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賀卡
博客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神傳文化
生命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世界教育動態
教育政策
招生政策
學費政策
比較教育
考試情報
獎助學金
家庭教育
胎教資訊
育兒資訊
教養方法
教養心得
親子互動
課業輔導
少兒心理
教育名言
走進校園
學校巡禮
校園安全
校園活動
品德教育
校園榮譽榜
特殊教育
資優教育
身心障礙
教師園地
教學方法
班級管理
教輔經驗
教學心得
教材教案
師生之間
親師之間
教師感言
學生園地
學涯規劃
學子心聲
讀書心得
作文選登
童詩創作
網路安全
學習園地
中文學習
英語學習
音樂教育
美術學習
數學學習
走進自然
學習方法
故事點播
繪本故事
啟思故事
童話故事
寓言故事
民間故事
成語故事
趣味綜合活動
繞口令
謎語
智能開發遊戲
童謠
動畫欣賞
童趣欣賞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教育園地
學生園地
網路安全
學涯規劃
學子心聲
讀書心得
作文選登
童詩創作
網路安全
小彈珠成長日記
網路安全
青少年勇敢向網路欺凌說「不」!
今年一月初,澳洲昆士蘭省14歲外表俏麗的模特兒艾米∙埃弗雷特(洋娃娃)(Amy Jayne Everett「Dolly」),由於不堪網路欺凌,選擇在開學前結束自己豆蔻年華的寶貴的生命。留給家人和親友無限悲痛與驚愕。 現今青少年的生活與學習離不開手機與網路,如何保護他們在使用社交媒體的同時保護自身安全,並智慧地處理可能出現的網路欺凌問題,令許多家長及師長大傷腦筋。
青少年
網路欺凌
Amy Jayne Everett「Dolly」
2018年2月26日 3:44 PM
如何讓孩子成為精明的網絡消息鑑別專家
大多數孩子和青少年有他們自己經常瀏覽的網站,所以他們需要懂得如何批判性地閱讀網絡文章,學會批判性地思考問題。即使是小孩子也要開始學著思考一些重要的媒體素養問題。當孩子逐漸長大,家長可以幫助他們成為更沉著老練的批判型思考者。
孩子們
社交網站
網絡媒體
解讀網絡信息
2017年12月30日 9:38 PM
有陌生人請求加臉書好友?屏蔽虛假用戶1招搞定
你是否曾收到可疑的加好友請求?你們並沒有共同好友;這位陌生人在Facebook既少活動記錄也無個人簡介,好友數量卻多得離奇,個人照片還常是俊男美女。專家指,這些大多是網絡詐騙,或是企圖盜取個人訊息。不過,也有方法可一勞永逸地屏蔽這類信息。
欺詐
臉書
詐騙
2017年9月3日 2:52 AM
斯坦福調研:年輕人識別假消息有困難
近期,假新聞對大選的影響在美國成為熱議話題。據斯坦福大學最新研究,很多年輕的閱聽眾都不會判別網絡信息的可靠性,比如,他們通常看不出廣告和新聞報導之間的差別,也分辨不出消息來源的真偽。
假新聞
假消息
史丹佛
教育培訓
斯坦福
資訊素養
2016年12月19日 9:25 PM
一個設定 防止谷歌搜集太多你的資訊
不管你是做什麼事都依靠谷歌,還是幾個月才使用一次谷歌,你都應該考慮保護個人的隱私,限制谷歌收集你的私人資訊,否則你可能什麼隱私都保留不住。
搜索
谷歌
資訊
2016年10月2日 12:38 PM
讀書好煩頻上網 青少年更不開心
一項研究指出,青少年因學業倦怠而過度上網者,易導致憂鬱情緒的發生。醫師表示,父母與老師要以關懷與同理取代責備,試著帶孩子離開有網路的環境,協助青少年重回校園或改善對學業的倦怠感。
憂鬱
網路
2016年8月10日 9:50 PM
年輕女性的自我形象認知 關係身心健康
當代美國文化,如電影、雜誌和廣告中所呈現的,極為看重女性的外表,而其理想標準對大多數婦女來說往往是遙不可及的。而密蘇里大學助理教授和研究員弗吉尼亞‧蘭姆塞耶‧溫特(Virginia Ramseyer Winter)在研究中發現,年輕女性的身體形象認知其對生理、心理和性健康都有顯著影響,她呼籲家長和社交媒體施加積極影響,教女孩子學會接受自己的身體。
修圖
女性心理
教養心得
流行文化
社交媒體
自卑
自我形象
自我認知
2016年6月4日 8:29 AM
使用Android手機嗎?小心被新病毒攻擊
使用Android手機嗎?要小心了,尤其在你瀏覽可疑的釣魚網站時,更需謹慎。一些來路不明的網站,即便上面有可愛動物的視頻,並不代表這個網站就是安全的。
手機病毒
手機被攻擊
釣魚網站
2016年3月22日 1:22 PM
紐約市的免費公共Wi-Fi安全嗎?
今年2月中旬,在紐約聯合廣場附近的3大道和東16街交叉口處的無線網路信號亭LinkNYC首度啟用。紐約市政府為了讓民眾出外也能上網,以熱點(hotspot)來取代舊式公共電話亭的效益已漸漸顯著。不過,這也引來一些專家對資安的疑慮。
LinkNYC
紐約上網
電話亭
2016年3月17日 3:27 PM
抗拒互聯網吸引力的心理技巧
鑑於互聯網的無處不在,及其設置的各種陷阱,在這個網絡消費不斷增長的時代,我們能自己做主嗎,還是只能付出工作、家庭或人際關係的代價?心理學研究已發現一些有效的對策。
塞壬
奧德修斯
社交媒體
社交網站
網癮
自我控制
2016年3月8日 6:45 PM
年輕人「出走」社交媒體 背後原因亦喜亦憂
我數字媒體專業的學生們坐在那裡盯著手機等待上課時,他們並不是在查臉書,也不是在查Instagram、Pinterest或Twitter。他們正查看Snapshot上朋友發布的新內容,在Facebook聊天軟件上聊天,或者是在進行群組聊天。如果時間還有富餘,他們可能轉去Instagram看他們喜歡的品牌發布了甚麼新品,或看推特上明星發的搞笑內容。不過,他們告訴我說,多數時間他們都避開社交媒體的公共平台,選擇更私密的溝通方式。
即時通訊
微信
心理健康
推特
社交媒體
社交平台
社群網站
網絡社交
臉書
2016年2月17日 11:39 AM
沒睡覺在查臉書?專家談社交媒體與睡眠平衡
社群網站及其應用程序幾乎已成為當代生活的必備部件:來來往往的信息給人一種永遠在線的參與感。社交媒體讓我們與親友、同事和更廣泛的人群保持聯繫,而最新的調查研究也證實,臉書、推特、Instagram和微信,這些都可能嚴重干擾夜間休息。
失眠
微信
心理健康
推特
睡眠問題
社交媒體
社交平台
社群網站
網癮
網絡社交
臉書
2016年2月4日 1:26 PM
實用6招 教你保護家中Wi-Fi安全
黑客無所不在,可以透過路由器上的軟件漏洞,輕易地取得用戶的個人信息。隨者聯網裝置的普及,越來越多個人信息透過網絡傳遞,造成資訊安全疑慮,因此保護家中的Wi-Fi安全更顯重要。
網路安全
2016年1月21日 12:57 PM
Gmail將推新功能 警告用戶收到危險Email
使用電子郵件(Email),最令人苦惱的就是不小心誤開病毒郵件,造成電腦中毒或是當機的後果。為了防範未然,谷歌(Google)將於近日推出Gmail針對不安全信件的警告功能。
2015年11月16日 6:19 PM
這5種個人隱私 iPhone全部都知道
美國《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日前的一篇報導針對「iOS 8.1 軟件許可協議」以及「iOS 8 隱私政策」,採訪了一些法律專家探討蘋果的設備(如:iPhone、iPad和iPod等)是否會洩露個人隱私,本文整理如下,供讀者參考。
iPhone
個人隱私
2015年3月23日 5:54 PM
手機公司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是否擔心自己的智能手機上網紀錄與使用習慣已被廣告商掌握?你知道無論是iPhone、Android或是Windows手機都有內建可阻斷廣告商追蹤用戶在手機上的所作所為,還可避免成為定向廣告主鎖定對象的功能嗎?本文將告訴你怎麼做。
2015年3月10日 4:34 PM
小心!孩子使用的這5款App很危險
智能手機不僅成年人人手一支,就連未成年的青少年也幾乎不例外。但是,有些智能手機應用程序(App)因缺乏用戶管理機制,又採隱性埋名方式,很容易流傳不雅色情與人身攻擊的圖片、影片或是文字。青少年血氣方剛、少不更事,極易受其影響、沈溺其中而無法自拔。身為家長,不得不在這方面更謹慎、多關注。
2015年2月2日 8:08 PM
調查顯示越來越多澳洲兒童對網絡上癮
(大紀元記者謝彥澳洲悉尼編譯報導)目前,幾乎3/4的澳洲8歲至12歲的孩童每天花逾1小時泡在社交網站上,甚至有時與陌生人聊天。
兒童
澳洲
網絡
2013年5月22日 7:01 PM
總理吉拉德宣佈學校互聯網安全新措施
(大紀元記者何蔚悉尼編譯報導)總理吉拉德於16日(週三)在悉尼西區推出了一項新的網絡安全措施,並將在全澳3000多所學校內推廣。
互聯網
學校
2013年1月16日 8:48 PM
蘋果「免費軟件」不免費 家長呼籲監管
澳洲一些家長呼籲立即對蘋果公司的所謂「免費」軟件進行監管,這些軟件導致父母需在iTunes帳號上支付幾百元。
監管
蘋果
軟件
2012年9月18日 7:24 PM
專家呼籲 澳洲父母關注孩子上網安全教育
根據著名網絡安全公司McAfee最新公佈的一項對青少年上網習慣的調查,有68%的澳洲青少年曾在網上發佈過自己的個人信息,另外有66.5%的接受調查者說,父母不瞭解自己的網上行為。為此,網絡安全及教育專家呼籲澳洲家長及學校重視對孩子的網上安全及道德教育,應像道路安全和兩性知識教育那樣教會孩子保護自己,關愛他人。
安全
教育
網絡
2012年6月28日 2:44 PM
紐專家: 小心兒童陷入iPad網路遊戲陷阱
最近,網路專家提醒iPad、iPhone用戶,在你的小孩用這些電子產品玩網路遊戲時,請小心他們陷入遊戲收費陷阱,造成不必要的高額信用卡帳單。
iPad
兒童
網路遊戲
2011年8月22日 7:03 PM
「臉書」在澳洲或許只允許成年人登入?
7月22日,澳洲各省、各行政區的司法廳以及聯邦司法部在一個聯合會議上討論家長查看孩子在臉書(FaceBook)賬戶內容的建議。該會議還將檢查18+臉書的年齡限制問題。
臉書臉書
2011年7月22日 4:57 PM
專家警告青少年切勿使用網絡過度
一項研究表明,青少年使用網絡過度,可能導致腦組織萎縮,該研究強調需要深入研究這種網絡帶來的「思維變化」,一位英國腦科專家格林菲爾德(Susan Greenfield)如是說。
專家
警告
2011年7月14日 4:46 PM
【生活絮語 】網路安全
「當今的孩子真是不好管教,和以前相比麻煩很多。在學校怕他們受欺負,在外面怕他們磕著、碰著,在家裡就安心了吧,但又怕他們上網看不健康信息或誤識不良網友,稍不防範就後患無窮。真的不知是科技進步的現代社會好,還是沒有電腦遊戲機的從前好?」作為一個5年級的學生家長,李女士對自己的孩子憂心不已。
網路安全
2011年6月17日 10:05 AM
家長應有上「臉書」監督孩子的權利
南澳「家庭第一」黨國會議員胡特(Dennis Hood)正在起草一份立法提案,即強制 "臉書"(Facebook) 允許家長在孩子上網時對其進行監督。
臉書
2011年6月17日 9:52 AM
親子常溝通 兒童網路才安全
電腦與網路發達,讓越來越多兒童、青少年成為被歹徒盯上的目標。美國兒童安全專家指出,家長必須加強親子溝通,才能確保兒女的網路安全。
2011年3月3日 1:25 PM
網絡霸凌傷人更深 嚴重者得抑鬱症
(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尤妮絲‧甘迺迪雪佛國家兒童及人類健康發展機構(Eunice Kennedy Shriver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and Human Health Development)針對7,313名六到十年級學生所做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網絡霸凌對受害者造成的傷害更甚於過去面對面或侷限在校園範圍內的傳統的欺凌行為。
網路安全
2010年9月26日 3:36 PM
中國青少年使用網絡年齡偏低引關注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中國青少年使用網絡年齡偏低的問題引起一些專家的關注。專家們表示,需加強引導建立多維評價體系,不能簡單用「網絡成癮」概括出現的網絡問題。在引導青少年健康使用網絡方面,父親的影響不容缺失。
中國
青少年
2009年10月11日 3:21 AM
調查:俄國人是最愛自拍的歐洲人
一項由相機公司主持的調查顯示,歐洲人拍的照片中,將近一半會被放在網路上,而俄國人是最愛自拍的歐洲人。
照片
網路
2009年9月30日 5:51 PM
1
2
3
共有約 73 條記錄
英國學者20世紀遊巴黎 穿越時空回到18世紀
為什麼「正念」可以讓你擺脫困境?
【文史】仲秋風月說人生 盡在白露茶水中
青松絮語:不打照面做生意
高姐一家的故事——前傳之陽陽篇
青松絮語:卸下重負
在石窟找歷史的背包客──顏娟英
【命理篇】晚年淒涼的命能預測嗎?
【文史】一葉知秋 梧桐有信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