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的毒笑話《笑得好》選譯

笑得好起死回生 貪心縣官允再出恭一次

作者:允嘉徽

明代初建的孔廟(楊秋蓮/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458
【字號】    
   標籤: tags: , ,

村莊來的農人,不知道禮節,來到了儒學殿前竟然撒了一堆糞。學院教師知道後,把村農怒送縣衙追究。

縣官升堂審問:「為何無禮在聖殿前出恭觸犯聖人呢?」

村農說:「小人上城,每日都從學校前走,一時很急想拉,隨便解手,不敢褻瀆聖人。」

縣官說:「你願打還是願罰。」

村農畏懼被打,就說:「小人願罰。」

縣官說:「那就罰你銀一兩五錢,當堂秤下,不須經過公庫吏人收納便了。」

村農取出銀子一錠,大約有三兩,稟告縣官說:「待小人去剪下一半來交納。」

縣官說:「取來給我看看。」縣官確認是紋銀一錠,臉色轉為和悅。他慌忙將銀子納入袖中,然後對村農說:「這錠銀子,不須剪開,當我老爺說過,准你明天再到學殿前出一次大恭罷!」

石老諷:得了錢,便再犯一次法也可寬恕,何況出恭小事?

廁所。(容乃加/大紀元)

案此笑話又見《嘻談初錄》@*

*《笑得好》原作者石成金簡介:

清代乾隆年間江蘇揚州人石成金,字天基,號惺庵愚人,留下中國十八世紀的笑話集《笑得好》,謔稱「毒笑話」。石成金是清代的醫家,他不僅診斷個體的病情,更是洞察了整體社會­善性佚失的病情,進而開出了「笑話」為藥方、為針砭,願以「笑話」作為提振世道、回復人心善性的「度世金針」。他在〈自序〉中這樣說:「人以笑話為笑,我以笑話醒人;雖然游戲三昧,可稱度世金針。」

石成金是醫家,也學佛、向佛,認為人性本善。然而,在近三百年前,石老已經意識到:物慾橫流昏蔽了善性、風氣敗壞墮落了人心,腐蝕敗壞的世道人心已經走入沉痾痼疾,不下猛藥已經救不了了!石老在〈自序〉中說:「予謂沉痾痼疾,非用猛藥,何能起死回生」?所以,他以「毒笑話」醍醐灌頂。從將近三百年後的今天回顧《笑得好》,竟然世道人心的墮落那麼的相似,惟今天人間道更加下流了。看《笑得好》果若入耳發笑,而且入耳警心, 這就「笑得好」,悟得了「度世金針」三昧!@*#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秀才讓步給蜂鼠,屈居老三。有人就問他:「公為何屈於鼠輩之下呢?」秀才讓步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 兄弟合買一雙靴子之後,哥哥夜裡睡不著覺、不睡覺了。到底是怎麼回事?……笑得好起死回生~~
  • 有個人到神廟求籤,問道士斷吉凶。道士先是不應,然後說了什麼呢?……笑得好起死回生~~
  • 人知須彌山很大,竟然有大眼睛能容下須彌山而不為所動,到底是怎回事?
  • 酒醉的人,少有落水或是吃大便的。那麼撒酒瘋的人,是真是假?或指是藉機發顛作怪呢?
  • 人說酒醉、醉酒,誰聽過喝酒喝「醒」了? 有個人在酒宴上越喝越醒,結果不甘心地跟宴席主人說了一句話……
  • 孔子為學日深。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至周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學《易》,窮理盡性,知天命之終始。這個時期,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逃往齊國,孔子也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但齊景公不能用孔子,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魯國。經過這些磨練,孔子對人生、時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說「四十不惑」。
  • 五月薰風送暖,現代母親節康乃馨當令,回想古代中國的兒女們送什麼花給母親忘憂呢?親子深情是歲月摧殘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詩心。一起來看古代詩人孟郊和王冕獻給母親的詩。
  • 本章對比了政刑之治與德禮之治。大意是說:以政令來誘導,以刑罰來管束,百姓只是暫時地免於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若以德行來教化,以禮制來整飭,百姓有廉恥之心,而且歸服,走上正途。
  • 說起修煉,對生活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人來說一定不陌生,不論是遠古時期黃帝的乘龍飛升,還是秦始皇、漢武帝對神仙的篤信,抑或是八仙得道、唐僧西行。中國的歷史文化中的半壁江山,都與各朝各代的修煉者所留下的事蹟息息相關。就連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些地名,也都和修煉者有著莫大的關係。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與修煉人有關的地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