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父母 應該如何介紹新伴侶給孩子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2年06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馮閱編譯報導)當單身父母離婚後開始新的約會時常會面臨以下問題:甚麼時候把我的新伴侶介紹給我的孩子合適呢?我該怎麼做呢?處理這樣的情形也許會困難。但總有辦法讓這個過渡對你和你的孩子壓力小一些。

我們諮詢了尼爾森思嘉圖,一位溫哥華總部的私人輔導員,在幫助解決育兒問題方面很有經驗。讓我們與他分享怎樣把你的新伴侶介紹給孩子更好。

1.瞭解你的孩子們是否做好了準備

牢記做好準備是最重要的事之一。這意味著你要考慮你自己、孩子們、你的新伴侶是否為正式介紹做好了準備。

思嘉圖說,首先,你的孩子需要接受你是單身的事實。他解釋說:「這也許需要你告訴他你的新生活、新興趣、新活動。」

如果你的孩子不管怎樣都表現的很苦惱,思嘉圖建議給他找些輔導服務,因為這會讓他更好的接受你對生活的改變。思嘉圖提醒說時機成熟後再把你的新伴侶介紹給孩子也很重要。「你讓孩子向你的新伴侶敞開心扉,結果孩子一個月後就心碎了。你肯定不願這樣傷害孩子的感情。」

2.對孩子要耐心

當你開始新的約會時,你的孩子可能會有令人困惑的感情。「他們也許會對父母的分離感到悲傷、對減少父母回家次數的陌生人感到氣憤,如果他們對這個新伴侶有些積極想法,也許會有罪感,當他們因此被遺忘、忽略時也許會感到恐懼嫉妒。

家長學習耐心對待孩子並保持無障礙的交流很重要,這樣才能讓每一個處於過渡時期的人儘可能順利度過。

3.慢慢開始,讓你的孩子做出選擇

儘可能讓孩子與新伴侶的初次見面輕鬆愉快,並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看法。讓交往從平和簡單的活動開始,比如遊覽公園和當地動物園,並讓孩子也參與到計劃中。
思嘉圖建議孩子要參與到決定過程中,包括何時何地舉行這次會面。「給他們如下的一些的選擇,你願意和我的新朋友本週還是下週去公園,他們也許會回答絕不,但這是交流的絕好機會。」詢問你的孩子為甚麼不願意與你的新朋友見面,考慮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這段過渡期。

4.準備好遏制進一步的傷害

如果初次見面不愉快,要注意孩子的反應。試著與他們交流,傾聽他們對你的新伴侶的感受。

不管是含糊其辭的諸如「我就是不喜歡他,也不知道為甚麼」或更明確的像「我不喜歡他因為他拆散你和爸爸。」之類說法。你都要斟酌其背後的含義。

給孩子適應的時間並和新伴侶經常保持接觸也很重要。「如果你的孩子抱怨說不願和你的新伴侶交往並感到和他一起及其難受,你要尊重這類想法。」思嘉圖補充說:「如果你的孩子感到極其苦惱,諮詢專業輔導員也許會有幫助。」

5.做幫忙能手

思嘉圖建議說,要想支持你的孩子,要不時地和他們交流,確保他們感到你永遠是他們牢固的依靠。思嘉圖強調說家庭關係是由你、你的前配偶、孩子們組成。離婚只是你和你的前配偶浪漫關係的終結,但你們始終是孩子的家長。把這點給孩子解釋清楚很有幫助。他們會明白,即使有陌生人介入了他們的生活,你作為他們父母的角色依然沒變。

再婚家庭中,如果雙方努力工作,在適應新家庭的過程中支持孩子們,家庭的關係會很和諧。如果你尊重孩子的感受,經常和他們交流並積極的關心他們的生活,他們就不太可能在新家庭感到被拋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馮閱編譯報導)你的孩子可能會發展各種興趣愛好,比如熱衷於收集棒球卡,他可以收集很多年。或者他可能變換興趣愛好——今年他可能喜歡製作模型,明年他只對做風箏感興趣。或你的孩子對所有與家人一起做的事情感興趣。如果你喜歡園藝,她會很高興地參與到春季移栽植物的活動中。
  • (大紀元記者肖甜綜合報導)如果你留意的話,在餐廳或是其他公共場合,能看到很多手拿iPad或iPhone的孩子,在樂此不疲地玩著遊戲。iPad和iPhone功能的強大,不但迷倒了許多成年人,更迷住了孩子們。
  • (大紀元記者王文君香港報道)「我這十年以來,十年人生挺開心的,主要的原因是我學會了三個小哲學,就是讓我每天可以燦爛地笑的三個大原因:一、人生可遇不可求,所以何必要強求?二、凡事超越零都值得感恩;三、人生就是辛苦的,但辛苦都可以快樂,因為快樂可以很簡單!」──陳奐仁
  • 在美校園槍擊自殺屢屢發生,造成這些悲劇後面隱藏著甚麼樣的因素,其背後是教育的缺失或是道德的低落,親子教育專家孫陳小鳴強調,現在有這麼多的社會問題產生,嚴格講起來可能與在從小成長過程當中,在人格培養上的一些缺陷有關。
  • 我從小就喜歡花心思鑽研各種事物,總認為世界上所有人都跟我一樣。 但是,等到我成立公司,有生以來第一次雇用員工時,才發現大部分帶著履歷表的應徵者,都跟我想像的不一樣。
  • 1992年5月19日,美國總統大選的大幕即將拉開,副總統丹奎爾(Dan Qualye)有一個關於家庭價值觀的主題演講,其見解至今具有深遠影響。當時丹奎爾在加州國傢俱樂部做此番演講。當年在美國正上演一個熱門電視劇,講述的是一位做記者的未婚單親媽媽否認傳統價值觀,未婚先孕,又拒絕與男友結婚,原因是她認為憑藉自己的能力和優厚的薪資水平完全不需要結婚,她一個人也能承擔好養育孩子的工作。針對這個觀點,丹奎爾在演說中給予了嚴厲斥責和否定。
  • (大紀元記者葉恩婕編譯報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喜歡某位老師,尤其是那些對學生很好、能啟迪學習興趣的老師。研究顯示,與老師相處融洽有助於學生的課業表現,老師也可能對孩子影響終身。
  • 進入13歲以後就加入「臉書(Facebook)」社交群,已成廣大青少年群體的成長禮之一。根據《洛杉磯時報》,就讀貴族私校的16歲咪拉3年前加入後,在臉書上回應交友邀請、報告自己最新狀便如同功課和考試一般,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 空中英語教室今年50週年,擁有上百萬名「學生」的創辦人彭蒙惠分享英語學習祕訣時說,要孩子學好英語,不是拿本書給孩子背,而是要和孩子玩,在輕鬆環境下學習,才是王道。
  • (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嘉義家庭扶助中心於6月3日上午8時30分,在該中心舉辦今年度的寄養家庭招募說明會,共計有3戶社區家庭前來參與,進一步了解寄養家庭服務內容,再決定是否參與後續的培訓與資格審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