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這樣做 男孩會不同(三)

讓孩子「玩遊戲」
font print 人氣: 256
【字號】    
   標籤: tags:

作者: 松永暢史
譯者:王薇婷

不管在實際工作或這本書中,我經常提到「孩子是需要玩樂的」這點。

特別是男孩子。跟朋友在大自然中玩耍,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與發現新事物的能力,就算住在城市裡,我也建議家長要帶孩子去露營,累積在大自然中玩樂的體驗。這是因為我知道,讓孩子親身體會在大自然中玩樂的樂趣,能帶來非常驚人的學習效果。

雖然露營帶來的效果驚人,但要定期帶孩子跟朋友們去露營,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因此,我建議家長只要利用暑假等長假,一年去個兩三次即可。

那除此之外,要讓孩子玩什麼遊戲呢?

大家應該不會有「我們家每年都會去露營兩次,其他時間都讓孩子專心念書,偶爾讓他們打個電動,放鬆一下心情」的想法吧?若真是如此的話,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笨。

放任孩子沉溺於電玩遊戲中,只怕「孩子跟朋友沒話聊」的父母親,應該也不少吧!但電玩遊戲只能單方面接受刺激,無法促使孩子主動思考。

不斷接受單方面的刺激,雖然能訓練孩子瞬間反應的能力,但失去「認真理解問題,發覺被隱藏真相的能力」,也是這些遊戲的特徵。因此,沉溺在電玩遊戲裡的孩子,多半缺乏注意力,考試時也無法靜下心來認真閱讀問題,如此一來,就容易看錯問題,犯下雞毛蒜皮的小錯誤。

抱著「又不是一打就是好幾個小時,只是玩一下下的話,還能轉換心情」這樣想法的家長,也可以試著去玩一下孩子熱衷的電動,如此一來,你應該就能了解孩子越愛的電玩遊戲,越能讓人在短時間內被深深吸引。過度熱衷時,腦袋就會變得一片空白,還會像中毒一樣捨不得放開。

希望家長能夠親自體驗一下,我所說的「這樣只會讓孩子變笨」的含意。

「沒機會到大自然中玩樂,也不能打電動,那到底要玩什麼遊戲才好啊?」

我彷彿聽到了這樣的聲音。我在此誠心推薦的……還是「遊戲」。

我說的話並沒有互相矛盾喔!我推薦的是爸媽小時候玩的遊戲,比方說撲克牌等紙牌遊戲,西洋棋、將棋等棋類遊戲。雖然會給人賭博的不良印象,但其實麻將也不錯喔。

這些遊戲的共通點,說穿了就是「戰略」。比方說,自己手上有一張王牌,場上也已經出現了一張王牌,如此一來,對手擁有王牌的機率有多高?對手在棋盤的某格中放了桂馬是什麼意思?對手丟了很多一跟二的牌,這樣表示他也不需要三嗎?玩遊戲時,腦袋也能像這樣不斷思考。

思考機率、順序、組合等問題時,就能瞬間歸納出自己的戰略。

這跟數學的能力息息相關。我問了許多目前就讀一流大學數理科系的優秀學生,小時候熱衷於這些遊戲的孩子多得驚人。

我還問了其中主修物理或建築的學生,小時候愛玩樂高的孩子,更占了非常高的比例。要用樂高來蓋房子的時候,只是不斷將積木往上疊的話,這房子沒多久就會崩壞。想打造出堅固的高牆,就必須將各式積木交互拼湊;長大接觸到物理時,他們便會了解到這跟「樂高的牆壁一樣」,從樂高中體會到的力學或立體造型的原理,就能與物理相互結合。

我認識的數理科系優秀學生中,也有「小時候窮到買不起樂高」的孩子,聽說他是利用黏土,做了許多小土塊來代替樂高。

「如果要用這些小土塊蓋的很高的話,底座的黏土一定會被壓壞。所以,我在黏土裡放了竹筷,來當作補強用的柱子,這麼一來,軟軟的黏土也能蓋出非常堅固的房子喔!」

這故事告訴我們,他從小就是用親身體驗,來學習所謂的「強度」,他比那些在學校課程中才接觸到「強度」的學生,更能早先一步提升有關這方面的能力。這就是應證我經常提到「玩樂經驗的累積,可與之後的學習相互結合」的最佳實例。

另一個值得推薦的就是拼圖。根據長年在補教業的經驗,我得到了「數學好的孩子幾乎都很喜歡玩拼圖」這個結論。因此,最近在知名補習班的小學低年級課程中,也引進了拼圖課程。詳情請見拙作《玩拼圖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

─ ─摘自:《媽媽這樣做,男孩會不同》新手父母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些父母會焦慮地說,如果過多的賞罰有可能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使用「情緒輔導五步驟」又無法勸動孩子時,該這麼辦?
  • 不管是哪個年齡層的孩子,閱讀都能提升他們的思考能力。閱讀所帶來強大的自主性和想像空間,刺激腦部神經、開發腦力心智的同時,還能開啟一扇認識世界的心靈之窗。公共圖書館就是孩子讀書的最佳場所。
  • 提升女孩學科能力的方法,就只有「從小讓她扎實學習」......
  • 這是一個橫跨古今中外不變的事實── 再也沒有比閱讀好書更好的學習方法了,累積閱讀的數量,是有助於智能提升的關鍵。
  • 自由支配的零用錢越多,女孩越不成器......
  • 孩子是否有感受到您給他的關懷,並且毫不猶豫、深信不疑呢?有人認為「就算什麼也不說,還是可以將這份愛傳達給孩子」。真是如此嗎?
  • 我多年來指導許多孩子後得到一個心得─ ─ 比起什麼都想嘗試看看,最後容易落得「魚與熊掌無法兼得」的男孩,全方位多才多藝的女孩,其實比較聰明。
  • 父母要明白我們眼前看到的雖然只是一個孩子,但隨著地點、狀況的不同,與我們互動對應的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一個叫做嬰兒自我、一個叫做成熟自我。更重要的是,那個令我們頭疼、叫做嬰兒自我的傢伙,總是最早出現且擋在最前面......
  • 在孩子可能不喜歡的任何事情上,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去扭轉孩子在做這件事的負面感受─ ─運用讚賞肯定讓他對事情產生正面的感覺......
  • 孩子入學以後,無論是讀幼稚園還是小學,為人父母似乎很難不為孩子的讀書問題而操煩。特別是在很多家庭裡,光只是孩子寫功課這件事,每天就能搞到親子間像在打仗一樣。父母應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寫功課這件事,不再困擾父母、不再傷害親子關係?
評論