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釭詩約:七步詩

文/紫真
font print 人氣: 26
【字號】    
   標籤: tags:

名詩人的名詩,往往出於後人的穿鑿附會。三國時,魏國曹植(192→232)的「七步詩」就是一個例子。

此詩,《曹子健文集》以及正史《三國志》都沒有記載,而只在小說《三國演義》第七十九回中出現。

曹植與他的哥哥曹丕,(即後來的魏文帝187→226)因王位的繼承問題,而明爭暗鬥。

曹丕繼位後,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曹植逮捕起來,欲以難題陷之於死地。

曹丕說:「以往盛傳你頗有文才,如果你能在七步之內,作一首詩,可以赦免你,否則,就證明你以前的詩,都是別人代筆的,果真如此,決不寬赦。」

說完給了他一個詩題,就是殿中的一幅畫。畫上有兩頭牛在相鬥,一頭牛被殺,掉入井中。

曹植七步之內,就完成了一首五言八句的詩,這首詩才真正是後人所謂的「七步詩」。

詩成之後,文帝與群臣大為驚嘆,曹植以為已經脫離險境了,可是,文帝又步步進逼地說:「七步寫一首詩太慢了,應當即席成詩。」

這次,曹丕指定的詩題是「兄弟」,還限制詩中不可提到兄弟二字。

曹植當下,開口成詩,朗朗吟道: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聽了,雖然感極而泣,卻依然削去了曹植的東阿王名號。

以上是《三國演義》的記載。根據此一記載,「七步詩」應當是指「兩牛詩」,而一般所說的「七步詩」,指的是「煮豆詩」。

這種說法,是有根據的。南宋劉義慶(403→444)所著的《世說新語》比《三國演義》更為古老,僅較曹植的時代,晚了兩百年,其中的「文學篇」就提到了「七步詩」,敘述雖然簡單,而詩句卻比《三國演義》所載的多出了兩句。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死刑)。應聲便為詩曰:

煮豆持作羹,漉鼓以為汁;萁在釜底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帝深有慚色。」

以上是《世說新語》所載「七步詩」的全文。無論是「兩牛詩」也好,「煮豆詩」也好,曹植均不愧是震古鑠今的「七步才子」。

曹植的「兩牛詩」是這樣的:

「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凶土頭,峰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洩。」@*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