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隨筆
斷樹之傳記
古樹成了古戰場。楚河漢界的搏殺,日復一日地在它的身上發生。
汴河船帆飄揚   回憶千年質樸風光
懂事時,看到壁上那張圖就特別喜歡,上學認了字,父親跟阿公都告訴我那張圖叫《清明上河圖》,是祖先傳下來的,第一次聽見「清明上河圖」幾個字,打心底震了一下
《三國演義》中的高人:神卜、神醫和隱士
三國故事中,神卜管輅,神醫華佗,隱士婁圭,每一個名字都很燦爛。光輝的名望下,交織著精采的傳奇,神奇的故事。吾輩津津樂道,談論不衰……
散文:親愛的朋友
親愛的朋友已紛紛離去,僅存的那些,如今也各分東西。寒夜裡劃亮一根火柴,想像中記憶發出的光,多溫暖:在那個長滿了綠色植物的地方,居住著我心愛的人。他們如同夏日陽光裡甜美的花朵果實,美好、燦爛,永遠吐露芬芳。
散文:天使的手信
我的旅人回來了。這是一個對我心懷怨恨、打算傷害我的旅人。不知道哪一天,趁我不在時,他偷偷溜到我家後院,又從後院溜進我家,在我的沙發下面放置了一個機關。預備我回家時不小心碰到之後受傷。
散文:聲音響起
靜默中,腦中忽然傳來「哐咚」的聲響,那是一個沈悶而短促的音符,如厚重木頭被急促地往石板地上重重一放所發出的聲音…
散文:快遞寄予26歲的我
26歲,我知道,你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西遊義趣】之四:沙僧取義 捨己救人
唐僧師徒到寶象國倒換了通關文牒,也成功將公主的書信遞交給國王。國王與公主離散了13年,今日見到公主家書滿眼垂淚,三宮后妃跟著哭泣,文武大臣也暗自傷情。見國王思女心切,唐僧無奈,只好差遣八戒、沙僧前去降妖。
【西遊義趣】之三:唐僧寶象國逢難
唐僧師徒取經途中,路過寶象國。這個國家既沒有大象,也沒有崇佛之風,卻起了一個禪味十足的國名。
散文隨筆:大光明
很長時間沒有寫下什麼,或應了老子所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所以大部分時候,都越來越沉默。
散落人間的文字:回歸自然的純淨
人類發展到今天,環境已遭受到嚴重的的破壞,科學的進步改造了世界,也陷入了自己創造的危險中。首先遭殃的,是人人需要的飲食問題,嚴重者,各類重金屬、化學藥劑等殘留物侵入動植物,再經由食物鏈進入人體
【西遊義趣】之二:一個信念貫穿沙僧的前世今生
唐三藏師徒五人通過五行的運作調和,組合成全新的整體,從而造化出生機勃勃的新天、新地和新人,也造就出《西遊記》中的萬般風采。在《西遊記》中,沙僧不像悟空那麼出色,但缺少了他,五行組合就少了一個很大的缺口。
散文:唐詩裡的雪
一日翻《全唐詩》,不經意間一行詩句從眼前晃過,「過午醒來雪滿船。」——醉臥孤舟的人一覺醒來,睜開眼睛,大雪紛飛,天地茫茫。寂靜的天光,船篷外如織如幕的飛雪。那一種寂寞和自在,頓時叫人耳目一新。
【西遊義趣】之一:神祕的樵夫
鴻篇巨著《西遊記》中,第一回就出場的樵夫只是閃了一個身影,就徹底消失了。他是凡夫過客,還是洞見前緣的神者?在很多人的心中留下了不解的懸念。重新品讀原著,方覺字裡行間含蘊的又一新意。
芭蕉題詩
無法想像,沒有芭蕉的東方庭院,也無法想像,沒有芭蕉的古典文學。沒有那一簇簇葉面舒張,深碧漫展的芭蕉葉,開在白粉牆邊,湖石畔,生在三月的薰風裡,長夏的庭院中。古老的文學,沒有那一襲輕碧濃綠的芭蕉,千年來,那夜夜夜夜的雨,竟落向何處呢?那夜雨裡,那孤獨的,冤屈的,寂寞的,抑鬱的,在人世間受遍磨難的孤苦靈魂,又與誰共鳴?
立春與剪綵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有的年份在除夕之前,有的年份在除夕之後。在中國古代,立春也是很重要的節日之一。古老的傳說,立春這一天,天上的青帝開始在天地間播布春陽;而在這一天,人間的帝王也會依天象而行,舉行各種慶典活動。
【西遊義趣】之序篇:悟空、張良的大忍之心
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故事是「圯橋進履」。這個故事啊,涉及到二個主角,我們逐一給大家介紹一下。
《結婚十年》作者蘇青的後半生
蘇青的一生,是非常令人唏噓的。她的一生可謂一個標本,作為一個民國新女性,她有才華,也有行動能力,但她所有的行動也不曾最後獲得幸福。
散落人間的文字:圍爐的人
一個北風呼呼的早晨,六叔仍打著赤膊,扛著沉重的大麻袋踅過曬穀場,進了左面護龍廚房裡。大廳前紅燈籠下,籐椅裡的老奶奶早瞧見了,頻頻點著頭。我蹲坐這邊門檻上,看著奶奶的皤皤髮絲在風裡飛揚,心裡興奮地嚷著:「要過年了。」
書僮
書生的告老還鄉之路,和出門趕考一樣的漫長。似乎,人的出門遠走,就是為了白髮還鄉,葉落歸根。這個過程,就是人生吧。
想念那些淳樸簡單的日子
從現在看六十幾年前那個年代,那時人們的生活就是那麼淳樸,誰也不去理會淳樸這事兒,我還想念著那樣的環境,因為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
為何斟酌稱「推敲」?為何「風」字配先賢?
唐朝時期,詩人賈島騎驢而行,忽然想到了一句詩,為了確定一個字,重複做著「推門、敲門」的動作,引發了怎樣的趣聞?范仲淹寫了一篇記文,歌頌東漢先賢,友人為他改了哪個字?一字之師的故事,談談古人在文辭翰海中各留風采,各有千秋。
【元曲大家】賢臣張養浩 用盡為國為民心
自孟子道出「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千古名言,其剛正、博大的氣魄深受歷代文人仰慕。他們甚至化用這句話為名取字,時時激勵自己,其中最知名者有唐代的孟浩然,還有元代的一位名臣兼文學大家——張養浩。
台灣,被譽為「美麗之島」。其來有自:16世紀期間,葡萄牙大事向海外擴展勢力,該國人士飄洋過海,到處尋找可擴展之處,有一天於航海時發現台灣,大呼:「Ilha formosa!」(美麗之島!)
騎樓下的菠蘿包
我看過一個美食視頻,講中國人喜歡見面問「吃了嗎」的含義,是說因為以前人是餓著長大的,所以見面首先會問這個問題。而我對美食的理解是愛——全部關於愛。
張愛玲和弟弟 一個最悲涼的手足親情的故事
在張子靜曾是一個少年時,和他後來的生命晚期,都寫過「我的姊姊張愛玲」這樣的同類文章,晚年接受記者採訪談張愛玲。他很忠厚,回憶起父親,母親,姐姐,一律都有溫暖底色。同樣,他抱歉著自己這樣平庸而寒苦的一生,實在是配不上那樣才情飛揚的姐姐。然而,他以她為驕傲。
慈悲的一抹殘紅
等待的就是這個時刻,那邊的山稜線上終於現出第一道曦光。我雖然只是一支蓮葉,這麼卑微的身分能夠守候主人,守候美麗鮮妍的蓮花,真是打從我土裡的根柢覺得榮耀
我們牽手 我們放手
牽過的手,愛過的人,牽絆依舊?温暖依舊?曾經,大手抓握著小手,小手依順著大手。曾經,有手在妳的手心打勾勾。曾經,有手在你的手心畫顆心。那人,那手,那情緣,模糊了?消失了?
【馨香雅句】現代版名媛和古代名門閨秀
上幾期我們和大家分享了中國文化中六藝,但是這六藝在古代主要是男子所學的,那麼女孩子都會學什麼呢?
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
遠方未必就是前方,如果已經大幅偏離預計航向,那就繼續渡下去,通往某處亦未可知。操場逆時針繞向前,最後一公里,繞進地心。遠方如果是原地縱向,如果是,內向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