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故事:孝德感召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120
【字號】    
   標籤: tags:

這是一篇孝心感召的故事,被收入二十四孝中。我國的傳統文化講“百善孝為先”,王祥的至誠孝心也使他得到了後福,體現出“積善之人,必有餘慶”,“善有善報”的傳統理念。

王祥,晉朝琅邪臨沂人(今山東臨沂縣),字休征,漢諫議大夫王吉的後人。

王祥天性純孝。生母早年去世,繼母朱氏,心懷偏私,討厭憎恨王祥,常常以小事為藉口鞭打他,又經常在他父親面前捏造是非誣陷王祥,因此他的父親逐漸的也不喜歡他了,讓他每天清掃牛房,做各種粗重下賤的工作,王祥絲毫沒有怨色,更加謹慎孝順。

父母有病,他衣不解帶,湯藥一定要親口嘗,恭敬侍候。繼母想吃新鮮魚,這時天寒下雪,河水冰凍,王祥為母生命,不顧嚴寒,到河中解下衣服,臥冰求鯉,蒼天不負苦心人,冰塊裂開,跳出一雙鯉魚,他揀起來拿回家。鄉里的人們都驚歎,認為是孝心所致。從此孝行盛傳於世。

蜀漢末年,父親已故,遭逢世亂,王祥保護繼母,提攜幼弟王覽,逃難避居廬江,隱居三十年,州郡徵召為官,王祥以親老弟幼,辭不應命。直到繼母去世,盡禮守喪事。徐州刺史呂虔賞識他的孝德,徵召為刺史佐吏,固辭不受。他的弟弟王覽就勸他,並為他準備車牛,王祥才應召赴任。當時盜寇橫行,王祥帶領兵士平定,遂使徐州境內的老百姓過上安定的生活,人們安居樂業。當時人們稱頌道:“海沂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

後來王祥累遷為太保(三公之一),加封睢陵公,享年八十五歲,生有五子,富貴壽考,滿門吉慶。時人都認為孝行感召。

(資料來源《晉書-列傳第三》)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俗語說:「醫者父母心」,古代沒有健康化驗儀器,良醫真的有時用食指沾病患之排泄物以望之、聞之、甚亦嚐之,以便對症下藥。韓劇「醫道」中就有如此之畫面,那您看了還會罵他愚蠢嗎?應該是受感動才是的吧。天下父母親大多對兒女從小天天換洗尿布,他們嫌過臭嗎、嫌過髒嗎?拉拔長大後還是用心良苦。所以子女對父母盡孝是應該的,「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古代要選賢與能,著重在「百行孝為先」,讀聖賢書而才德兼備者即能表現出其孝道來。
  • 「二十四孝」故事詩鈔接續前﹐讓筆者講個親身的小插曲。
  • 接續前文﹐我們現在來看第14孝到第24 孝的故事及詩句﹕
  • 一般月餅以甜餡居多,蝦肉餡兒的鹹口味,金黃鬆脆,餡心鮮美,實屬別創一格。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 門楹上掛上春聯,將冬天的氣氛一轉成新春,千門萬戶立即煥然一新。除夕前,什麼時候換上新春聯好呢?在中華文化史上,當前的這種遍及百姓家的紙春聯是何時開始黏掛的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