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欣賞】

【京劇欣賞】斷太后

包拯勘破惡勢力支持善良的瞎婆
袁榮易
font print 人氣: 44
【字號】    
   標籤: tags:

京劇《斷太后》這齣戲很簡明扼要,用單純的三個角色,就把北宋皇室的一件千古疑案交待清楚。京劇中的歷史劇,與古代史書類似,文字精簡,但內容既深且廣。從前,教筆者左傳的恩師傅隸樸先生嗜京劇,講課鏗鏘有聲,猶如老生演員凝鍊的演出;他深通易經,以易入史,而左傳原本就用到許多易經卦象,易史結合,學生大受啟發。
左傳具備「豔異富贍」的特色--突出奇異點,然後盡力前進,帶出生動豐富的過程與高峰點。史書並非流水帳,它有表現性,使人樂於看下去。《斷太后》的「斷」字就是奇異點,吸引你的注意力,看包拯如何斷案。


1. 京劇中包拯就是個「直道而行」的形象,直截了當不搞彎曲,堂堂大正派的角色,金少山演來很有代表性(《打龍袍》劇照)。


《斷太后》的情節用預兆、告示、驗明太后真偽以及黃綾詩帕的證物來解決疑案,推進平順,同時又有幽默感、經驗老到的呈現。故事是講:包拯行經趙州橋,忽起狂風括去轎頂(預兆),心想此地必有冤情,於是在天齊廟打尖,命地方(地保)告示大眾可到此訴冤。果然有盲眼乞婆前來,自稱李太后。包拯恍然大悟,回京奏明仁宗,仁宗始知李太后是自己生母,而劉太后竟然隱瞞仁宗二十年之久。


3. 《斷太后》包拯行經趙州橋,忽起狂風括去轎頂,心中納悶。

這是傳統說部「狸貓換太子」中的情節,然而京劇僅有《斷太后》、《打龍袍》兩齣戲來演,清末民初上海流行「連台本戲」,乃以梆子戲的《抱妝盒》、《拷打寇承御》做為頭、二本,演出連台本戲《狸貓換太子》(李桂春錄有唱片)。越編本數越多,編的嚴謹又具溫暖感,很受觀眾歡迎。


4. 包拯在天齊廟設堂,命地保打鑼告示大眾可到此訴冤。

中共偷雞摸狗,為了灌輸鬥爭意識,散播仇恨毒素,複製從前連台本戲盛況,也來新編「山寨版」京劇《狸貓換太子》,1996年編為三本,把包拯塑造成華國鋒在那鬥四人幫呢!2005年再壓縮為兩本,號稱「精品工程版」。包拯、宋仁宗(汪東興?)、八賢王(葉劍英?)、陳琳與劉太后、郭槐兩組人馬「耍弄」鬥爭,陳琳大概是鄧小平(資格最老),終於鬥垮類似江青的劉太后與郭槐(郭槐一人足為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的合體,壞到不可思議)。


5. 地保引導盲眼乞婆入廟。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演出。


這一新編戲,違背常理,劇中人物沒個性、沒靈魂、劇情做作與陰森,可說是太假了(既沒史書邏輯、也沒易經邏輯)。但是三本、兩本這系列缺乏人性的京劇之後,為加強影響力,又推出電視京劇連續劇,好像京劇本來就是這樣演的。最近更可怕,正式開拍30集電視連續劇,以「寫實」的手法搞成欽定本的模樣,也就是定了調,矇騙人民站在邪惡的立場看事情。這數年以來的謊言製造工程,使年輕一輩誤把假相當真相。


6. 盲婆辨識真假包拯一。


我們拿京劇《斷太后》做比較,立即能發現其扭曲之處。原來京劇《斷太后》中僅有的三個角色,包拯、李太后及地保。中共新編的這套:包拯變成特務頭子(等著寇玉、八賢王送情報)、李太后是瘋婆子(明明眼睛看不見,卻能認皇兒)、地保是個愛被打板子的受虐狂(地保范仲華,到衙門自己先脫褲子等挨打,以為就能救回李太后),荒唐的無以復加。


7. 盲婆辨識真假包拯二。


中共利用京劇將人物「惡質化」,一次一次扭曲演出,沒人敢吭聲,使觀眾習以為常,心性大變,不由自主加入魔鬼行列而不自知。
京劇《斷太后》的包拯形象,過去名淨金少山最能詮釋,包拯就是個「直道而行」的忠臣,直截了當不搞彎曲,直話直說:簡單、正直、公正。如今改頭換面,在那與劉后、郭槐勾心鬥角,暗地裏攻防演練,搞成特務作業的模式,哪有一點正面的氣象。
李太后知命守德堅忍,雖淪為盲眼的乞婆,但她有身份,怎麼可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吶喊。而且原來的劇本她流落在遙遠的趙州,怎麼「突變」到汴京,元宵夜認皇兒,「無知」或「故意」去驚動劉后、郭槐,讓壞人再度使狠。如此損人不利己的「驚人」行動,是要讓觀眾看李太后的愚笨,看她在那裏沒有尊嚴的展現親情?


8. 包拯認出真太后,立即大禮參拜。

《斷太后》中的地保只是個串場的角色(上海連台本戲中給他取名范仲華,說他認盲眼乞婆李太后為義母,照顧她二十年,范仲華這種同情心使人溫暖),地保一般能交差了事就行,畢竟他也沒有實權。可是用在戲裏卻成為最好的襯托。地保不無抱怨:「哎呀,别的老爺,怕人家打官司;這位大人篩住鑼,叫人家打官司」!這種心態的地保較符合真實的地保,也代表常人不求甚解,得過且過的心態,否則二十年太后淪落於當地,他竟會無知無覺。
人物性格:地保緩、包拯疑、李后急;包與李以唱腔相互探測、應對。三者急慢之間,交織出不可思議的情節。按史實「不存在」這個事,但按史實的「不合理」之處(考「宋史」仁宗為李宸妃所生,而劉后撫為己子。仁宗登基,劉太后垂簾聽政十餘年。李宸妃早劉后一年先過世,劉后强欲以宮人禮在『宮外』辦喪事。劉太后死前,仁宗完全不知李宸妃為母。觀此劉之嫉抑李宸妃,確無疑義),又恰恰好證明這個事的「存在」是有極大的可能性。


9. 李太后拿出黃綾詩帕給包拯做為證物。


在宮廷裏,劉太后權力攏斷之下,宋仁宗不知真相,但等劉太后一死,宋仁宗就被告知真相了。中國共產黨費盡心機竄改歷史,愚弄的不只是中國人,外國人為做生意也不去揭穿它。但對中共塑造出的惡質人物,有感受的人還是能察覺。30集電視劇版「大宋傳奇—新狸貓換太子」開機典禮時,被邀演「郭槐」的港星曾志偉說:「郭槐是個壞透了的人,以前我演壞人,不管是《甜蜜蜜》還是《無間道》,他們都有豐富的感情,有着支撑自己壞下去的理論基礎,也就是黑道中的道,但郭槐没有,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壞人」。中共的形象就是這個壞人,它每天按時送到你的螢幕面前,讓你不寒而慄,心生畏懼,永遠屈服在它的惡勢力底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66年,一群「破四舊」的紅衛兵來到法門寺,先是搗毀了佛殿內的銅像,又試圖挖開真身寶塔。住持良卿法師上前喝阻,被打得頭破血流。法師隨後披全身澆滿煤油,在寶塔前自焚。
  • 《可愛的牧羊女》展現了莫扎特在音樂創作各方面嶄露頭角的才華。這位年少的作曲家模仿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的歌劇樣式,加入通俗的曲調,同時表現出對音樂風格及其語言的自信。他在巴洛克風格和古典風格的交匯點上譜寫了一部作品,開創了一種新類型歌劇──後來成為18世紀古典主義風格,為他後來的音樂創作奠定了基礎。
  • 就像學習西方經典一樣,東方的傳統戲曲也值得我們認識。「你會唱一段崑曲,你就懂得欣賞《游園驚夢》,你會唱一段《蘇三起解》你就會愛上《四郎探母》。」陳金次說:「我們從小不讓小朋友喝茶,他長大後怎知品茶呢?土壤的流失,是傳統文化式微的主因。」
  • 留學法國的簡秀珍體悟到,法國的藝術當然很棒,大家隨口就可以說出莫內、梵谷……這些藝術大師,然而,這些所謂的「大師」能夠廣為人知,是因為有非常多人在幫他們寫詮釋、寫介紹,人們才知道怎麼去欣賞,知道他們好在哪裡。
  • 陳冠霖給自己的「終極目標」是「把李天祿演過的戲演過一遍」。這個目標並不意味著把前輩演師留下的劇本原封不動的重現。「基本上要抓住觀眾,劇情、音樂、口白都非常重要,要注意的應該就是要讓觀眾看得懂,覺得音樂好聽,劇情合理精彩。」陳冠霖說。
  • 加官進祿、長命百歲、金榜題名、家庭團圓,都是人們對幸福的想望,但看了戲就能得到嗎?非也。天官出場時的定場詩講得清楚:「瑞靄祥光紫霧騰,人間福主慶長生。欣看四海升平日,共沐恩波享太平。」
  • 七年出國三十多次,足跡幾乎踏遍全球之後,陳錫煌不免感慨,懂得文化的外國人,願意千里迢迢來看戲,但傳統戲劇在台灣卻非常弱勢。憑著一股「藝術的東西不能給外國人看不起」的志氣,2009年,陳錫煌以自己的名字成立「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
  • 大幕拉開,雄渾的圓號響起,氣氛凝重。只見江水滔滔,霧氣瀰漫,一艘艘戰船正在行進。諸葛亮一襲白衣,羽扇輕搖。面對沉沉夜色,他胸有成竹。兵士們奮力搖槳,向曹營進發。接近對方水寨時,諸葛亮命士兵擂鼓吶喊,鼓聲引來曹軍箭如飛蝗,射中船上綁紮的草人。很快,孔明收箭十萬餘支,滿載而歸。
  • 皚皚白雪,連綿青山,芳草萋萋,悠揚的笛聲緩緩而出。隨之,樂曲節奏轉而明快昂揚,一群藏族少年們躍然而至。他們揮舞著的雪白長袖飄曳在雪域高原的藍天白雲下,純潔無瑕。這是神韻作品的早期節目《為神歡歌》的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