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丛谈:“形神兼备”浅说

作者:庄敬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111
【字号】    
   标签: tags: ,

 

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女婿赵纵,请著名画家韩干、周昉各为自己画一像,画好后,先由赵纵的夫人鉴赏品评。她说:两位画家都画得很像,但是周昉的画,更为出色。原因是:韩干的画“空得赵郎貌状”,而周昉的画“兼移其神情,得赵郎情性笑言之姿尔!”这段故事,生动地说明了绘画以及一切文艺作品,贵在“以形传神,形神兼备。”

怎样才能做到“形神兼备”呢?我们从文学艺术家们的成功实践中,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

一、“目击心击”,认真体察。对于所欲描写的对象,只有接触他,才能理解他。只有理解得深,才能反映得好。有人指出:深入生活必须“目击”与“心击”相结合。就是说,不单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灵去接触与感受。不是某种事物的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它的热情的挚友。做到了“目击”更兼“心击”,与描写的对象“息息相通,心心相印”,这样才能谙熟客观对象的外形与内蕴。描绘时,方有希望达于形神兼备的佳境。

二、善于适要,以少总多。描写时应分清主次,抓住个性特征,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分笔力去描画。”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用“善于适要”的办法,去解决“物貌难尽”的难题。他总结《诗经》状物的特点时说:“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桃花的艳美,杨柳的深情,用两个字便概括无遗。日的明亮,星的辉光,用一个字就描写出来。窍门就在“善于适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以少总多”地表现出来。否则“大而无当”,“千言无益”,面面俱到,只能得到“纤细过度,翻更失真”的后果。

苏东坡是个文学家,也爱好绘画。他曾在灯光的照映之下,叫人把他映在墙上的头影,画在墙上,虽无目眉之细,但他的颧颊特点,却真实地反映出来了,所以“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形诸笔墨,便能“形神兼备”了。

三、细摹表情,动中出态。描写人物应着力写出人物的表情,在行动中表现他的神情仪态。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人物是“怎样做”的。假如我们这样写:贾政叫丫环来喊宝玉,宝玉害怕,不敢过去。贾母叫他不要怕,只管去”。——这便是只写了人物在“做什么”,并未能写出“怎样做”,它没有写出具体的言语动作,看不出人物的表情和心态。自然谈不上“形神兼备”。《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却是这样写道:

(宝玉)“正和贾母盘算,要这个,要那个,忽见丫环来说:‘老爷叫宝玉。’宝玉呆了半晌,登时扫了兴,脸上转了色,便拉着贾母,扭的扭股儿糖似的,死也不敢去。贾母只得安慰他道:‘好宝贝,你只管去,有我呢。’”

——这一段文字,把宝玉害怕他父亲的心理状态,以及贾母对宝玉的疼爱和她本人在贾府的无上权威,都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了。难怪评点家们,称赞它是:“神情宛肖”“此等笔墨,真可谓追魂摄魄”!可见,作家描写人物时.细摹表情,动中出态,便可以收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总之,文学艺术家“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有像由之以立,无形因之以生。妙将入神,灵则通圣。”(杨慎《画品》语)若能如此,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便可能成为优秀的文艺作品!@*#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过,无论如何,读书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是密切的。一方面固然有借鉴的作用,而另一方面,还有继承别人的知识和经验,读书明理的作用。
  • 画鹰岂能似木鸡, 静态写真亦何奇? 须知丹青可贵处, 不在一毛共片羽!
  • 恰似音韵悠扬的笙箫声里,间或传出战鼓的隆隆;清雅温柔的琴瑟音中,时而传来洪钟的嗡嗡!——噫!这就是“笙箫夹鼓,琴瑟间钟”。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多么需要有这种相反相成的胜境啊!
  • 歌德很欣赏德国画家鲁斯的动物画。有一回,他拿出了自己珍藏的鲁斯的版画册,里面画的是各种各样的羊。这些羊,在不同的情境中,现出不同的姿态:那含情的面孔,那卷曲的羊毛,都画得维妙维肖,逼真动人。
  • 写好文章,不深入生活、认真观察分析,那是绝对不行的。金代大文学家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有一首这样说:
  • 蛙鸣的特点是多而无益,多而不当;鸡唱的特点是少而有益,少而精当。鸡唱与蛙鸣比较起来,堪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我们从事文艺创作也应该是这样。要努力使自己的作品表现力更强一些,蕴藏量更多一些。
  • 所谓衬托,实质上就是一种间接描写。如欲写甲,并不从甲的本身着笔,或者说不单纯地从甲的本身着笔,而从乙或丙那一边绘形绘声,恣意尽力,使人透过乙或丙,间接地却又是更深刻地去认识甲。
  • 艺术欣赏中,确实常常有这种情形:你说得“少而精”,读者却联想得“多而深”,你越说得“钜细无遗”,读者却越感到“厌烦无味”。
  • 清代著名艺术家郑板桥,平生最擅画竹。他在六十岁以“始余画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层功力,最为难也。进六十以后,始知减枝、减叶之法。苏季子曰:‘简炼以为揣摩。’文章绘事,岂有二道? ”
  •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而警语,又是语言中的耀眼的明珠。古今中外一切优秀作家的文学作品中,无不呈现出丰富多彩、璀璨夺目的警言隽语。这些警语,常常使读者一见钟情,过目不忘,而记忆终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