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中的人生】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

张羽良
font print 人气: 1485
【字号】    
   标签: tags: ,

北宋政治与文学家欧脩为了离别之情曾写了一阕很有名的词,词牌是〈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东风容易别。”

欲了解一个人的思想活动,从他写出的诗词与文章中,应该可以略窥一二。一向给人老成持重印象的欧阳脩,是北宋的儒学领袖,又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却在这阕词中赋予情很大的分量,也让人看见他在理性之外,感性流露的一面。

对有情人而言,离别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道别之话才拟说出,尚未语,对方就已先泪流满腮!此情此景让欧阳脩感触到为人脆弱的本质,常不在于受外在的环境(风、月)所迫,而是为情所困,为情所苦。

正如佛家将六道众生称为“有情”,人之受七情六欲所带来的痛苦和感伤所困,是与生俱来的,环境、际遇并不是造成痛苦的本因,祇不过是将这种痛苦引发出来而已!

情加诸于人身上所产生的这种人性本质的矛盾和痛苦,也是儒、释、道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儒家采用制礼作乐来调节情感;道家注重清心寡欲、返本归真之道,劝人远离欲望,一切无求而自得;佛家则强调六根清净,四大皆空,需断贪嗔痴三毒,始能证得涅盘、永离苦海。

然而由凡入圣,需要有斩断情丝的慧根与悟性,欧阳脩似乎并不期望能立断这种由人性本质所引发的痛苦。在感慨地道出人性痴于情的本然后,欧阳脩转而提醒那祇需弹奏一曲就够教人愁肠百结的离歌,千万别一遍又一遍的重新弹唱!对于这种本质上的痛苦,他说唯有看尽洛阳城的花,才容易对春风从容的话别,意指唯有尝遍人间的喜乐与悲苦,才有可能让自性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

但想要看尽洛阳城的花又谈何容易?即使能历经人间所有的喜乐与悲苦,也未必真悟懂了人生!人之对于情往往有着“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般地执著,乐于做情茧以自缚,即使偶尔喜欢怨怨风月,也还是在情中感慨一番罢了!欧阳脩如此,当今世间人亦如是。

凡事总是相对,正如害怕寂寞的人永远无法体会独处的乐趣;若执著于人中所能满足的一切,也将永远无法远离其所招致的痛苦与忧伤。问世间情是何物?此中之道值得你我深思与领悟。@*(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直很喜欢蒋捷的这首《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喜欢他听雨就能听出人生的味道,更有感于悲欢离合无所依凭的人生底蕴。
  • 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尤其到了端午节时阳光最为炽热,百毒齐出。早自周代的时候,五月五日就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以艾草配挂在身上,或者以香蒲叶烧热水洗澡,来达到避邪和防止疫病缠身的作用。
  • 一年过半,如日当中,又到了端午节。除了品尝各式粽子的美味之余,对于这个属于古老中国的仲夏盛典,还让人想起些什么?若不是韩国人在2005年将“江陵端午祭”成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刺激了沉睡百年的“东亚睡狮”,会不会连端午节这样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也随着时间流逝,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慢慢退出记忆,最终演变成不可考的传说?
  • 因为痛所以哭泣,因为还懂得感同身受所以流泪!山西“黑砖窑”奴工事件又一次重击每个良知尚存的中国人的心。至于那些参与此事或说为利益而履次残害中国人者,他们的思想与血液里早已充斥着共产邪灵的毒素,那就是暴力与谎言,这种人已经不配称为中国人了,他们祇是邪灵的走兽。
  • 少女峰(jungfrag)位于瑞士中部的伯恩高地,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主体,这个地方19世纪以来,就是高级的渡假区。许多欧洲著名的诗人与文学家都为她流连忘返,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一世,曾不远千里来朝圣,连柯南道尔都将福尔摩斯埋葬于伯恩高地,可见她有多受欢迎。
  • 本文转载自《新纪元周刊》第26期【知性之旅】栏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