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義趣】之九:磨難──無形的煉丹爐

作者:皇甫容
《太上老君八十一化歷世應化圖說》第五化-受玉圖,老君見元始天尊。(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19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唐僧在平頂山經歷的磨難,是觀音菩薩找太上老君三次,二人協商後,一起定下的方案。

《西遊記》第35回,悟空、八戒、沙僧合力破除平頂山一難。當他們準備離開時,太上老君攔住他們,要悟空歸還五件寶貝。這時悟空才知道,原來寶貝和那兩個妖怪,都是出自老君家門。悟空耍性子,當即抗議,「你這老官兒,好生無禮,竟然縱放家屬為害。」

太上老君說,不干他的事,是菩薩找了他三次,借人借物,才托化了這場磨難。目的是為了考驗他們,取經的心是否堅貞。

《西遊記》中,作者吳承恩用了四章的篇幅,敘述平頂山一難。悟空被壓在三座大山之下,那巨大的壓力,讓人看得心神俱驚。悟空八戒沙僧大戰群妖,只見殺得天昏地暗,鬼神驚動;戰得聲如霹靂,震動山川。

悟空費盡心思,為救唐僧、八戒和沙僧,進出蓮花洞,騰那乖巧,運作神機。當最終答案揭曉時,原來是菩薩的演化,這場演化實在巧妙。

換個角度看,觀音菩薩向老君借了兩個看管煉丹爐的童子,借了幾件寶貝,不動聲色地演化了一個環境——平頂山蓮花洞,作為正邪大戰的「戰場」,磨練取經團隊。

從行文中看不出菩薩是怎麼演化出來的。只知道,菩薩借走童子和寶物之後,就有了蓮花洞中的一切以及壓住悟空的那三座大山──須彌山、峨眉山、泰山。

金角、銀角大王在天上可是太上老君的兩個童子,專門看管煉丹爐的。圖為東漢魏伯陽撰寫的《周易參同契》,是中國煉丹史上之理論著作,圖為書中魏伯陽與弟子煉丹的插圖。(公有領域)

悟空除妖功底一流

而自從進入平頂山地界,悟空為了打消唐僧的恐懼,去打聽有關妖怪的詳情。日值功曹知道平頂山這一難,取經團隊面臨的對手很厲害,於是化作樵夫,與悟空透個訊息。

悟空見到樵夫,直說自己可以派山神、土地神遞解妖怪起身。

樵夫一聽仰天大笑,對悟空說:「你原來是個瘋和尚。」

「我不瘋啊,這是老實話。」悟空很有底氣地說道。

悟空見多識廣,護送唐僧一路走來,見識了多少神仙,仙脈極廣;一路降妖除魔,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妖怪也都見識不少。因他心中沒有恐懼,話一出口就很氣派。

樵夫知道平頂山這一難,取經團隊面臨的對手很厲害,所以就問他:「你敢把他怎麼的遞解?解往何處?」悟空的回答,顯出他除妖的功底,很令人振奮。

悟空見多識廣,護送唐僧一路走來降妖除魔,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妖怪也都見識不少。圖為《西遊記》中的插圖-悟空棒打白骨精。(公有領域)

他說:「若是天魔,解與玉帝;若是土魔,解與土府。西方的歸佛,東方的歸聖。北方的解與真武,南方的解與火德。是蛟精解與海主,是鬼祟解與閻王,各有地頭方向。我老孫到處裡人熟,發一張批文,把他連夜解著飛跑。」

悟空沒說假話,他的確人脈、仙脈極廣,在眾神的幫助下,能查到妖魔的出身和來歷,可以把作亂的妖魔遞解到它原來的位置,無論是天上的、地下的、海裡的、陰間的,他都會想辦法解決。實在過不去,就懇求眾神幫助。悟空除妖涵蓋的範圍很廣,能力很強。

取經真心 令神明敬重

取經團隊成員合力除妖時,表現幾乎都很正面,而在風平浪靜時,就會出現心理狀況。八戒好吃懶做,常常心理不平衡,耍小聰明,逃避磨難,結果常常被抓,被妖怪戲弄;唐僧耳根子軟,不分好壞人,總是用非修煉人的思維想問題。

儘管他們有很多不足,並不代表他們不行。他們真心皈依神佛的這顆心,受到滿天神明的敬重,所以道家玉帝為他們派了四值功曹(值年、月、日、時的四位守護神將),道家神祗比如卯日星官也會相助解難;佛家眾神菩薩、五方謁諦是一直看護著他們。

當初,悟空在老君的煉丹爐裡,經過一番火煆,煉成了一雙火眼金睛。為了幫助他們剔除心中的雜質,修補身上的不足,菩薩演化的這場磨難,也像是一個無形的煉丹爐,好熔化掉他們心中的雜質。

菩薩演化的這場磨難,也像是一個無形的煉丹爐,好熔化掉他們心中的雜質。圖為《本草品匯精要》之修事雲母法。雲母是煉丹的重要材料之一。(公有領域)

另外,這場磨難還有一個解讀角度。雖然悟空除妖能力一流,菩薩輕鬆地演化一下,悟空就要為此進進出出,辛苦不已。為了救唐僧,悟空「使碎六葉連肝肺,用盡三毛七孔心」。小說作者吳承恩以悟空的除妖能力,烘托出菩薩法力的強大。@*#

(點閱西遊義趣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悟空幼年不守本分,嫌棄弼馬溫的官職太小,就憤而離開天宮。上天為了去掉悟空身上的魔性,強制將他壓在五行山下,一直壓了五百年。為了徹底壓下悟空狂妄的心,土地神奉天命只餵他鐵丸,灌他銅汁。經過這場磨難,悟空才真正明白過來,不敬神佛的狂妄心態,惡果如此慘重。
  • 小說中,通過對八戒和悟空的長篇描寫,勾勒出唐僧的執著。唐僧有疑心,還沒有見到妖怪,就開始草木皆兵。唐僧護短,袒護八戒,保護自己的執著,這一點悟空也看得很清楚。
  • 這處描寫,也隱藏著唐僧闖關的答案。「手持鋼斧快磨明」,舉起鋼斧去掉心中的雜念和執著,才能越快的顯露出先天的光明本性。隨其自然,不將榮辱放在心上,什麼關難也不會擋住你前行的路。
  • 寒山寺位於蘇州市姑蘇區楓橋鎮,坐東朝西,面對古運河,在晨曦一抹或暮色蒼莽之時,於湖水岸邊聽得入耳的木鼓鐘聲不覺令人感嘆天地悠悠的懷古幽思,人人不由自主的吟唱唐代詩人張繼的千古大作《楓橋夜泊》
  • 倘若欣賞一個人,應當如何讚譽?在眾多的譽美之辭中,諸如:以玉樹臨風形容倜儻之士;以雲中白鶴形容隱士高潔;以璞玉比喻有潛質而未經雕琢之人;亦或如瑤林瓊樹,比喻一個人容貌才智出眾,猶如風塵外物……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讚譽,即以鏡喻人,百代流芳。
  • 在水滸故事中,每當豪傑出場,必有詩文介紹其名號與綽號。唯獨武松出場時,綽號一直空懸未著。
  • 古代的史家並不避諱將神奇的預言採擷入史,三國相關的史料中,關於預言的記載很多,其中不乏採自讖緯之言。
  • 齊國左相出訪魯國,他那豪華的車子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魯國大夫叔孫豹善於預測,當即預料了左相的結局。宴會上,齊國左相舉止失禮,叔孫豹辛辣地諷詠道:「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看那老鼠都還有張皮,這人卻沒有禮儀,不死還等什麼?如此辛辣的諷諫,齊國左相做出了怎樣的回應?
  • 《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回,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觀點,概說東漢末年由一統江山分裂為三國鼎立的局勢。然而,歷史大局的演變,真的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結果嗎?
  • 漢靈帝熹平五年(西元176年),一日,沛國譙縣的天空中,一隻散發著金黃光芒的黃龍,輕盈矯捷地遨翔天際。百姓們紛紛舉頭注目,大感驚奇,消息也不逕而走,傳到了京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