常事物的奇妙發出讚嘆,並開始用新的耳朵去聆聽,新的眼光去觀看,如孩童般單純地享受經驗。

只要看兒童玩耍,就會發現行動中的「專注」。也許他們玩的只是一個普通的碗;對成人而言,碗是一種容器,應該放在某種櫥櫃裡,但對孩子而言,碗有著無限可能,倒蓋著放就變成鼓,側著放就變成輪子,在幻想中,碗還可以變成搖籃、水桶或飛往月球的太空船。對孩子而言,所有的事物都很新奇;反倒是愈自以為什麼都懂的我們,愈會故步自封,而不願意體驗生活中的變化。

運用「專注」必須要改變態度;快樂並不在於完成一件事,而是享受其間的過程。對壓力成癮的人而言,此一觀點可能和他們習慣的處事模式完全格格不入。然而,一心多用不僅使人反應變慢,效果不彰,而且很容易不小心出錯。

事實上,我們一次只能做一件事。雖然人的思緒可以在許多事情間來回跳躍,但一次卻只能專注一件事,所以不論就思緒來來回回或低效率而言,一心多用都是在浪費時間。以邊開車邊講手機為例,研究人員已經證實,人的反應速度即使只延緩一秒鐘,也足以致命;另外,你若為了檢查電子郵件而停下手邊工作,稍後就得花上10到15分鐘才能回到之前的工作狀態。以下是出自德國著名心理學家暨心靈導師佩塞斯基安(Nossrat Peseschkian)所說的一則小故事,它以博君一粲的方式歸結出一心多用可能造成的問題:

巴哈伊教創始人的兒子阿博都巴哈在一次旅行期間,受邀與一家人共進晚餐。主人的妻子滿懷善意,希望表現她超凡的廚藝。可是,端出菜餚時,她向大家致歉,因為菜燒焦了。原來她做菜時,一邊閱讀禱詞,禱告能特別成功地燒出一桌好菜。阿博都巴哈和藹地笑著對她說:「禱告是件好事。不過下回進廚房禱告時,請參照食譜。」

與其分散做菜與禱告的過程,結果兩件事都做不好,倒不如專心做菜,反而更能表現出真正的虔誠。卡巴金博士成功地將「專注」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做為減壓療程的一部分。後來我們在自己的臨床療程中加入他的方法;25年後,我的人生也因此獲得改善。

運用「專注」的方法

步驟一:每天練習

請挑選一種活動,例如刷牙、淋浴後擦拭身體、吃水果……任何事都可以,只要像冥想般專注地從事該活動;請時時留心地試試看!一旦融入當下的體驗,你將驚訝於一顆李子嚐起來竟會與平常如此不同!

步驟二:擁抱當下

培養覺察能力,然後掌握心思之所在,藉此你可訓練自己時時存乎專心。比方說,你需要利用步行至公車站的時間規劃一天的行程,這是個有意識的決定,那麼在心裡做計畫時,請不要陷入無謂且只會導致緊張的反芻思緒中。

如果不需要做計畫,那就單純地融入當下,專注於呼吸,輕鬆吐一口氣,並感覺呼吸與走路時的律動。如此走了一會兒之後,你的步伐會愈來愈自在,也許走兩步吸一次氣,走兩步吐一口氣,或選擇其他適合自己的節奏。當你將注意力擴及周遭的樹木、浮雲、行人時,它們也可以做為固定心思的「錨」(即專注的焦點);但要注意不做批判,只是單純地享受當下。

步驟三:覺察思想與身體的反應

在你運用「專注」的過程中,難免又會分心,因此學會觀察心思的動向,也是一種覺察的練習。我們在第三章已從最基本的層次(即肌肉與自主神經系統)開始培養「專注」,現在我們要學習觀察導致身體變化的思想,它們可分為兩種:

‧無害的想法:「晚餐吃什麼?」、「看電視或看書?」這類想法隨時都來來去去,對身體起不了作用,無關緊要。

‧有害的想法:「我和太太(或先生)為什麼合不來?」或「我的病恐怕無藥可救。」這類想法肯定會反應在身體上,引起恐懼、內疚、憤怒之類的情緒,因為它讓我們脫離當下,並轉化為情緒表現在身體上,影響力極大。
 

摘自《關照.修復心靈身體》張老師文化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楊蓓還在輔仁大學唸書時,我們就經常討論人生與人生的挑戰。她是非常用功又很能自省的學生,我看得出來當時她已下定決心要研究並解開人生的奧秘。
  • 「逃避與執著」這個問題經常在我們的生活裡出現,因為人往往看不見自己在逃避什麼,也弄不清楚自己為何執著,這樣的心怎能自由呢?又哪來的勇氣改變?我們的心若希望獲得自由,就要正視逃避與執著,生命才會有所改變。
  • 看著維莉的故事,又把我拉回當初我參加無國界醫生組織的那一刻:因為一個事件或一個畫面,讓我們埋在內心深處的憐憫被觸動。大部分的人在當下會感同身受,也許會難過、也許會捐一點錢,希望別人能因我們心中的痛有所救贖。但是願意成為那一個救贖的人是需要勇氣的,因為,要向前跨一步說:「我要到前線去服務。」這前面有著千百個理由可以讓我們逃開,大概只有傻子願意這麼做。
  • 人因為有需要,而變得貧窮。從出生開始,我們必須吃,必須喝水,需要別人給我們關懷,給我們愛。人本心理學之父馬斯洛(Abraham.H.Maslow)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一生,隨著成長會產生不同的需求,包括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隸屬的需求,到自尊、自我實現及最高層次的靈性需求共六個層面,都需要被滿足。
  • 中國古代第一奇書《推背圖》,有值得玩味的謎語,也有精采的繪圖搭配及卦意解讀推演。它預言了唐朝至今、直至未來攸關朝代興衰的大事,奇準無比。一千多年來,《推背圖》以絕妙的預言和精深的文筆吸引無數讀者,歷久不衰,可說是人類智慧的巔峰之作。
  • 我和洪蘭教授一樣,是不買股票的人。如果我逛書店時,看到此書的書名《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肯定不會引起我的興趣。結果,我讀了它,完全是因為我相信洪教授會翻譯這本書一定有她的道理。果然,我發現這12封信中所透露的智慧,對所有年輕人都將很有助益。
  • 你當然需要了解周遭的情況,具備對世界的認識,知曉歷史,但是更重要的,你需要了解做為一個個體,你是誰。在鏡子裡好好的端詳自己,問自己是什麼驅動著你?假如你能了解它,在危機到來時就不會滅頂。請同時觀察你對錯誤的反應,下次你可以反應得更有建設性一些。
  • 唸書以後,偶有挫折感覺落寞,頂多5分鐘,外向個性使然,心念立即就被其他的新鮮事所占據。回想中,即便是一些空檔,腦子裡的疑問和自我對話,也從未暫歇,與自己相處和與人相處一般自然,常常覺得天底下有做不完的事,怎麼會有「孤單」、「寂寞」、「無聊」這些字眼。
  • 一般而言在親密關係裡,女性很容易扮演討好的角色,整個的生存價值,並不是由自己來建構的,而是建築在別人的認知上。當她討好成功時,別人覺得她裝可愛裝得還不錯,於是喜愛她。
  • 瓊恩對健康及天然有機生活極感興趣,再加上她在醫學方面的學術專長,使她在往後慢慢發展成形的整合醫學(integrative medicine)領域中,占據了領先的地位,而整合醫學也是我個人所熱衷的志業。《關照身體‧修復心靈》一書出版至今已經過了20年,是一本歷久不衰的經典之作,而且早已進駐大學與醫學院的課堂、醫院診所,以及成千上萬讀者的家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