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功德談施與受

李瑞木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6日訊】助人可以帶來受惠者的感恩、自己心靈的喜悅、及社會的肯定讚揚。因此,助人為快樂之本,乃常人社會的法理。宗教界更進一步,闡述功德及施受的神國之理;佛教要人鋪橋造路、濟貧救苦,基督教講施比受有福,都認為帮助須要被帮助的人,因為有功德,都會得到福報。

幾千年前釋迦牟尼與耶穌出來傳法講道時,當時的原始社會,民風純樸,道德高尚,社會關係簡單;看到有難,伸手加以帮助,受者受惠,施者獲得功德及福報,法理簡單明確,適合當時社會需要。

當今世風日下,社會關係錯綜複雜、道德敗壞、善惡難分;功德及福報的法理受到嚴重的扭曲及挑戰。譬如:臺灣有人以企業方式,控制滋養一群孤苦伶仃的殘障者,每日用車載送他們到人多的定點,騙取路人的捐款;並訂定賞罰的標準額度,這些可憐的乞討者,為了得到微薄的獎賞和避免被毒打責罵,必須學會哀嚎哭哮的演技,以博取同情捐款。美國有人廣設慈善機構,向社會募款,賺取高額行政費用。美國聯邦福利救濟金由於沒有配套設施,造成很多少女多生小孩、過度依賴救濟金、及缺乏獨立自救的弊病。邪惡中共利用不知情的華人,在舉辦濟貧救苦的晚會中,要求演出者合唱「同一首歌」;這首歌是中共在勞教所血腥迫害、摧殘法輪功學員心靈的歌,卻被中共利用來散佈邪惡信息。濟貧救苦,賑災救病,本是美事一樁、功德無量。但是碰到以上情況,施捨者可能助紂為虐或讓受惠者深陷不義,不但沒有功德福報,甚致有製造罪業 (基督教的 Sin 與佛教的業相近) 的可能性。

當年耶穌只談到施比受有福,沒有提到受助者得到什麼?其實,如同物質不滅或能量互換定理,施捨關懷、愛心、錢財、或生命,去助人救人之所以有功德福報,是因為可以將本身的罪業轉化成德,或以施者的罪業去交換受惠者的德。施捨時施者也許沒有回報的心意,但「吃人一口,報人一斗」,有債須還,乃宇宙的定律;因此,施者會得到功德福報。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受惠者仍須付出自身寶貴的德,去交換施捨者的業、關懷、愛心、錢財、或生命。受惠者如果不能推已及人,及時行善回報,以填補他失去的德;則再造之恩,今生無力為報,來生仍須銜環結草回報。如果用詐欺的手段受惠,則罪業大矣,豈可不慎乎。

天下最須要施捨救援的志業,不外濟貧與救病,而貧又多源於病;但貧病均有因緣關係,救濟只是救急的治標辦法,很難徹底解決貧病問題。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老師以度人的慈悲心,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免費洪傳法輪大法,讓人自己學法、煉功、修心性、消業、返本歸真,這是正本清源的治本方法。已有成千上萬的事例證明,修煉法輪功能祛病健身,可以節省不少建蓋醫院、購買健保、及救濟病患的經費與麻煩。身體健康了,又能提高心性,逐漸同化真善忍,就能自覺、自主、自立,不須要靠別人的救濟。推廣法輪功可以增加人類自助自救的能力,减少社會的醫療及救濟需要。

如果,多數人都能修煉法輪大法,社會道德及人類貧病問題,泰半可以獲得提昇或解決。則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同世界,不難夢想成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灣世界展望會邀請藝人孫燕姿替國外貧苦兒童代言,希望在今天下午兩點起至四月十日上午六點止的一千個小時裡,能為剛果等國家的一萬名貧苦兒童尋找新資助人,期盼台灣的善心人士能伸出援手,將愛拓展到世界的角落。
  • 【大紀元3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卞金峰基隆市二日電)為獎勵人文社會相關學術研究,以及資助人才培育,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今天與亞洲大學於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簽約,設置人文講座,由聖嚴法師與亞洲大學校長蔡文祥共同主持,簽訂盟約,未來將每年聘請海內外著名人文學者,透過公開演講,傳播人文的種子。
  • 〔自由時報記者廖雪茹/橫山報導〕新竹縣陳姓男子20年來默默捐棺的善舉,本報揭露後回響熱烈,南投1名客運售票員「小美」(化名)雖然月薪僅2萬元,也樂意加入捐棺行列,希望幫助更多的人。
  • 自由時報文/洪瑞國建成是一個活潑、快樂的國小高年級學生,每天都蹦蹦跳跳去上學。一天下午在學校打籃球時,一不小心跌了一跤,右邊膝蓋腫脹疼痛不堪,無法走路。
  • 就在網路隱私權越來越受到關注的同時,有許多人正在研發新的突破封鎖的軟體,幫助人們使用匿名上網。Tor計畫是由一群網路自願者所組成,Tor所發展出來的免費軟體,可以讓您瀏覽網頁時隱藏自己電腦的所在位置,這是傳統的瀏覽方式無法辦到的。
  • 【大紀元3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嘉義報導】由嘉義大學光曦社與台南捐血中心、創世基金會合辦的捐血活動,6日起一連兩天在嘉大蘭潭校區舉行。捐血車每天上午9時到下午4時,都會停在該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旁廣場,主辦單位嘉大光曦社特別準備了黃金饅頭兌換券、素香園折扣券,以及杯水、礦泉水等點心飲料贈送大家,歡迎熱心助人的校內外人士踴躍前往捐血,一起響應「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號召。
  • 【大紀元3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于浩馬祖七日電)連江縣議會議長陳振清,馬祖當地較熟的朋友都喊他的別名「阿強」,在競選縣議員期間,他的主文宣上寫著「有困難、找阿強,重情義、熱心腸」,短短十二個字,不僅道出陳振清個人豪邁、樂於助人的行事風格,也寫出馬祖人對他普遍的看法與印象。
  • 〔自由時報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弱勢助弱勢!大愛精神更可貴!罹患四肢肌腱炎的身障女子靜慧,在南市仁慈會5年多來扶助下,走出一度尋短念頭,靠己力賣彩券、做手工藝品,收入微薄,但她萌生回饋心加入仁慈會基本會員,還成為清寒孩子的助養人,每月捐1200元,讓仁慈會幹部感動不已。
  • 【大紀元3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市十日電)八年前義賣畫作協助署立新竹醫院籌設安寧病房、四年前的竹中札記義賣畫作捐助新竹中學學生急難救助基金、三年前再以義賣作品協助脊椎受傷的竹中賴姓畢業生就讀大學。新竹中學美術教師陳素真把藝術轉化為愛心助人,這次她應新竹市文化局邀請,於梅苑畫廊展出歷年師生創作。
  • 王昭素,宋朝酸棗(今河南延津)人。不但學問淵博,博通“九經”,精研老莊、《詩經》和《易經》,其為人敦厚,不慕榮利,樂善好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